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卑南族社会的基本结构"祖家"入手,考察了自1895年日据时期至20世纪末期这一百多年间卑南族社会文化的变迁历史,说明卑南族社会由"双边继嗣"取代"两可系继嗣"是卑南族文化的一个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①是人类学家王铭铭出版于1999年的一部作品。这部书是对一座"繁荣逝去的老城"所展开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这座"繁荣逝去的老城"是泉州。本书的内容跨越了从3世纪到1949年之间的1600多年,展示了这座海港城市兴衰的整个过程——从宋元时期世界性贸易大港的鼎盛,至明清以后逐步在区域重要性方面式微。而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作者应邀于2014年2月13日在伦敦大学大学院(UCL)文明动力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所作的庆成讲座全文[原题为"To learn from the ancestors or to borrow from the foreigners:China’s self-identity as a modern civilisation"(《师从先辈与借力外人——中国的现代文明自我认同》)]。在文章中,作者通过分析中国在世纪转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文明论述,梳理了此类论述的观念史脉络,回应了20世纪初以来西方关于同一概念的论述。作者认为,在近期中国学术界,文明论述表达了论者对于"前后内外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其中,"前后"指历史与对历史的看法,"内外"指共同体之间界线本身表达的关系与对于此类关系的看法。对于这些文明论述加以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下中国思想的特征,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作为过程的文明本身。作者指出,任何文明进程都必然既"师从祖辈"又"借力外人",既"尊祖"又"崇洋",前者给予文明历史脉络与性格,后者给予文明更大的生命力,二者均为文明的动力,均为文明动力学研究的必然对象。  相似文献   

4.
李富强教授认为20世纪的"壮学"研究在空前繁荣之下,存在缺乏深度的田野调查和新概念、新理论不足等缺憾;突破20世纪"壮学"研究的旧格局,需要新老学者共同负起责任,走进"山野",积极开展以深度田野调查为基础的个案研究,同时努力学习,引进西方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将之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壮族历史、社会、文化的研究中去,求得认识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的中国乡村社区研究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进入"现代"以来,"乡土中国"便凸显在人们的面前.社会人类学通过村落社区研究来体现其"乡土关怀",形成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学术传统.这一传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过反思之后,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学者们为实现研究村落、认识中国的学术追求,在突破功能主义的"封闭性社区整体论"和"无历史"局限的努力中,造就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新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团队进行的"三化"改革历史轨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该团队创出了一条由中国特色探索到广西精神建导的成功之路。文中以龚永辉教授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创新成就为代表,选取了三段历史事实:在课余实践探索争鸣中创立《民族意识调控说》、在第二课堂创新实验中推出学生习作《相思湖文龙》、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打造《自驭舟彩凤》。通过这三个"路标",勾勒了"三化"改革成功之路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7.
石硕 《民族研究》2023,(1):12-20+142-143
“中华民族”是历史形成的,更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自20世纪“中华民族”概念诞生以来,我国学者从历史地理角度对全面认识此概念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对此进行了梳理和讨论,认为20世纪我国学者从历史地理角度对完善“中华民族”概念的贡献,突出表现于三个方面:第一,避免“中国本部”陷阱,从地理上完整理解“中华民族”;第二,打破长城区隔,赋予中华民族完整的地理空间;第三,《中国历史地图集》廓清“历史中国”与“现代中国”的衔接,为认识“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完整地理依据。文章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指出20世纪前辈学者从历史地理角度对完善“中华民族”概念的贡献,充分说明民族与地理密不可分,只有将历史、民族、地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及其地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辽东地名考     
"辽东"地名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作为地名,"辽东"一词最早见于<管子>.根据史料推断,辽东一名至少有2600多年的历史,其出现的时间要早于"辽水".其地名由来最初得名于其指代地域"远在九州之东".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辽东"一词逐渐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对于"匈奴"一词人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历史学习过程中,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影视剧中也总会留下这一民族的痕迹。对于匈奴,人们大多停留在对其表面的认识,对其起源与发展的变迁知之甚少。但"匈奴"具体指哪一群体,他们生活的区域指哪里,都需要我们透过残存的历史记载与有关考古发现来探寻答案。"匈奴"人留给我们骁勇善战的印象,在英文中"匈奴"名为hun,意为破坏者和野蛮人。透过这一称谓,我们也足以看出匈奴给欧洲人留下的恐怖记忆。公元1世纪,西迁后的匈奴,曾鼎盛一时,深入欧洲腹地,引发欧洲社会的大变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欧洲的历史,本文深入探究了北匈奴西迁的原因及过程,更加深刻地剖析北匈奴西迁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逻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元8世纪中叶起,阿拉伯人开始大量翻译古希腊逻辑学著作至今,阿拉伯逻辑学经历了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许多阿拉伯学者在逻辑学的研究中,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发展了逻辑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试论仓央嘉措的宗教信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藏传佛教领袖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宗教信仰,藏学界的多数学者以《仓央嘉措情歌》为依据,认为仓央嘉措是宗教叛逆者,更有甚者将他看作是一位轻蔑宗教,高唱人间爱情的无神论者c那么仓央嘉措的宗教信仰究竟怎样?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一、仓央嘉措不是宗教叛逆者依笔者之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仓央嘉措并没有脱离佛教思想的影响,更不可能成为整个宗教的叛逆者。首先,佛教在西藏经过前宏期和后宏期的发展,到11世纪至门世纪时,已成为西藏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佛教的思想观念已渗透到藏族、门巴…  相似文献   

12.
对于"匈奴"一词人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历史学习过程中,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影视剧中也总会留下这一民族的痕迹.对于匈奴,人们大多停留在对其表面的认识,对其起源与发展的变迁知之甚少.但"匈奴"具体指哪一群体,他们生活的区域指哪里,都需要我们透过残存的历史记载与有关考古发现来探寻答案."匈奴"人留给我们骁勇善战的印象,在英文中"匈奴"名为hun,意为破坏者和野蛮人.透过这一称谓,我们也足以看出匈奴给欧洲人留下的恐怖记忆.公元1世纪,西迁后的匈奴,曾鼎盛一时,深入欧洲腹地,引发欧洲社会的大变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欧洲的历史,本文深入探究了北匈奴西迁的原因及过程,更加深刻地剖析北匈奴西迁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跨国民族"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之后即在国内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近十多年的研究中,国内学者逐渐建构了一套跨国民族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种研究范式,这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多年以来,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运用他们所掌握的一切宣传工具,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进行了最无耻的攻击和诽谤。在这一诽谤运动中,不顾事实地歪曲新疆历史是重要的一环。在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所发表的歪曲新疆历史的文章中,说什么“17世纪——18世纪初,满州统治者征服了蒙古,灭了厄鲁特人的准噶尔汗国,屠杀了这个国家居民的大部分——一百多万人,臣服了在东土耳其斯坦(喀什噶尔)的维吾尔人的国  相似文献   

15.
冶土司是明清两朝青海土司中唯一的回族土司,在青海回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在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米拉沟地区统治了500多年,对当地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笔者翻阅了有关历史文献,并实地走访了米拉沟地区冶土司的后裔,基本上对冶土司的来源、传承和历史影响有了初步的认识,现撰文作专题探讨,以教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毛泽东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毛泽东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创立、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中国道路之"中国特色"等方面进行论述,从历史的必然性和中国道路的内涵上更加坚定中国道路的自信。  相似文献   

17.
<正> 《湖南回族人物录》、《湖南回族古籍》日前已由省民委牵头,组成编辑班子,开展编辑工作。预计这两部书将于1992年内公开出版发行。湖南回族於十四世纪中叶入居湖湘,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  相似文献   

18.
西藏地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在曲折中迂回前进,不断地积累文明成就,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做出贡献,总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高潮"和"两个低谷"。其中,第一个高潮出现在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结束了青藏高原地区邦国林立、发展相对迟缓的历史。第二个高潮出现在公元13世纪中叶,延续到19世纪中叶,元朝时期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央王朝行政管辖之下,结束了西藏地区400年混战的局面。第三个高潮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让西藏地方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专门召开5次西藏工作会议,研究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问题,使西藏社会数十年时间的变化超越以前数百年、上千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两个低谷中,第一个"低谷"是从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到13世纪中叶元朝统一以前"分裂割据,战乱不已"的时代;第二个"低谷"出现在1840年以后,西藏地方人民既遭受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的残酷统治,又遭受外国侵略者的蹂躏,西藏社会陷入了长期的停滞状态和内讧争斗之中。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自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传,迄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思想信仰和意识形态传入世界各地后,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习俗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汉族成年礼源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的"成丁礼",又称"成人礼"。在中国古代,作为汉族男子成年礼的冠礼和作为女子成年礼的笄礼备受重视,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汉族成年礼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通过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汉族成年礼文献搜集与整理,把汉族成年礼研究分为发生期(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末)、发展期(新中国成立至1995年)与深入期(1996年至今)三个阶段,汉族成年礼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