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格勒  梁艳 《中国藏学》2016,(2):72-87
正访谈人:梁艳(以下简称梁)被访人:格勒(以下简称格)访谈时间:2014年5月16日地点:成都武侯区西南民族大学格勒博士的书房梁:中根千枝之前在1993年,评价您的《藏北牧民》的时候说到,您这本是当前用人类学方法、角度,研究藏族社会最出色的一本书。我看到您的硕士论文,还有您后来也有一系列跟牧区相关的研究。再者牧区又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宝地,所以我想请您谈一谈在牧区研究当中的田野经历。格:我的藏族牧区研究第一次是从为硕士论文进行考察开始的,前面已经讲过了。第二次是我到了  相似文献   

2.
<正>龙晔生社长(以下简称龙):周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民族论坛的专访。这次您带队到湖南通道县上岩坪寨做田野调查已经一个多月了。这期间您和同学们自备凉席吃住在村里,与村民进行广泛交流,全方位观察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您能给我们谈谈当时为什么选取上岩坪寨作为田野调查点吗?  相似文献   

3.
<正>龙晔生社长(以下简称龙):周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民族论坛的专访。这次您带队到湖南通道县上岩坪寨做田野调查已经一个多月了。这期间您和同学们自备凉席吃住在村里,与村民进行广泛交流,全方位观察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您能给我们谈谈当时为什么选取上岩坪寨作为田野调查点吗?  相似文献   

4.
《伊隆戈人的猎头:一项社会与历史的研究(1883-1974)》是美国人类学家罗纳托.罗萨尔多基于1970年代在菲律宾吕宋岛伊隆戈山地的田野调查而写成的一部历史民族志,以伊隆戈人"猎头"习俗的盛衰为核心,透过细致入微的田野观察和访谈叙事,并结合教会及官方档案等文献,细腻而生动地描绘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伊隆戈人所经历的世仇、联姻、结盟、骚乱、生计变迁、周边异  相似文献   

5.
徐杰舜 《民族论坛》2012,(18):50-56
<正>徐杰舜(以下简称徐):今天约你在这访谈,想不到今天是您的生日,在此祝您生日快乐!许立坤(以下简称许):谢谢!徐:哪一年出生的啊?许:1965年。我们家里人都按照农历过生日。我是六月初八出生,今年47岁了,人快过半百了。徐:正当年啊,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刚来到广西两年,属于刚刚开始干出点感觉的时候。我们今天请你来,是想把你隆重地给学术界同仁和广大读者。首先请你先谈谈你的简历吧。许:我是1965年出生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6.
1988年10月,日本东京。乔伊·亨德里(以下简称乔):你愿意从一些你经历过的往事谈起吗?也许正是这些往事引起你对人类学的兴趣。中根千枝(以下简称中):回首往事,我想我在北京度过的我的青少年时代,也许和后来从事人类学研究有些联系。我在北京吋,曾无意识地观察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举止。回到日本后,我对日本不同的环境和人们不同的态度感到吃惊。这种经历使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差异和社会的差异。后来,我进  相似文献   

7.
<正>一、出生与求学徐杰舜(以下简称徐):早就想和你聊聊天,把你的学术成果和经历向我们学界介绍下,您是云南人吗?尹绍亭(以下简称尹):我父亲是云南腾冲人,母亲是西安人。①徐:你是在哪里出生的呢?尹:我1947年12月28日出生于云南省永平县。当时我父亲在那里做事,1950年我家迁往大理,现在对大理古城、苍山还残留着儿时梦幻般的记忆。1953年迁回故乡腾冲县,住在县城。老家孟连村在乡下,是汉族和傣族杂居的村子,距县城约四十  相似文献   

8.
<正>徐杰舜(以下简称徐):很高兴,田院长能接受我的采访。我们虽然认识好多年了,是老朋友,也是师兄弟,都是吴永章先生的学生。但是有很多人对你还不是很了解,有些人了解多一点,有些人了解少一些,今天趁这个机会,把你隆重推出。田敏(以下简称田):我也很高兴接受您的参访。说是师兄弟不敢当,您一直是我的老师。感谢徐教授对中南民族大学人类  相似文献   

9.
<正>刘士缘(以下简称刘):马老师您好!虽然说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访谈,但我们认为这更是学术界不同代际之间一次平等对话的机会。您是社会学、民族研究的前辈,而我们俩是刚刚踏进民族研究大门的硕士生,我们之间其实存在很大的代际差异。今天想跟您交流的原因是,我们进入民族研究领域后多多少少都会了解到您的一些观点,引起我们的共鸣或反思,但目前在学术界对这些观点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所以,今天的访谈  相似文献   

10.
徐杰舜(以下简称徐):很高兴,田院长能接受我的采访。我们虽然认识好多年了,是老朋友,也是师兄弟,都是吴永章先生的学生。但是有很多人对你还不是很了解,有些人了解多一点,有些人了解少一些,今天趁这个机会,把你隆重推出。田敏(以下简称田):我也很高兴接受您的参访。说是师兄弟不敢当,您一直是我的老师。感谢徐教授对中南民族大学人类  相似文献   

11.
徐杰舜 《民族论坛》2012,(12):39-44
<正>徐杰舜(以下简称徐):汪教授,非常欢迎您到我们中南民族大学出席全国女书学术研讨会。您是我们的前辈。您今年高寿?汪宁生教授(以下简称汪):76。徐:您比我差不多整整大了一圈。我64还不到,63。汪:年轻有为。徐:年轻是不能讲了,追逐你们而去。趁您来武汉的机会,又恰逢天高气爽的时候,想向读者们介绍一下汪教授您几十年来的治学。因为像我们这样  相似文献   

12.
徐杰舜 《民族论坛》2013,(6X):13-21
<正>徐杰舜(以下简称徐):瞿教授,很荣幸能在昆明采访你。我们还是按照采访程序,首先问问瞿教授,你是哪里人?瞿明安(以下简称瞿):昆明人。徐:哪一年出生?瞿:1960年出生,现在52岁。徐:你是昆明人,肯定从小到大都是在昆明读书了?瞿:是不是要讲一下我的学术经历?徐:对。瞿:我是在云南大学历史系79级的,当时刚好  相似文献   

13.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学科的标志性研究方法.田野调查要求研究者通过长时段、深入性地观察与访谈,呈现研究对象的真实状况,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为抽象新概念和建构新理论做准备.在公安学相关领域中,公安学相关研究者可以采用田野调查方法以揭示真实世界中的公安工作实践,从多个维度考察公安机关运作逻辑及公安行为主体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尽量完整地呈现公安工作实践的真实过程.公安学相关研究主题借鉴人类学研究方法既有助于激活公安学相关领域研究者的方法论意识,又有利于提升公安学相关研究的理论建构能力.我们提出并讨论了人类学与公安学进行学科交叉、可能性及重要意义.公安学与人类学进行学科交叉是一个有待公安学学界同仁开发与拓展的新学科交叉领域.未来的研究议题需着重关注公安人类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4.
<正>徐杰舜(以下简称徐):瞿教授,很荣幸能在昆明采访你。我们还是按照采访程序,首先问问瞿教授,你是哪里人?瞿明安(以下简称瞿):昆明人。徐:哪一年出生?瞿:1960年出生,现在52岁。徐:你是昆明人,肯定从小到大都是在昆明读书了?瞿:是不是要讲一下我的学术经历?徐:对。瞿:我是在云南大学历史系79级的,当时刚好  相似文献   

15.
能够跟藏学研究这个领域产生交集,是我人生和学术经历中宝贵的机缘.1996年夏天,我受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格勒研究员邀请,参加由他主持的国家"九五"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西藏及其他藏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的一名成员.当年夏天,我随课题组成员一起赴西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我所在的调查小组成员包括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何国强博士、四川大学李涛博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次仁央宗、达哇才仁和龙西江.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著名作家张承志先生来到万松浦书院进行访问与交流,并接受了万松浦书院网站的采访。采访者:万松浦书院网站海林(以下简称海)受访者:张承志(以下简称张)海:张先生您好,欢迎您来到万松浦书院,并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让我们的话题从您近期出版的《聋子的耳朵》这部作品开始。您通过这本书想要告诉读者们什么?张:我没有工资和单位,出版是我取得基本生活费的方式。至今为止我出版的差不多70本书中,各家出版社的选集、丛书五花八门。在这种情况下重复出版很多。但我注意保留一个全新作品的系列,让我的读者可以买新的作品集,而不用买重复…  相似文献   

17.
就作者多年参加田野调查的体会,联系中国语言的实际和语言研究的任务,谈谈田野调查中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全文分三部分:田野调查是获得语料的一个主要途径;田野调查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田野调查是语言研究的永恒任务.  相似文献   

18.
<以上帝之名的恐怖:宗教狂热者为何屠戮?>(以下简称<恐怖>)一书,是斯特恩博士①历时五年,深入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极端分子的活动基地,冒着各种风险,从其经济状况、政治意图、心理特征以及宗教诉求诸方面展开调查和分析而最终成型的力作.该书的核心内容在其结论部分:当下世间一系列恐怖行为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随着国际新秩序的演变将大行其道,大肆蔓延.而且,随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交融并错,生活在边缘的人,受中心控制的人,将会不断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失落,他们的被遗忘.不仅如此,他们还会以被指使的被动和各种以牺牲为基础的方式来"回报"扶持他们的中心势力.虽然<恐怖>一书不是人类学著作,但是作者所采取的深入实地的访谈方法,多少借鉴了人类学之"田野调查方法",作者通过与研究对象面对面的访谈而最终成文,成名.我选择读这本书,原因有二:一是当前人类学研究恐怖行为时,以此为必读书;二是这本书与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紧密相关,特别是进入2008年,中国国内出现的一系列事件,敦促笔者去读这本书.  相似文献   

19.
<正>受访者:闫玉(贵州大学博士)访谈者:徐杰舜教授访谈时间:2012年9月11日,22:00-23:00访谈地点:希尔福酒店(厦门大学店)徐:你的博士论文所关注的西江我去过,所以很有感触。第一次去西江的印象,就是看苗族的服饰看得眼花缭乱。苗族的服饰,那时候还是比较"原生"的状态,没有那么多的商业气息。尽管也有卖银饰的、卖银器的,总的印象是西江是苗族最大的一个村寨,有一点所谓的民族表演。  相似文献   

20.
李彬 《民族研究》2002,(5):46-48
传统的民族志很少谈及调查者自己在田野调查中的经历 ,这样做是为了减少个人的主观色彩 ,突出民族志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但事实上 ,任何田野调查都是调查者所代表的社会文化与被调查者的社会文化之间的一种接触和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 ,田野调查过程本身也可以成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一个“田野”。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向市场经济转型开始之后 ,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很大的社会变迁 ,我们的调查也面临着“田野”的新挑战。几年前 ,笔者随一个课题组到某朝鲜族农村进行调查就有一些新的感受。(一 )田野进入方式进入田野是人类学、民族学开展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