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子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4)
1911年发生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距今整整80周年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历史舞台上,接连演出了袁世凯称帝、南北军阀混战、蒋家王朝的反共独裁统治等一幕幕话剧。最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人民共和国,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局面,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的巨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驱者长期战斗中遗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后继者应当认真总结和吸取,为建设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新历史而奋斗,这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一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讲话和著作中,曾多次提到鲁迅这个光辉名字,号召一切共产党员、干部、文艺工作者都要学习鲁迅。毛泽东同志称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说鲁迅“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并对鲁迅的一生给以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牛丽君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1)
文史是相通的,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鲁迅先生作为一代伟大的文学家,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他用文学家犀利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辛亥革命这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 相似文献
4.
自1841年起;香港就处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强占之下[1].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广大港胞的心一直与祖国息息相通,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各个历史时期,他们都积极参与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同胞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支持和参与.一孙中山(1866-1925)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香港同胞一贯坚持的反侵略爱国斗争与这次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香港不仅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产生地,也是他及其战友建立革命组织、从事革命宣传、筹集革命经费、贮藏武… 相似文献
5.
一白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3,(4)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从“五四”时期起就始终站在反孔斗争的最前列,对“孔孟之道”的反动实质进行过深刻而持久的批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学习他在斗争中所表现的彻底革命精神和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我们响应党的十大所提出的关于深入开展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的号召,彻底批判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景彬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74,(1)
前进,还是倒退?革命,还是复辟?这是历史上一切革命阶级同反动阶级,进步势力同保守势力斗争的焦点。集两千年来旧传统观念之大成的孔孟之道,是复辟倒退的反动思想体系,是反动派开历史倒车的舆论工具。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的斗争,就是复辟和反复辟、倒退和反倒退的政治思想斗争。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从五四运动以后,始终高举“打倒孔家店”的战旗,坚持前进,反对倒退,为我们树立了在批孔斗 相似文献
7.
丁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1):80-87
陕西是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陕西辛亥革命有力地促进和影响了河南、山西、甘肃、新疆等省的革命进程,是全国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之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对清廷在因应陕西辛亥革命的决策和举措,似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着墨甚少,这与其伟大的历史地位毫不相称,因此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其实,清廷在陕西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制造了诸多阻力,采取了多种措施,硬软兼施,妄图剿灭革命,尽管其军事上一度曾获得了很大进展,甚至收复潼关,但革命党人并没有完全气馁,而是继续战斗。最后在南北和谈的大背景下,陕西辛亥革命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8.
尹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4):75-78
陕西是首先响应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西安起义的成功和全省各地的相继恢复 ,从政治上、军事上给了清王朝以沉重打击 ,有利地支援了南方刚刚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 ,为北方各省革命党人的起义树立了榜样。本文试对辛亥革命前陕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西安起义的成功与我国辛亥革命的关系予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答振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5)
回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辛亥革命时期,回族人民不仅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积极参与了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斗争,而且在其内部还出现了设团体、兴实业、办教育,甚至用新的观点去观察思考民族、宗教问题的新事物和新思想。以往回族史的研究,对于近代回族人民的革命斗争论述颇多,但对于辛亥革命时期回族 相似文献
10.
章玉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6)
辛亥革命是现代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革命.从教育的维度回顾这场革命,其伟大意义不仅在于结束了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现代国家,开启了共和时代,还在于实现了教育由旧学向新学的历史转变.辛亥革命前后绍兴近代教育风起云涌的发展历程,正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而其中起着直接和主导作用的,是带有辛亥革命印记的地方志士仁人和先进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1.
汤奇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5):56-61
安徽辛亥的特点大要有三 :一、革命活动起步较早 ,宣布独立则较晚。1 90 0年 ,不少安徽志士参加了自立军大通起义 ,1 90 3年起革命党在安徽新军中活动 ,1 90 7年有巡警学堂起义 ,翌年新军起义 ,是首次新军起义。安徽光复却较晚 ,在全国 1 5个独立省区中排第 1 3。二、安徽独立受外部影响特别大。武昌起义后 ,安徽迟迟不能宣布独立 ,在外来影响下 ,安徽咨议局方决定宣布独立 ,而皖抚朱家宝则遵从袁世凯决定反正 ,以便继续执掌安徽大权。三、安徽独立后一个月内 ,先后 5人 6次掌过安徽都督印 ,政府有七届之多 ,为他省所无。同时省内各军政分府各行其是 ,大通军政分府的黎宗岳更想袭取安庆 ,自任安徽都督。推原其故 ,首先是 1 90 8年安庆起义使安徽革命力量丧失殆尽 ,以至革命高潮来临 ,安徽革命党无力成事。其次安徽经济相对落后 ,资产阶级立宪派未形成气候 ,未能像江、浙等省立宪派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2.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不仅倾覆了封建的波旁王朝,扫荡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同时也给中国的辛亥革命以极大影响。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接受了法国大革命提出的民主革命原则,并用暴力手段推翻了腐朽反动的清封建王朝。 相似文献
13.
1911年4月8日下午4时许,广州东门外燕塘地方举行的华侨飞行家冯如的飞机表演结束了。前往观览的人们如潮水般地涌回城里。在人流的后尾,只见众多的清军亲兵簇拥着一乘八抬绿呢大轿,喝道而来,好不威风。轿中坐着的就是当时的署理广州将军、清廷派驻广州的大员孚琦。 孚琦,满州正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朴孙,1869年生。以工部笔帖式充军机章京,其后历任郎中、内阁学士。1902年任刑部右侍郎。1906年任广州副都统。其人昏庸无能,但靠着是摄政 相似文献
14.
王晓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6):38-47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的这一段重要历史,以往很少有人关注和深入研究,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如何改名为北京大学校,民国元年,孙中山、梁启超对北大师生作过两次精彩演讲。在1912-1913年间,这所中国最高学府竟然面临被停办或裁并的生死存亡境地,埋头苦干发生多次学生风潮。首任校长严复和广大师生竭力挽救并改革北大,功不可没。北大在民初的曲折发展,为后来蔡元培时代北大的辉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赵润生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8
辛亥滦州革命是武昌起义后北方爆发的影响最大的革命事件。其主要特点是:"一假立宪之名,性革命之实;二,反清反袁,气势如虹;三,力重千钧,促清灭亡;四,宣扬民主,意义深远。滦州革命的四个特点反映北方革命党人不畏强敌,不怕流血牺牲,推翻封建专制政权,创建民国,为人民谋自由幸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6.
石昭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5)
公元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光复了湘西苗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造成了“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湘西苗疆陷入了军阀割据局面,革命尚未成功。尽管如此,辛亥革命光复苗疆及其历史作用是十分深远巨大的。值此辛亥革命80周年到来之际,本文试作刍论,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7.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75,(1)
为了积极响应一九七五年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社论提出的“进一步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战斗号召,院党委于一月六日到七日召开了教育革命经验交流会,有力的推动了我院的教育革命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世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4-69
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首先 ,早期共产党人基本上都受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和深刻影响 ,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其次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造成传统社会的总体危机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再次 ,新文化运动作为继续辛亥革命事业的探索促发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着眼于辛亥革命 ,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这个母体中的孕育过程 ,更深刻地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曾瑞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在近代华侨爱国史上,华侨对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史学界称为民主革命时期华侨的两次爱国高潮。华侨这两次著名爱国运动,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一些独自的特点。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对有关问题谈些拙见。 相似文献
20.
论绍兴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精神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文彪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6):34-40
该文认为绍兴是长江下游的革命中心之一,在整个辛亥革命史上有其崇高的地位.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方面,开浙江风气之先;频繁地发动武装起义,极大地震撼了清王朝;绍兴军政分府的改革,推动了绍兴经济社会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还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