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念黄庭坚庭诞辰96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黄庭坚故里江西修水县召开。会议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南昌大学、人民美术出版社、修水县人民政府、北京华夏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学遗产》编辑部等6个单位联合主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80多名古代文学专家  相似文献   

2.
为隆重纪念我国北宋时期的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诞生九百四十周年,由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九江师专、九江市文联和修水县人民政府,联合筹办的全国首次黄庭坚学术讨论会,于十一月四日至七日,在黄庭坚的故乡修水县举行;座落在修水县城郊南山崖的全国第一个“黄庭坚纪念馆”,同期举行了开馆剪彩仪式。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和开馆典礼的有江西省文化厅、九江市人民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有来自全国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黄庭坚研究专家、学者、教学工作者和部分出  相似文献   

3.
2005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在江西修水召开。这次大会是由南昌大学、修水县人民政府以及北京华夏翰林发起组织的,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社科院《文学遗产》编辑部、南昌大学以及华夏翰林文化艺术院主持学术活动,为建国以来有关黄庭坚学术研究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各方代表有180余人,其中参与学术研讨会的主要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南昌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20多所高校及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诞辰960周年之际,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社科院《文学遗产》编辑部、南昌大学、北京华厦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和黄庭坚的家乡江西修水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在修水县召开了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相似文献   

5.
师之用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作为诗人’他是北宋为盛一时的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作为书法家,为"宋四家"(苏拭、黄庭  相似文献   

6.
江西诗派的诗歌风格讲究趣味.求新求变是江西诗派达成诗趣的努力之一.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在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均以求新求变著称.黄庭坚具有浓郁的道教情结.黄庭坚的诗歌趣味来源于对道教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7.
大多学者认为宋代的江西诗派是指活动在江西的一大批诗人所组成的诗歌流派.即,受黄庭坚影响的若干诗人,自然形成一个群体,由于领袖和许多成员是江西人,故被称为"江西诗派".其实,江西诗派中的"江西"并非指地名,而是以地名指代人名,实指黄庭坚.因此,江西诗派是指以黄庭坚为宗主的一个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8.
郑永晓 《南都学坛》2006,26(3):59-63
黄庭坚诗文在宋代的传播与刊刻是有关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对解释黄庭坚在宋代的巨大影响和后来江西诗派的确立极为重要。黄庭坚投师于苏轼之前,在诗坛上已颇有声名。成为苏门弟子后,更加速了黄诗的传播过程。南宋以后,黄庭坚诗文集的编纂与注释基本完成,各种刻本流行开来。在黄庭坚文集的编纂、刊刻过程中,家族、姻亲等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庭坚为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学家,被尊为“江西诗派”的开派祖师;其诗、其文、其词、其书、其画、其论,对宋一代及宋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评估黄庭坚,评估黄庭坚的创作与理论,评估“江西诗派”,理当客观、公允和实事求是。可是,多年来,咱们没有这样做.那个左的思潮,左的观念,左的批评,叫黄庭坚无辜非难;研黄工作也显得过于冷寂了。现在,新的形势造成了强大的思想冲击波,有必要也有可能开拓黄庭坚研究的思维空间与思维方式。因此,我们热盼全国的研黄高手,与我们一道,重新认识、重新评价黄庭坚,写出有新的思考、新的见解、叫人耐读的好文章来.  相似文献   

10.
1985年11月,在江西省修水县黄山谷的故乡召开了“纪念黄庭坚诞生940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黄庭坚研究的一个界碑。三年过去了,此间又出版专著三部、论文近四十篇,我国研黄的新成绩是值得肯定的。本文就三年黄庭坚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简略评述,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南宋姜夔,诗法江西黄庭坚,其词也颇受黄庭坚诗学的影响.擅于字炼句琢,并以清劲瘦硬的江西笔法改造词体,同时追求自然高妙,从而形成了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2.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贬逐异已,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县)安置;元符元年(1098),又改为戎州(今四川宜宾县)安置。黄庭坚于元符元年夏抵达宜宾,建中靖国元年春离开宜宾,在这里度过了三年谪居生活。这是他诗歌创作的旺盛时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振兴时期。从创作道路来看,又是他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他在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具有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黄庭坚是北宋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其文学主张尤其是法度的重视对当时的文人以及江西诗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人对此也有不少的评论.此文从黄庭坚后期所作<与王观复书一>出发,分析文中透露出的信息,以此考察黄庭坚的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14.
西昆体与江西诗派是宋代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清代以来,论诗者往往以为这两派的创作和理论针锋相对、判若水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诗歌风格,如《四库提要·李义山诗集》就说:自宋杨亿、刘子仪等沿其流波(指李商隐)而作《西昆酬唱集》,诗家遂有西昆体.……元祐诸人起而矫之,终宋之世,作诗者不以为宗.后江西一派渐流于生硬粗鄙,诗家又返而讲温李.《提要》的作者显然认为: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派与宗尚温庭筠、李商隐的西昆体为宋代诗坛中两个对立而交替的流派.故于黄庭坚之父黄庶《伐檀集》的提要中说:“庶当西昆体盛  相似文献   

15.
南宋诗论家严羽曾批评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不问兴致”。本文从“兴致”的内蕴、从黄庭坚及江西诗派诸多中坚的有关论说及创作实际出发,进行辨说。作者的结论是:“有兴致,确实是江西诗派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修水县图书馆藏有一部清嘉庆年间出版的黄庭坚诗选──《黄律卮言》,这部书是当时义宁(今江西修水)人万承风根据明万历年间的抄本刊印而成。本书题为《黄律卮言》,扉页上注明“古玩山房校刊”,卷首有“编辑黄律卮言自序”,卷尾有刻书者万承风的后序”.板框长18厘米,宽12厘米,四周双边,白口,每页9行,每行25字,字大如行,墨色清晰,刻工较细,共九集.每桌前有“卮言”。这是一部黄庭坚七律的选本,编辑方法很有特色,卮言部分也颇有心得,是目前罕见的黄诗刻本,可称海内抓本。故不揣谫陋,撰文介绍.一、《黄律卮言》的…  相似文献   

17.
老兵新传     
《老友》2004,(2)
最美不过夕阳红江西修水县委老干部局"夕阳红"文工团成立至今已20年。前不久,该团举行了建团20周年庆典演出,台上百人表演,台下千人观看,轰动了整个县城。参加演出的文工团员中,70岁以上的有1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为80岁。(见右图)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各类权威的文学批评史著作多认为陆游《读近人诗》批评了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雕琢奇险之病.然而,黄庭坚论诗亦反对雕琢奇险之风,他作诗以生新瘦硬著称,以其为宗的江西诗派更有汗漫无禁之病,与雕琢之风不可相提并论.此诗批评对象应是以字斟句酌为能事的四灵诗人.今人对此诗的误读缘于对“蟹螯蛤柱”一语的理解,还原此诗的原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陆游与江西诗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庭坚全集》一书由四川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12月出版,四川大学古籍所刘琳教授、李勇先、王蓉贵副研究员整理校点。黄庭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在宋代就与苏轼并驾齐驱,号称“苏黄”,同时又是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创者,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庭坚一生著述丰富。整理本《黄庭坚全集》集合黄庭坚现存的全部著作,精加整理。《黄庭坚全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填补空白:黄庭坚在中国文学和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黄庭坚的著作迄今未进行系统的整理,学术界引以为憾。《黄庭坚全集》第一次对黄庭坚著作…  相似文献   

20.
近查江西大余(古为南安府大庾县)赤石《叶氏联修宗谱》,发现黄庭坚《题赠叶氏世家》诗二首、《赠叶梦得》诗一首。又查有关黄庭坚的诗文集和宋诗集,均未发现有记载,经考证,确系黄庭坚散佚的诗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