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中美两国的教育,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学少悟多"。确实,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差异之处颇多。但最根本的差异还是体现在教育观、知识观上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美两国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基础方面存在差异 ,导致电视新闻自由观念有本质的不同。通过对中美两国电视新闻自由观的比较和分析 ,认清资产阶级电视新闻自由的实质 ,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新闻自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美友谊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不同国家、孕育于不同文化的人对于友谊的定义和认知是不同的,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对友谊的认知和期望上就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就中美人民对“朋友”的定义,发展和维系友谊的方式,和对“朋友”的期望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存在的差异,并从文化角度深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美两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背景不同,其教育都有一个本国特色的发展与创新问题。两国在发展与创新本国特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因此,本文重在对中美教育、教学、英语教学及英语教师培训诸方面进行比较、评论。  相似文献   

5.
"朋友"是中西方共有的"泛人类"经验与文化,但在中西方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对其概念与内涵的理解却具有很大差别。中西方"朋友"观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系亲疏;二是时间长短;三是相处之道。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与社会组织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朋友"观和交往习惯。其次,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是形成不同"朋友"观的外部原因。再次,中西方不同的历史经历与民族性格是形成不同"朋友"行为的基本原因。最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决定他们对"朋友"观念的不同理解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实现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中美两国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了两国为实现教育公平必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运用当代西方伦理学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美教育的差异,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确保每一位公民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所有的受教育者拥有相近的教育机会,通过公平的程序挑选人才并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偿。  相似文献   

7.
中美高校管理层中女性参与的个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女性参与高校行政管理状况的个案比较,分析了高等教育管理机构中女性处于弱势的原因,以及在不同的价值基础与文化背景上,两国女性的行政参与状况产生差异的原因;指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还需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以及两国都应加强平等意识,提高妇女地位。  相似文献   

8.
人权问题是很长时间以来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中美人权之争之所以长时间存在并且在某些特定时期左右中美关系的发展,其根源主要在于: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不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人权观;中美两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以及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两个国家所强调的不同侧重点;中美文化传统的不同以及文化传统对人权观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中美不同的历史经历的深刻烙印。这些因素使得中美人权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可避免的。此外,中美人权之争还具有三方面的特性,即长期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从中美人权之争的历史来看,两国的政策和做法完全不同。从目前来看,解决中美人权之争的关键在于美国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美两国学生管理最新发展动态,从管理手段的视角考察中美两国学生管理的差异,发现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专业手段3个维度上中美两国学生管理手段差异性比较明显,美国学生事务管理手段体现出法治化、专业化的特点,而我国学生管理手段更多地表现出行政特色。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于两国的学生管理观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提出3条建议,即转变学生管理理念,变"管制"学生为"服务"学生;完善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制意识,弱化行政导向;学习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创新语境下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中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全球创新教育发展的共同背景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本质和规律的作用,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又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共同性。本文对中美两国高校在创新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趋同与差异、培养目标的"形似"与"质异"、教育模式的"貌离"与"神合"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教育惩罚虽然近年来不被提倡,却依然随处可见。而在教育较为发达的美国,教育惩罚也同样经常发生。两国由于社会性质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因此在教育惩罚方面,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从中美两国中小学教育惩罚的政策、现象、方式和观念四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得到启示,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友谊是文学中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元杂剧中也多有论述,其中涉及到友谊的普遍性、友谊的真谛、交友的原则等方面的内容,并体现出一定的传统道德色彩。而元杂剧中,朋友这一身份的设定,在推动情节的发展、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知行”范畴是中日阳明学的基本范畴。由于中日两国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的不同,二者在实践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功效观方面产生了如下重要的区别:事功实践观与道德实践观,多元价值观与一元价值观,武士道德与圣人道德,瓦解作用与维系作用。这种区别与中日两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中美婚姻伦理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使两国的婚姻伦理存在差异。在婚姻的选择上中国家庭注重整体利益,美国家庭则注重个人情感。这体现在中美两国不同的婚姻前提条件和婚姻决定权上。婚后,夫妻关系成为婚姻伦理的主要部分,中国夫妻的关系较为密切,而美国夫妻即使关系再亲密双方也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与两国夫妻不同的家庭地位和相处模式密切相关。中美两国的离婚率和离婚原因反映出当婚姻出现问题时,中国家庭会本着"从一而终"的观念尽力挽回,而美国家庭则是用"顺其自然"的态度面对。  相似文献   

15.
史学大师陈寅恪在不同阶段,其交友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致说来,聚谈、诗文唱和及书信来往是他一生的主要交友方式.陈寅恪与吴宓是结交最早、两心相知、友谊深挚、始终不渝的朋友;王国维是陈寅恪思想感情、学术境界最为相知的挚友;冼玉清是陈寅恪的异性知音;陈垣是陈寅恪在学术上比较推重的朋友;傅斯年是陈寅恪与官员交情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学术上的朋友.陈寅恪的朋友大都有到国外留学研究的经历,大都钟情于学术文化事业且有较高的学识.陈寅恪一生虽从未说过自己的交友原则,但他的交友是有一定之规的第一,学术上的相互推重和相互得到教益,从无文人相轻或相互吹捧之意;第二,学术上的平等地位,可以自由争论,学术争论并不影响个人感情;第三,思想感情、学术境界的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6.
从中美两国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制度环境出发,指出了中美两国独立董事所处的制度环境的三方面差异,即内部治理结构不同,两国股权结构差异巨大,外部监督机制的差异,以此为基础明确了中国独立董事现阶段的职能定位,探析了两种制度整合的可能性和结合点,理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职能重叠与冲突关系。  相似文献   

17.
“名实观”视阈下的中西语言哲学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三个方面对中西名实观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强调文化背景、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是造成中西名实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旨在说明中西两种文化不同的特质,也凸显了语言哲学具有全人类性。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也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经贸关系的良好发展有赖两国商人之间成功的商务磋商,而不同的历史文化造成了中美商务人员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谈判风格、语言个性上的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直接会对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造成障碍,因此,中美商务谈判必须充分关注和高度重视这种文化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文化底蕴不同,其教育发展水平及差异也相当大。尽管如此,两国的教育仍然可做比较,因为不同的教育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对不同的教育观作出判断和取舍。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美两国贸易谈判中双方谈判代表的决策权限、谈判风格、对待合同以及对待长短利益的不同态度。培养和提高文化认知能力与跨文化情感能力,有利于缩短中美贸易谈判的差距,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