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新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85-90
在孟子的思想系统中 ,人皆有仁义之性 ,又有心官之思 ,这是人之“可以为善”的内在根据和逻辑前提。极尽心官的作用 ,是人的仁义之性得以充分实现、使其成为体现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真实存在的关键。但心官之思是一个指向特定目标的过程 ,它由“尽心”而“知性”(知天 ) ,由“存心”而“养性”(事天 ) ,一步步把人生境界推向高点。孟子所描述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对这个过程的个案说明 ,在很大程度上有个人体验的性质 ,但孟子归纳、提炼了其中若干有普遍意义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谭洁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8-11
本文以先秦的阴阳之气论作为孟子的"浩然之气"论提出的基础,论述了"浩然之气"中蕴含的伦理精神孟子以人性本善作为道德的理论基础,以居仁由义作为道德的具体践履,其目的是追求天人合一的道德理想境界.作者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值得肯定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田耕滋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0-24
孟子的政治理想是实现“圣王”政治 ,“为王者师”就是他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对士人身份的最好设计。他认为“道尊于势” ,君师人格平等。其实质是向王权争回士人做人的平等权力和人格独立。孟子“道”不行 ,开创了德性论的自然主义思想 ,追求以仁义化天下而“不知为之者”、“功成而不有”的人格自由与伟大。高扬士人人格的独立性与自由性 ,是他对中国古代人学思想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张晓华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6)
理想人格虽然是现代哲学概念,但其包含的思想内容,在孟子那里已多有涉及.研究孟子理想人格的思想,不仅可用来指导自身的行为准则,而且还可以为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人格自由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祯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5):612-617
人格的独立性是孟子"人格自由论"的立论前提,这也是孟子以及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与无道的统治者尖锐对立的必然结果。"诚"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实在,又是人道与天道彼此摩荡的本体基础。因此,"诚身"、"明善"既是形而下的工夫也是宗教性的提升,由此而与天相接,焕发出了人性中美、大、圣、神的创造性。《孟子》的"知言养气章"由以言养勇、以气养勇、以志养勇三个阶梯构成,在比较中显发"浩然之气"的主体人格。三者彼此激发,富有内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欧阳祯人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7(5):612-617
人格的独立性是孟子“人格自由论”的立论前提,这也是孟子以及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与无道的统治者尖锐对立的必然结果。“诚”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实在,又是人道与天道彼此摩荡的本体基础。因此,“诚身”、“明善”既是形而下的工夫也是宗教性的提升,由此而与天相接,焕发出了人性中美、大、圣、神的创造性。《孟子》的“知言养气章”由以言养勇、以气养勇、以志养勇三个阶梯构成,在比较中显发“浩然之气”的主体人格。三者彼此激发,富有内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郭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3):30-35
孟子继承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结合战国时代特定的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主要表现为"仁政"的社会理想、"性善"的道德思想、"浩然之气"的个性文采.他认为,主观与客观、社会与道德之间具有着内在统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善"不仅是"仁政"的人性基础,也是"浩然之气"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8.
孟子的“性善论”与人格修养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疆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2,(4):74-81
孟子的人性论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 ,认为人性本善但同时又离不开人自身的修养以保持和发展这种天生的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孟子修养学人性论或人性论的修养学及其修养美学。孟子的这种修养美学表现在人格完善论、养气修性论、充实为美论、政治修养善论和文艺批评论等方面 ,并对中国古代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何永强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孟子以"人性善"为基础,以"仁义"为价值内涵,构建了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孟子还提供了"存心养性"、"善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明善诚身"、"以天下为己任"等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孟子所构建的理想人格是对孔子理想人格全面的继承和深化,同时为后世的志士仁人提供了一个能够追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并提出了一条通向儒家理想人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田凯杰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80-83
《世说新语》集中体现了魏晋时期士人人格构建特点。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生命危浅,朝不保夕,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已无法适社会现状。为适应历史要求与社会现实,魏晋士人从儒家关注个人的社会价值转向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他们自觉从三个方面——人与自然、他人(社会)及自我的关系——来构建与完善自己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汉代“以孝治天下”与士人的政治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由此形成了"三纲六纪"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形成对士人的政治人格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使士人束缚在人际关系的网络中,奴性进一步增强;但是另一方面,士人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中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支持,从而在"道"与"势"的对抗中保留了部分人格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浩然之气”孟与“大丈夫”之德——孟子“勇”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尚勇,他认为真正的大勇是深明大义,能够通过自反而作出进退选择的“理性”之勇,是合于气节、道义,敢于担当的道德之勇。孟子以气养勇,以义配勇,崇尚‘啥生取站’,其勇与“心”、“志”、“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体现情感与行动统一的德性。勇的培养需要立其志,养其气,从而最终形成其理想人格——“大丈夫”。 相似文献
14.
胡中方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9(5):50-54
《世说新语》集中摹写了魏晋士人这一鲜活的群体。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士人所推崇和实践的理想人格,呈现出了迥异于两汉的独特风貌。魏晋士人超越世俗、自由独立的理想人格折射出魏晋时代儒家价值观的式微和道家价值观的兴盛。魏晋时代的人格之美,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诗意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在人格个性长期受到压抑的封建时代树立了一块不可企及的关的丰碑。 相似文献
15.
周玄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66(4):37-43
人格修养旨在构建实践道德规范的动力因,即通过对道德情操的培育使人的实然(真实愿望)与应然(道德理想)统一起来。为此,孟子和保罗通过强调道德的内在性、自足性和必然性,对各自传统中的气与义的概念进行了改造,形成了以养气和称义为核心的人格修养学说。通过对比,我们既可以发现二者在人格修养问题上以自然→人为→必然为进路达至实然与应然相统一的共通之处,也可以看出它们在方向、方法和维度上的根本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邹福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2):29-38
西周初形成的天命观以君权神授、以德配天为核心内涵,解决的是政权合法性问题。在这一历史语境中,凤凰被形塑为传达天命的使者,代表天临鉴人间君王之“德”,并成为“明王”的预示。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凤凰的知识和信仰被转换、改造,用以建构和形塑理想士人人格。孔子将“知天命”作为君子人格的本质,将“德”由政治面向的君王的德行转换为人性面向的士人的德性,将天命转换为理想士人人格合理性的来源,同时将凤凰出现与否和君子的穷通联系起来,将其形塑为君子人格的表征。凤凰的形态与仁、义等德目的对应关系随后也被系统地建立起来。屈原虽不言天命,但关于政权合法性的思考没有超越周初的天命观,而且,他极其关注士人的人格,张扬凤凰被放逐、被囚禁以及与众鸟的对立和错位,将其形塑为洁身自好、取义成仁的骚人人格的表征,透露出士不遇的焦虑,这得到了宋玉的发扬。汉代士人则基于时势的体验,主张“知命”、“委命”,建构适应大一统的新君子人格,潜藏着吁求君德和消解士不遇焦虑的文化动机;基于环境判断或远翔或降临的凤凰被形塑为审时度势以选择进退的新君子人格的表征。凤凰虽被不断形塑为不同内涵的理想士人人格,但都潜藏着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不遇焦虑的... 相似文献
18.
孟子的人格精神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为无所畏惧的阳刚之气所体现出来的独立人格精神 ,一为愤懑不平之气所体现出来的依附性人格。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就构成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 ,它是孟子散文气势最根本的内在人格成因。此种悲剧性人格外在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角色特质、天赋要求与实际社会角色、社会环境的矛盾 ,而背后却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固有的人与外在环境冲突的悲剧性“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19.
邹振卿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2):46-49
作为先秦儒家的杰出代表,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其精神特征为:鄙视权贵、卓然挺立的人格风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取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穷达不困的人格操守;不淫、不移、不屈的英雄气概。这些精神熔铸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人格特征主要体现在:自尊无畏的文人骨气;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反求诸己的坦荡胸怀;光明磊落的求仕原则。孟子人格特征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价值理念;舍生取义、义以为上的价值追求;性善良贵、坚持为"道"的价值标准;修身养性、自强不息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