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邑 《老友》2008,(3):43-43
老伴退休了,没有了单位工作的重负,没有了人际竞争的压力;儿子成家了,孙子上学了,我也退休了,对老伴来说,在家里少了相夫教子、带孙子的拖累,她成了时间的富裕者。太平盛世,人心思寿,人心思美。老伴便把时间和精力渐渐转向对自己的"包装"和"修饰"。  相似文献   

2.
爱心退位     
《老友》2003,(11)
我和老伴都在1998年前先后退休,在首都工作的儿子儿媳要我和老伴到北京居住。2000年4月儿媳生下一个小孙子,叫贝贝。这下全家人都乐开了花,我和老伴也有事可做,可以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3.
案例:老刘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受聘于一所民办学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精力不济,容易分心。比如正在写一个教案时,却突然会惦记老伴的身体,琢磨该怎么陪老伴去看病;一会儿又会想起该去幼儿园接小孙子了,得打个电话提醒儿媳……老刘不禁感叹:人老了,精力也不够了。  相似文献   

4.
老婆儿“唠叨”,是对老头儿的爱,唠叨越多,爱得越深。听老婆儿唠叨,是老头儿人生深层次的幸福。这是我70 岁的新感受。退休前,因工作忙,三天两头不着家。那时我认为老伴的话都是该说的,不算“唠叨”;退休回家,老伴跟我说了三天三夜,也不算唠叨,因为她管家、管孩子,不容易,诉诉苦也应该。可后来她“盯”上了我,对我啥都管,啥都说,这我才烦她“唠叨”。尤其是家里只剩我两人后,老伴的“唠叨”便全对准了我。就说我每天出去遛弯吧,她边检查我的穿戴, 边数落我“邋遢!”遛弯回来,她边扫我身上的土,边贬斥我“不如孙子!”我快70 岁了,在她眼里还…  相似文献   

5.
《新天地》2007,(2)
我今年56岁,按一般同龄老友的过法,现在应该在家下下棋,锻炼锻炼身体,和老伴享受闲暇晚年生活。不过,我们家情况比较特殊。我和老伴双双退休,我们都是闲不住的人。老伴首先被小女儿“挖掘”了去,帮她照看刚出世的小外孙女,有时候晚上就住在那里。  相似文献   

6.
黄导德 《老友》2013,(9):42-42
有一天,儿子、儿媳妇跑来跟我和老伴商量,希望我们老两口帮他们带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他们想一块去外地工作。"好啊",我和老伴满口答应下来。我们刚退休,身体还健康,照顾小孙子的学习和生活起居应该没有问题。再说小孙子聪明活泼,比以前更懂事了,照看起来也不需要太费心。空巢老人最怕寂寞,有小孙子在身边相伴,我们老两口的生活将平添几分快乐。但事情并非想得那么简单。小家伙来了以后,跟在他爸妈那里的  相似文献   

7.
杜大荣 《老友》2015,(3):39
老伴退休前是单位的文艺骨干,唱歌、唱戏、跳舞样样在行。退休后,她无职一身轻,参加文体活动更加积极,常常邀请众多爱好文艺的老年朋友来家聚会,玩得十分开心。有时,她也应朋友之邀,背上背包,带上歌本、戏曲资料到朋友家欢唱一番,总是高兴而去,尽兴而归。很多爱好文艺的老年朋友,看见老伴如此爱好唱歌、唱戏,什么黄梅戏、越剧、采茶戏和京剧都会唱,便  相似文献   

8.
杨医师:您好。我以前是做后勤工作的,没什么特长,退休后考虑到孙子年幼,老伴又被单位返聘,加之我的身体条件还可以,于是,我就主动承担起了家务活。家里的一日三餐、照顾老伴和孙子,细细碎碎忙得不亦乐乎,成了地道的“家庭主妇”。一开始,觉得既开心又充实,看着小孙子咿咿呀呀的  相似文献   

9.
退休了,有了闲情逸致和充裕时间,我陪着老伴回访她当年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老伴向我讲述了当年她一个老同学曲折而又遗憾的情感故事。  相似文献   

10.
红云 《老友》2011,(3):41-41
编辑同志:我和老伴都已年届八旬,生有三子一女。我们原和大儿子一起生活,老伴无工作,我的退休工资每月都交给大儿媳妇。我和老伴的房子,与大孙子(大儿子的儿子)签了赠与协议。  相似文献   

11.
杨医师:您好,我有一个很苦恼的问题想向您请教。退休后我和老伴开了个小杂货店,主要是为解决家里的经济问题。几年下来,小有积蓄,可随之而来的也有另一方面的烦恼。我和老伴一直忙于经营小店,小孙子只好由赋闲在家的姥姥姥爷照顾,这就让儿媳妇对我们有了意见。我和老伴从小都是  相似文献   

12.
陶绍教 《社区》2010,(30):50-50
退休后的王大妈一直被养生保健知识折腾着。 王大妈被食疗知识折腾着。王大妈认为吃得健康,就能避免病从口人,就能通过食疗防病治病保健康。按理说方法正确,但是,她却不结合自身实际,不采用科学方法,只在其中盲目自我折腾。如她从报上获知木耳、葛根、花生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好食物,于是每天食物中都不缺少,  相似文献   

13.
王景龙  井川  振贵 《社区》2012,(18):25
案情:张某是某单位的职工,十年前儿子结婚生孩子,她告假去外地儿子家抱孙子。假满她没来单位上班,单位虽没再给她开资,但也没对她作出除名或开除处理。就这样单位没找她,她也没找单位。一晃十年过去了,最近年近五十的张某突然来单位要求认可"两不找"期间的劳动关系,补缴"两不找"期间的社会保险,办理退休手续,  相似文献   

14.
盛芳 《社区》2010,(13)
邻居王大妈听说社区要组织部分退休人员开展市郊风景区一日游活动,心里十分高兴,她来到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提出了报名申请。可是,对方却回答说,45个名额已经报满了,等下次再说吧。事后,王大妈得知,这45个人都是由社区主任内定的,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是连续3次参加过这样的免费旅游了。王大妈心里十分不快,社区里其他退休人员得知后对这种做法也颇为不满。  相似文献   

15.
乐从菜园来     
宋增明 《老友》2013,(7):42-43
退休之后,老伴见我整天闷在家里,就鼓动我出去多活动,可是我嫌到外面活动太闹腾,不愿意去。她说了几次后,见我没有行动,也就作罢。院子里有一块空地,有一天,老伴对我说:"既然你不愿出去,那就把院子里的那块空地拾掇一下吧!"老伴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把那块地要是鼓捣成一个小  相似文献   

16.
《老友》2014,(1)
正编辑同志:我儿子在3年前离婚。根据离婚协议,5岁的孙子由其母亲抚养,我儿子每月支付抚养费600元,并且每个月可以去探望2次。儿子离婚后,因为工作忙,探望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纸空文。我和孩子的奶奶非常想念孙子,隔三岔五就会去看下孙子。以前前儿媳还配合,可是现在她又找了个对象,准备再婚。为了不让我和老伴妨碍她以后的婚姻生活,前儿媳多次拒绝了我们  相似文献   

17.
佚名 《社区》2014,(15):52-53
张奶奶今年68岁,年轻时是一名国家机关干部,爱好书法、擅长跳舞,退休后经常参加社区各种活动。然而一年前老伴过世后,大家很少再能见到她的身影了。考虑到她老伴刚过世,社区主任下户的时候经常去家里看她,陪她聊聊天,希望帮她顺利度过丧偶期。可是社区心理辅导员却发现一个问题,每次去张奶奶家中,她都表现得精神抖擞,看不出任何问题,但是她就是不愿意重新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总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  相似文献   

18.
丁老师:我是个刚刚退休的机关干部,老伴也退休了,儿子在外地。本来我和老伴终日相伴,生活挺平静的。可是这半年,老伴突然迷上网络,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刚开始几天一上网,到现在天天都上,从玩游戏,到现在跟网友聊天、联系。只要一上网,老伴就来了精神,人家都说不相信她是一个退了休的老太太。老伴就更高兴了,那劲头快赶上上班了。  相似文献   

19.
最近,已经退休的王婆婆总喜欢拿自己跟别人做比较。知道邻居周婶买了一件2000多元的皮衣,她便马上去买一件3000多元的皮衣;看到朋友老张带着妻子去大理游玩,她也缠着要老伴跟自己一块儿去丽江旅游;更离谱的是,听说邻居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富商,王婆婆就软磨硬泡让自己大学还没毕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法律顾问     
编辑同志: 我退休后回到了农村老家(户口也转回了老家),去年与再婚老伴离了婚,现在她已改嫁他村,提出要将我家承包的土地归她耕种。我居民组认为土地属我居民组集体所有,而又是承包给一个家30年不变,应留给该家庭继续承包耕种。为此发生争执,请答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