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来华新教是指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首次来华到1842年鸦片战争前这一时期。在新教传教士中尤以马礼逊、郭实腊、裨治文为代表,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所持的立场和态度,对以后的传教士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代言人,新教传教士们广办刊物,著书立说,开办学校,传播东西方文明,他们所宣扬的有关西方文明的知识,给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秩序的基础带来了冲击和威胁,促使中国士人以更现实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特别是使一部分睿智的中国人如林则徐、魏源等不再沉溺于“天朝大国”的美梦里,而开始了“睁眼看世界”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澳门发展史与基督宗教在华传播史有着密切关联,澳门因此成为自明朝以来近代基督宗教在华传播的始点和支撑其传教的据点。无论是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还是新教传教士马礼逊,都以澳门为其入华传教的第一站,并因此而取得了入华传教的成功。因此,基督宗教研究,尤其是对明末清初以来基督宗教传教士的研究,应该成为澳门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将从澳门教会的建立、天主教发展、中国明清天主教学者和基督新教发展等方面来对澳门学所涵括的基督宗教研究加以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清政府教禁森严、传教进展缓慢的情况下,基督新教首位来华传教士马礼逊转向马六甲开设传教基地,创办了英文季刊《印中搜闻》。通过面向英语世界传播,吸引西方对中国社会的关注和在华传教艰难状况的同情,增进对伦敦会中国传教事业的支持,客观上起到迂回传教的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印中搜闻》的办刊缘由、内容演变和客观效果等,揭示其对马礼逊来华传教事业的促进作用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卫三畏与中美文化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初,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许多美国基督新教传教士梯航来华,卫三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他在中国40多年,不仅恪守教职传播福音,而且积极参与美国对华外交。同时还担负文化交流的使命,他编辑出版《简易中文教程》、《汉语拼音字典》,还著有《中国总论》、《中国商务指南》等有关中国方方面面的资料,向西方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勤于汉学研究,被称为美国“汉学之父”,对中美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伟 《广西社会科学》2004,13(5):177-180
马礼逊教育会学校是基督教新教传教士设在中国本土的第一所正式开设英语课程的教会学校 ,它的英语教学是我国第一所官办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之前、近代英语教学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教士布朗借鉴了马六甲英华书院的英语教学法 ,并使之向前推进了一步 ,首次将词汇翻译法引入到中国的教育领域。在写作教学中 ,布朗竟能熟练操作“点面互及法”、“构形练习法”、“直观法”等具体教学方法 ,以上方法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论马礼逊学校西式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颖 《浙江社会科学》2007,4(3):108-113
本文旨在对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以教育促传教活动论述中,着重分析其对华进行西式教育的探索过程与马礼逊学校的具体施教活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礼逊学校与容闳留美前所受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容闳之前,也曾有一些中国人到西方的各类学校学习。但长期在美国接受正规教育,并在美国著名大学(耶鲁大学)取得学位,当首推容闳。由于研究资料的缺乏,我们对容闳的生平和思想难以有深人细致的研究,对他留学之前的情况,所知更为有限。本文试图对马礼逊教育会学校的具体情形,在笔者所可接触到的资料条件下,作尽可能全面的探讨,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考察容闳留学之前所受到的教育,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正。1834年8月,在广州和澳门前后活动了27年的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去世。不久.“他在广州和澳门的朋友”即有成立以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8.
早期美国传教士在澳门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美国传教士在澳门的活动(1830—1844年)林芸澳门自1557年被葡萄牙人占据,到19世纪初,已逐渐成为中西方贸易及文化交流的枢纽及天主教在东方传教的中心。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贸易的进一步开展,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也陆续来到了中国。最早来华...  相似文献   

9.
恒河外方传教团,是19世纪初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马礼逊等基于当时中国艰难的传教形势,为向华土等“恒河外方”输入新教,在南洋马六甲创建的一个传教组织。对于这个在艰难中建立,又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传教团体,学术界至今尚来给以应有的关注。考察和了解这一海外传教组织的创建过程、传教方式以及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和影响,对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丁平一 《船山学刊》2001,(4):126-129,137
基督教的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新教都曾先后传入过中国,来华传教士又以天主教和新教居多,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依恃不平等条约,大量涌入中国,传教规模迅速扩大。基督教许多教派都派遣传教士到湘组织差会,许多差会在进行传教活动的同时创办了一些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传教士的这些活动给近代湖湘文化涂上了一层有别于古代文化的色彩,而传教士的到来引发的多起教案也成为社会各界十分注目的事件。一、基督教在近代湖南受到的抵制基督教所受到的抵制主要是指近代以来连绵不断发生的教案。教案是指中国民众聚集起来,打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