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黎族谚语是黎族语言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用特点与黎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随着其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发生变化,黎族谚语的继承和传播受到了影响。保护黎族谚语生态环境既有利于黎语自身的发展又有利于维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黎语杞方言区的语言生态环境是一个多语并存的环境。杞方言区人们具有正确的语言态度,他们忠诚自己的母语,积极学习汉语普通话,接纳其他语言。杞方言区具有单语现象个别性,双语和多语现象普遍性、层次性的特点。杞方言区人们在不同年龄段,黎语水平有差异,一般地说,中老年黎语水平高于青少年。在语言运用上,黎语杞方言区人们会根据族内族外、同辈不同辈、家庭学校、集市劳作等不同场合,适当地选择使用黎语或双语等进行交流。黎语杞方言在黎族聚居区能够长期使用、和谐发展,跟聚居的使用者群体、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稳定的语言社区以及语言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用语言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黎语,弄清黎语的外在生态和内在生态在黎语发展演变中的作用,关注改革开放以来黎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变化,调查黎语各方言的生态特点,比较黎语各方言的不同,建立少数民族语言生态研究模式,是黎语语言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运用语言生态学的理论及方法探讨黎语的外生态和内生态环境,弄清黎语在语音、词汇及语法上的变化,比较出黎语方言的内部差异,是现阶段我们研究黎语的基本思路。只有从海南黎语生态环境现状入手,关注黎语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黎语内、外生态环境的特征,才能更加科学地制定黎语发展规划,进一步做好黎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黎语杞方言与汉语生态接触的类型和趋向等问题十分必要。本文运用多种田野调查方法,考察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黎语杞方言和汉语的语言生态接触,认为保亭县黎语杞方言和汉语的生态接触主要分长期接触、深层接触和群体接触几种类型,其生态接触趋向包括语言转用、语言兼用和语言濒危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当地汉语方言的影响下,黎语的语言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语序的变化是较为突出的.SVO语言类型的7个主要语序参项中,黎语有6个语序参项出现了新的语序类型,但固有语序仍占优势,说明语序方面目前黎语受汉语方言影响还不大.  相似文献   

7.
黎族的稻作文明是中国南方稻作文明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透过黎语稻作词汇,可以看到:黎族的稻作文明源于南方的古百越民族,分离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独立而缓慢地发展;近百年来,黎族稻作深受汉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三亚市郎典村为例初探黎语生态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等方法,从郎典村双语、多语情况和母语的生态情况两方面论述郎典村语言生态系统中语言关系、语言态度、语言传承等现状.  相似文献   

9.
语言兼用是由语言接触引发而产生的个人或语言集团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语言兼用现象自古有之。由于民族、时代、语言特点的不同,不同的民族的语言兼用现象各不相同。本文从语言兼用特点、语言兼用的功能、语言兼用的成因等方面分析了海南省三亚市郎典村黎语与汉语的语言兼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雷州话生成的历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宋至清的雷州《言语志》系列中,可发现雷州三种语言的兴替过程。黎语在宋代与官话、东语三分天下,元明已成濒危语言。官话宋叫"汉音",元明叫"官话"。雷话宋代无名,但在乡村已成气候;元明叫东语,处在"做客"时期,但已从乡村进入城镇,影响力上升。清中叶黎语消亡,东语逐渐垄断雷州城乡,反客为主,雷话最终生成。伴随这个过程的是闽南人大规模进入雷州,社会变动和语言演变规律改变雷州语言的格局,促进雷话的最后生成。  相似文献   

11.
族群利益与边界政治——海南“熟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熟黎”是海南岛黎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海南岛的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作用。“熟黎”介于“生黎”与州县(省民)之间,成为海南岛上地理、族群和政治三重边界的界标和缓冲带,由此形成海岛由里而外的“生黎”一“熟黎”一省民三级圈层族群分布结构,彰显族群力量消长及其与政府关系的松紧远近。文章从“熟黎”的形成、文化取向、地理空间、族群边界以及历史地位等方面,考察“熟黎”是如何最大限度谋求其生存资源与发展空间的。  相似文献   

12.
海南黎族何时迁入海南以及他们是从哪一支民族中分化出来的问题,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分别有骆越、西瓯、吴越诸说.在迁入时间上,远的认为是在一万年前,近的认为是三四千年前.综合各个方面的证据,笔者认为,黎族应该是从南越、西瓯一系中迁出,时间上限是6000年,下限是4000年,最大的可能性在距今50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3.
海南纺织业历史悠久、遐迩闻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中国棉纺织业和世界手工技艺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黎族没有文字,历史文献记述又过于简约,留下许多疑难问题,如:“穿胸民”、“广幅布”、“吉贝”、“琼布”,等等.论题通过对海南纺织史若干问题的考证分析,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黎源新探     
海南岛上有丰富的考古文化遗存 ,证明这里很早就有人类的活动 ,根据文献及华南地区古代百越各支系活动的情况 ,黎族先民是海南岛上的最早居民 ,与古越人有密切关系。随着中央王朝对这里统治的加强及其他民族踏上海岛 ,黎族文化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黎锦熙先生是杰出的教育家,培养了毛泽东这样杰出的学生,毛泽东在蔡元培、黎锦熙等一大批人的影响下支持文字改革.毛泽东正确的语文政策里有黎锦熙的影响和功劳.黎先生毕生从事语文现代化事业,在确定国语语音标准、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词典编纂、反对滥用英文、维护汉语地位、制定和推行国语罗马字、汉语拼音方案、汉字简化方案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要继承黎锦熙先生遗志,维护汉语地位,继承黎锦熙先生的事业,促进语言文字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清末 ,张之洞在海南面临外国列强威胁和黎族人民不停打击清政府统治的背景下 ,对海南进行了大规模的镇抚和开发 ,并取得一些成效 ,推动了海南黎族人民的进步。其全方位的开发政策为我们今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促进民族共同发展以及民族团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西方村是海南省一个美孚黎族聚居村落。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中,西方村的民居建筑经历茅草房、金字形屋、砖瓦房、平顶房的变迁。变迁过程中黎族民居建筑的现代元素不断渗入,政府主导与民众自发建造共同推动了民居建筑的演变,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对500户黎族家庭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海南黎族的社会阶层分布呈明显的倒丁字形结构。尽管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自身所处的社会阶层和收入不满,但仅有12.8%的人有流动经历。黎族的代内流动以低阶层间流动为主,所处社会阶层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者流动率越低。其中上升流动率仅为29.7%,半数以上为下降流动。黎族的代际流动渠道严重不畅,主要原因在于子辈中接受高中以上教育者比例与父辈相比不升反降。提高黎族的受教育水平,改善就业环境,增强其不断流动与向上发展的愿望和进取心,是提高黎族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黎锦作为海南黎族的传统工艺,凝聚了黎族独特的文化精髓,承载了黎族历史文化的发展,体现了黎族女性的创造力和艺术审美,是海南黎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开始越来越注重民族地域元素和符号的使用;而当前海南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岛。在新形势下,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黎锦更应将其民族文化发挥到极致,充分发掘其极具价值和审美的民族元素、形象符号,不断创新,创造性的应用,才能在现代化社会中生生不息,永葆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