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易传》符号解释视域下的儒道互补会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易学解释对象、对道的解释和天人观三个方面论述了儒道互补会通.作者认为,脱离卜筮语境的易文本符号,意义不确定,为后世解释者提供了一个多元的、自由的理解和解释的空间,此为易文本符号成为儒道两家的文本和思想重要源头的原因.作为易文本解释之作<易传>不可能脱离文本、完全按照早期儒家已有思想解释,而是必然要选择儒道两家观点、思想和思路.<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主要取决于易文本阴阳符号,从方法论和哲学体系建构框架为儒道两家融合提供了可能性,而"见仁见知"承认了前理解存在和以前理解为前提形成合理的偏见,展现了儒家在易学解释中严谨的易学态度和宏大宽厚的学术视野,最终指向儒道兼收并蓄,避免了儒家在解释道时走向任何一端,这是<易传>之所以能够超越了儒家自身、融儒道两家为一的主要原因.<易传>虽是儒家解<易>之书,却不同于一般儒家解释作品.<易传>之道,既非儒之道,也非道家之道,而是内涵儒道两家的易道.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易传>解释学在尊重易文本原义的大前提下,极大限度地接受了儒道两家已有的论证思路和思想内涵,既重天道也重人道,从天道论及到人道,系统而圆融,建构一套较为完整的、具有易学特色的天人合一的体系,真正实现儒道互补和会通.  相似文献   

2.
熊十力体用不二之易学本体论是当代重要的易学形而上学体系,是易学哲学在当代的重要发展,为易学哲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论发展样态.熊氏注重哲理的阐发和创新,一方面以<易>为工具,建立了哲学体系;另一方面,在对<周易>许多命题的阐发上都有不同以往的新见解,丰富了易学思想.熊氏新易学思想体系创立的动源和归宿都与时代问题密不可分,他要为中国和中国人寻求自立之根据.  相似文献   

3.
俞樾沿袭乾嘉易学之学风,从象数和训诂两个层面对汉易做了深入的探索。就象数而言,整合了荀爽、虞翻升降说和旁通说,提出了穷通变化说;通过解构汉易卦变说,提出了"非反对则旁通"的刚柔相易说与"八纯卦和八交卦"的变卦说;发现汉代卦气说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辨析和修正;秉承了汉易的思路,以象解《易》,贯通经文。就训诂而言,他以"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为解经要旨,将文字训诂运用于解《易》之中,提出不同于前人的解释。俞氏易学迎合了晚清经学汉宋兼采的特点,折中汉宋象数之学,重建以训诂兼象数的汉代易学。俞樾成为乾嘉以后汉易研究最有成就的易学家,对于后世汉易传承和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北宋张载,以其天地人三才通贯为一的宏大视域,重建了易学的话语系统,推出了横渠易学.借助于《易》,人们应领会到圣人之《易》、天易、宇宙大家庭之易与由我书写之《易》四重“易”的厚重底蕴.圣人之《易》,即经典文本《周易》经传,它涵括后三重“易”.天易,即造化本身,据之可探究性命的奥秘.宇宙大家庭之易,昭示因性命赋予与禀受的关系,大千世界事物间,所具有的内在深层大宇宙亲缘.由我书写之《易》,即直面宇宙大家庭,基于自身对三才中“人”的直接承当,以己独特人生历程为活生生符号文字而书写成的《易》.易学由此得以深化.其中所贯穿的,就是士人当仁不让于圣贤与王者的生命主体精神,这正可成为当今民族复兴的莫大助力.  相似文献   

5.
"鲁读易为亦"有人理解为音读的改变,有人则认为是改易字,在有新材料可资参证的情况下,仍是争论不休.本文从陆德明<论语音义>条例出发,对其进行考辨,从而厘定"鲁读易为亦"的真实涵义,为了结"孔<易>关系"公案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程颐不但是理学创始人,还是义理易学大家.义理易学存在一个基础的诠释问题:卦象与义理之间的视域距离.程颐立足于<周易>之卦象体系,"由象以论时"、"由时以论理",跨越了这个视域距离."时"即"卦时",描述卦象所蕴含的具体时空条件下的人类生存处境.通过"时",卦象被"人事化"理解,同时"人事"成为易学诠释的思想基础而进一步指向义理,因此"时"沟通了象与理.程颐的这种易学诠释方法依托<周易>成功地建构了其理学本体论思想体系,但是,对卦象过于具体的"人事化"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又与易之周流不居、不可为典要的超越性有相紧张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白鹤梁题刻是世界级著名文化遗产,备受世界关注. 在白鹤梁题刻中,沉积着的文化,如水文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政治文化、官制文化、思想文化等. 其中,易学文化即为其一. 故这里主要考察白鹤梁题刻所沉积的易学文化. 主要包括:易卦、易爻、易理、易数的运用、易学人士的题名、易道的阐发等.  相似文献   

8.
侨之最表层的含义就是侨居,侨一系类的词语的使用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从对侨-喬的语源学分析,便得到侨易的一个核心观念,即高、曲两端。质言之,侨易乃有关高和曲的学问,侨动乃高而曲的运动,从侨之"高而曲"的居住方式这一基本界定出发,可进一步蠡测侨易学之发展的可能路径。华侨、侨一系列字义蕴含有"高而曲"的基本含义。海外华侨文化可命名为侨动文化,有指向"华夏"文明中心的趋势,而又以"能屈"的姿态积极吸纳异域文明,是华夏文明沟通世界的桥梁文化。侨易学处于现代语境下,或许能为文化之间的嫁接的、会通展示一可供参照的理论样式。  相似文献   

9.
陈抟、周敦颐、程颐、谯定、来知德等著名易学大师在巴渝大地的学术活动,使易文化与巴渝文化共生共荣,进而形成巴渝易文化。巴渝易文化有三个特点:(一)是一种民间易学、隐士易学,而非书斋易学、学者易学、官方易学;(二)以象数易为主体;(三)驳杂多元,与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鬼神文化、巫文化相互冲击又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10.
西汉末年,刘向父子通过目录学的"类"、"序"特殊途径,正式确立<周易>为六经之首的正统思想学术地位.以<周易>为六经之首所形成的新的排序,不仅是当时经学思潮的影响下各种思想融汇交流的结果,也与孔子及儒家在当时思想领域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既是"子学余绪"的挽歌,又是"独尊儒术"的新章.通过<周易>在六经中地位的变迁,体现当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的思想融合大趋势,并表明了<周易>的形而上学建构才是它的地位在当时产生飞跃的根本原因.这是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长期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王安石研究<易>的主要目的是用<易>来指导现实人生和政治.王安石以<易>中<晋>卦、<比>卦的义理来指导自己的出处进退,阐发了士人进退应该掌握恰当时机.王安石要求现实的人生行为必须以孔孟儒家仁义之道为准则,并提出自己的修养方法.从<易·旅>看出王安石的乐天知命的性、命哲学,这比孔孟儒家追求道德理想主义更趋消极悲观,但总体上还是德性与智性并重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读易提纲》是唐文治先生所作《十三经提纲》第一卷有关《周易》部分的入门纲要。《读易提纲》虽为“开示初学读经门径”所作,但并非搜辑旧说,而是贯注了蔚芝先生对于易学的基本理解,是我们探寻蔚芝先生易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从《读易提纲》可见,蔚芝先生论《易》始终有一以贯之的精神,所谓“惟折衷于圣传”。具体来说,一是基于孔门解《易》之家法,强调通过象数义例来通达言、象并进而发明圣义,在象数义例的使用上以《十翼》为界;二则是在义理的阐发上同样以《十翼》为准绳。这不仅是理解蔚芝先生易学整体之枢要,也是“千古解《易》之准的”。  相似文献   

13.
由<易>学"现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思想,生发出了汉魏六朝时期的滋味论、隐秀论、象外论;由<周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的思想,生发出"传神"扣"气韵生动"论,加上佛学禅境把物理时空意识向心理时空意识引领,三者合流融汇,终于延异出了唐代以"境生象外"为首要特征的"意境"论.  相似文献   

14.
扬雄准<易>而作<太玄>,在历史上引发<太玄>研究之学.汉末三国时期,<太玄>研究形成第一次高潮,推动和促进了魏晋玄学的形成和发展.晋范望<太玄解赞>成为象数学的代表之作.唐王涯注<太玄>,引入王弼解<易>方法,<太玄>义理学张显.宋代的<太玄>研究极为兴盛,对宋学尤其是象数学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明清两代,<太玄>研究转入低谷,但仍有值得关注的著作传世.现代的<太玄>研究更有兴起发展之势.<太玄>研究与传统学术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汉字主部首201个,附形部首99个.这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创的540部首差异很大,而有些字的归部也不一致.这些"差异"和"不一致"在实际应用中引起了一些不便,在理论研究上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月"部字为例,分析"月"部字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并类推其他部首,希望进一步规范现代汉字的部首检索系统,使汉字部首及字的归部更趋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16.
王弼是经学史上义理易学的杰出代表.他继承了<易传>的学术传统,其易学中的义理既包涵筮法形式的学理,又通过"全释人事"而表达出政治伦理的内涵.王弼弘扬了一种与现实的吉凶悔吝后果相关的实用理性精神,并在汲收道家"无"的智慧基础上表现出建构儒家形上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汉书·儒林传>记载的自孔子开始的传易系统,尽管前人对此有很多的争议,然而它们都提到了楚人馯臂子弓,因此易学之传入楚国,馯臂子弓是关键的人物.馯臂子弓就是<荀子>中提到而非常尊崇的子弓,子弓并不是仲弓,也应该不是朱张,但有待考证.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百年来的中国文学思想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也留下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其中,如何构建现代中国自己的文学思想体系,如何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学理论思维已经成了近年来人们热烈讨论的课题.在这其中,"文学感悟"、"文学体验"又显然具有某种核心的意义,如何在发掘现代文学实际感受的基础上形成我们自己的思想与概念,这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认真讨论的重大课题.为此,本刊特地与国内其他学术刊物一起,分专题发表国内学人的系列新见."文学感受与现代中国文学思想建设"议题由李怡教授与解正德先生共同策划,李怡教授主持.目前,参与讨论的其他刊物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中国文学研究>、<名作欣赏>和<天津社会科学>等.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文学语境的实际批评阐释,需对文学侨易学的核心侨易概念进行"文学化"重组。首先借助穿越文学中特有的"逆时空侨易"现象,凸显文学世界的侨易现象中时间变量、空间变量、人之思维的主体性;同时基于"时—空—思"结构进一步提炼逆时空侨易现象的特征和模式,将时间变量、空间变量和思维变量引入侨易因素范畴,提出文学世界中的侨易现象不同于现实世界侨易现象所独有的"易-侨-易"环形路线与侨易空间的形成问题,尤其是人的思维的主体作用对空间变量和时间变量施加的影响,这可以成为中国学者创建中国比较文学理论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老舍的<离婚>与鲁迅的<故乡>这两部作品在文体和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乍一看似无相似之处,一为小说,一为散文,一个叙述在城市中摸爬滚打的知识分子对城市失望后回归故乡的故事,一个抒发带着"故乡梦"的知识分子返乡后对故乡失望的情怀.但是这两部作品合二为一即构成了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情节结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离婚>中老李对都市生活的逃避和<故乡>中"我"的再次离开故乡,充分体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现实中对自我定位的迷茫以及在精神层面的自我迷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