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论坛》2012,(5):5
<正>2012年,是西部大开发开展的第12个年头,2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比之前出台的两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主题主线,进一步明  相似文献   

2.
费孝通教授为了重建他一生"志在富民"的学科,躬身来到"陇中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来到黄河上游,来到丝绸之路民族走廊的"小民族"中间。他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伊始,又及时提出"西部大开发中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的问题……。他想到,他说到,他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他重建着中国的社会学、人类学学科。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统一的,在西部大开发中可以相互补充,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不是西部开发政策,西部开发政策代替不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西部开发中要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正确运用自治权,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六城市流动人口调查综合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以来,在西部省区基础设施和许多行业的大量投资吸引了大量来自东部和邻近农村的流动人员。我国西部是少数族群聚居区,在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存在相互协作的广阔空间,也存在发展机会和利益分配方面的相互竞争关系。为了调查和分析近年来西部的人口流动及其对当地族群关系的影响,我们在西部六个重要城市开展了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本文以这次问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西部大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就业状况、收入与消费情况以及他们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往。这些量化分析的研究成果,将便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人口流动对当地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和族际交往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传统意识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意识对西部大开发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少数民族传统意识对西部大开发有适应与不适应的二重性,其消极因素对西部大开发有不良影响.因此,西部少数民族需要在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下,改变落后观念.树立现代意识,共同促进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面向21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认为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应该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并根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根本、关键和重要条件,提出了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实施"双创"战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必经之路,同时可以对促进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双创"教育对西部建设的意义,分析了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剖析了"双创"教育对西部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西部各省、区、市都积极行动起来谈论西部大开发,研究部署大开发。但是,人们在谈论西部大开发时,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资金项目、人才和优惠政策上,而很少思考、谈论如何以法制手段为本地区的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问题。我们西藏更是缺乏这方面的思考和探讨,对大开发中的法制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前不久重庆市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先后召开“西部开发与重庆法治建设”座谈会、“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研讨会。最近西部十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在重庆市召开“西部大开发与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进一步理顺民族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西部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确保西部大开发持续健康地发展,这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本文论述了西部大开发进程中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加强民族关系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对历代学者关于西部开发的思想,对历代中央政府经略边疆、开发西部的实践,都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研究总结.基于此,我们编写了这部《中国西部开发人物志》,选取了历史上与西部开发有关的人物事迹,记叙了他们对西部开发、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的历史贡献,使更多的人了解西部,了解西部兴衰的历史轨迹,了解历代西部开发的功过得失,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正伟 《中国民族》2015,(12):22-23
十二五开拓进取成就喜人十三五助力小康再创辉煌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重要阶段,党和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国家民委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倡议发起,并从2000年正式实施一项边境建设工程,目的是富民、兴边、强国、睦邻,故谓之"兴边富民行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带给图书馆事业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给西部图书馆事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本文论述了西部图书馆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积极开发利用西部的知识信息和文献信息资源 ,并为加快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相互联结,相互影响。大开发伴随的大发展必然促进民族问题的解决。而处理好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则是保证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本文主要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中民族问题的基本属性及表现特征,提出了在大开发中进一步解决好民族问题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举措,是一项法治系统工程.西部大开发坚持法治先行的原则,加强立法,把国家关于西部开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提升为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形式.建议尽快出台《西部开发促进法》,它将是一部体现国家优惠政策和旨在保障权利的基本法律,也是一部体现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并保障西部开发的法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已经开局,尽快完善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法律制度及其监督机制,尤其率先出台《西部开发促进法》和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显得特别迫切.  相似文献   

15.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因素 ,长期以来西部民族地区一直是西部贫困程度最深、最边远落后的地区。如何使西部最贫困的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功实施的根本保证。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 ,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通过具体措施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从根本上提高西部民族地区整体竞争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中有许多因素要加以积极引导 ,宗教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西部的许多地区是全民族信教 ,因此如何利用宗教中的积极因素 ,已成为西部大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宗教中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更好地发挥宗教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 部大开发是强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具有多重的目的和意义。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如何加快西部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是国内外学者比较关注的课题之一。为此 ,新疆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于 2 0 0 1年 10月 8日至 9日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召开了 2 1世纪中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海内外专家学者四十余人。会议围绕西部大开发与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问题 ,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对中西部的政策问题 ,西部大开发与中西部地区法制建设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与中西部地区民族…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 中部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中部地区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从全局的和战略的高度 ,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 ,进而发展自己 ,是摆在中部诸省(区)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快中部地区的大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统揽全局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江泽民同志指出 ,西部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 ,是我国下个世纪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大战略 ,不仅是为了振兴西部 ,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各种资源和生…  相似文献   

19.
《西部开发促进法》与民族立法的衔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时期,国家制定《西部开发促进法》迫在眉睫。文章探讨了《西部开发促进法》与民族立法衔接的相关问题,指出唯有二者有效衔接,才能形成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是世纪之交我国重大发展战略的合理转移 ,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论述了我国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状况 ,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我国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并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民族预科教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