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勾勒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法国传教士在中国藏族地区活动情况的基础上,以法国早期关于藏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为参照,探讨了法国传教士在进行文化传递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法国与中国藏族地区的早期文化交流过程中,法国传教士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泽拥 《中国藏学》2007,(3):91-100
同英国一样,19世纪的法国也同中国藏族地区有相当的历史交往,藏族文化通过传教士、冒险家、旅行者、外交官、藏族文化研究者等不同职业的人得以在法国传递。到世界局势动荡的20世纪初,法国出现了一些与藏族文化相关的文学创作,自此藏族文化以象征性的形式进入到法国人的意识中,这是长期以来法国接受藏族文化的一个结果,同时也反映出法国人对藏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迪庆藏回的形成是回族以少数者身份进入藏区,与藏族相比,在人口数量上占绝对少数,他们长期与藏族生活在一起,在藏族文化的影响下,其藏化现象比较普遍,他们讲一口流利藏语,穿藏服,绝大部分回族与藏族有亲缘关系,回藏通婚非常普遍,一些回族家庭成员中既有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有信仰藏传佛教者。部分改信藏传佛教的回族,其民族属性也改为藏族。  相似文献   

4.
罗莉 《民族学刊》2019,10(1):22-30, 102-104
雅安藏茶特指由四川雅安出产并主要供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饮品。自古以来,藏族人民“宁可食无粮,不可食无茶”,茶也是藏族人民的生命茶,藏茶成为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雅安藏茶即南路边茶是中国边销茶的一种,从唐朝时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兴起、繁荣、衰落、重生与再繁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雅安藏茶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改革中完善成长。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雅安新型藏茶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得到不断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拉萨藏回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拉萨藏回的定义进行界定.拉萨藏回,是对拉萨回族的俗称,是指当前户籍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地区,接受部分藏族生活习惯,与藏族通婚,穿藏装,说藏语.但信仰伊斯兰教的法定回族.其次,本文从历史族源、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三个方面陈述拉萨藏回的主要文化特点.最后,根据上文拉萨藏回的文化特点分析其引发的思考,即拉萨藏回是伊斯兰文化在西藏本土化的结果,体现了文化的适应性特征;拉萨藏回所反映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变藏的文化表象,而是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谐相处的良好范式.  相似文献   

6.
藏吧是近年来在都市中兴起的以藏族文化的民族风情为特色的酒吧。它一方面起到了展示民族文化,丰富都市生活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兰州市藏吧市场的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能对少数民族文化在都市中的发展起到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四红  解丽丽 《中国藏学》2022,(6):161-173+219-220
尼泊尔是我国的重要内陆邻国,其境内散居着数十个与我国藏族同源异流的藏裔族群。自古至今,尼泊尔的藏裔族群与我国藏族在宗教、贸易等各方面都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其使用的藏语方言共有19种,不同方言间既有区域共性也有个体差异,但都和藏语拉萨话有着较大的相似性。这些方言在保留了古藏语大部分特征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演化出一些新的语言特征,其中,大部分方言都处于濒危状态。对尼泊尔藏裔族群和藏语方言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尼泊尔藏裔族群和其藏语方言的了解,有助于加强相关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中尼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生活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藏回"为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将民族认同放在具体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情景中来讨论,分析"藏回"身份认同的特点,挖掘、再现研究对象的主体性(subjectivity),挑战回族族源多元但认同一元的观点.本文将说明迪庆藏族与回族之间的族群界限是模糊的、流变的,他们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和历史记忆是建构"藏回"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文化实践只是"藏回"认同的一个表层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喜马拉雅》、《盐程万里》、《色戒》、《旅行者与魔术师》等国外新近有关藏族文化的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分析了藏文化意象在这些电影作品中的“刻板印象”。文章认为,当代藏文化电影作品延续了过去西方白人文化的“香格里拉”印象,在现代文化的“他者”之维上,继续加强了藏文化作为文化另类的形象塑造。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在藏族文化认同方面有双重影响: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播,同时又形成了藏文化未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伴随着文化旅游企业快速发展,游客愈加关注服饰文化品位,而甘孜州藏民族服饰作为一种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甘孜州藏族地区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期间,应做好对服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并通过相应保护策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挖掘文化资源价值,以此为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本文从旅游文化资源入手,对藏族服饰文化资源进行分析,探讨其历史变化、文化资源特征及价值,并对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开发藏民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方法,从而促进地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詹恂  李慧杰 《民族学刊》2023,(9):126-134+166
我国涉藏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缘和宗教环境而备受国际舆论关注,涉藏地区国际传播也是展现中国发展、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涉藏地区自媒体创作者积极进行传播实践活动,社交平台上也涌现出一批传播范围广、影响力较大的自媒体账号。本文以涉藏地区自媒体账号“Tibet Travel”(此账号至今沿用旧译Tibet未改)在YouTube平台上的视频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学和编码解码理论,对视频叙事主题、叙事语法和视听语言等策略进行研究,发现该账号在主题上涉及自然、生活和人文景观;在主体上,聚焦个体,藏族女性较多,内外聚焦,丰富叙事视角。解码层面通过分析受众评论文本发现,国外观众在视听语言、故事内容和主体上做出积极正面解读,表现为对故事主体的认同;对家庭、文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导式解码;对婚姻关系和代际关系的协商式解码;受刻板印象和固定思维的影响对视频真实性的对抗性解码。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自己所生存的生态环境,愈来愈觉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有序均衡发展的重要性。殊不知,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民族——藏族,自古以来,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独特的方式保护着大自然,近而产生了独特的生态保护意识,深深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藏族史诗《格萨尔》正是反映了藏民族独特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3.
藏棋是一种在藏民族中广为流传的棋类游戏,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藏族人民的喜爱.藏棋种类众多,根据藏棋的布局、着法以及棋盘线路、形状等规格大致可以分为“夹棋”、“密芒”两大类型,二者间有着明确的区别;作为藏民族重要的文体活动,体现出无欲则刚、辩证的思想;从棋具、着法等层面看,围棋与藏棋间存有较大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14.
周智生  李铭 《民族研究》2022,(4):125-138+142
为了实现大一统格局下蒙藏地区的“长治久安”,在清廷的统一调度下,云南调兵筹饷直接参与了康雍时期“驱准保藏”、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和平定阿尔布巴反叛等三次军事行动。文中对于历次滇军入藏的组织过程及行军路线、后勤供应及其影响等史事进行了梳理和呈现。滇军入藏既是清廷在大一统政治格局中加强边疆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川滇统筹协同安藏的基本前提,由此拉开了川滇藏安防一体建设的序幕。滇军三次入藏支援平叛,不仅维护了边疆安定,而且对于加强滇藏交通建设,促进滇藏贸易发展,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对滇藏关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5.
法国绘画创作在19世纪可以说是异彩纷呈、革新不断。在19世纪之前已经产生了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之后就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属于文学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最早在18世纪德国作家席勒的作品中就有所体现,但是法国画家库贝尔是最早在美术领域体现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于19世纪40年代产生,直到19世纪末。本文首先说明了现实主义在美术领域中产生的原因,然后以19世纪法国三位现实主义经典画家为例分析解读其作品,希望人们对现实主义绘画的价值标准和审美取向具有一个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怒江州最北端的贡山县及与之相邻的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是当代中国唯一的怒族与藏族杂居区。古代怒族与藏族在怒江流域迁徙,民族之间交往频繁。近代,在不同时期国家政权与地方权力交织的背景下,文献记载反映了怒江流域怒族与藏族关系的主要特征是藏族统治阶级对怒藏杂居区的统治,而隐藏在政治关系背后的是普通民众之间交往互动的逐渐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政策的实施消除了怒藏民族之间历史上的不平等,形成了民族关系融合、多元文化共存共享局面。  相似文献   

17.
西藏传统藏纸工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纸作为传统纸品中的独特品种,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2006年藏纸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对西藏著名的藏纸生产点金东造纸坊和尼木造纸点等的实地调查,较详尽地介绍了藏纸的原料来源、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藏纸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以及对藏族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13世纪的南下军事扩展中,蒙古统治者提出了“先取西南诸蕃,后图天下”的战略思想,即绕道中原侧翼,进攻金、南宋。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蒙古就不断对藏彝走廊地区用兵,最终以忽必烈穿越藏彝走廊远征大理而达到高峰。通过长达30余年的用兵,蒙古基本实现对藏彝走廊的军事征服,并有力地配合了蒙古对金、南宋的战争以及对卫藏地区的征服与统治。这一军事征服无论是对藏彝走廊本身的历史发展,还是对蒙(元)统一事业的完成以及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晓云 《西藏研究》2022,(1):131-140
驻藏大臣是清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最高行政官。驻藏大臣衙门主要是驻藏大臣及其僚属处理藏内各类事务的公署,除此,其衙门还兼有休闲、娱乐等其他活动场所的功能。驻藏大臣衙门的文学活动,主要是驻藏正、副大臣与僚属在繁杂的公务之余,以衙门为中心开展的诗作唱和、诗文品鉴、作品刊印等活动。通过此类文学活动,既可打发闲散时光,沟通情感、砥砺精神;又可锻炼驻藏官员的文学素养,促进清代汉语西藏题材文学的发展。而时,由于驻藏大臣及其僚属在藏时间长,对其人文、物候感受深切,通过此类文学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咏藏诗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20.
程早霞  刘振营 《中国藏学》2023,(3):128-137+216-217
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云南涉藏地区的党组织建设是党领导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的一个缩影,解放战争时期是云南涉藏地区党建工作的开创期,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力克时艰,逐步创建起较为完整的组织构架,党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云南涉藏地区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调动组织力量,通过发动武装斗争、开展统战工作以及组织政权建设等方式为实现云南涉藏地区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基本特点:自上而下,秘密开展组织建设;党为中心,实行党政军一体化;兼容并蓄,吸收民族人员入党。解放战争时期云南涉藏地区的党组织建设极大增强了党领导当地干部群众的力量,有效促进了云南涉藏地区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性认同与情感认同,既明确“知之”又坚定“信之”,为云南涉藏地区的党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