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俊才吴伟承     
中等身材,体魄健壮,从和霭的脸庞上一副红边眼镜后,透出一股灵气;洪亮的嗓音,爽朗的笑声,向人们敞开了他那宽广的胸襟。这就是新加坡彩色摄影学会会长吴伟承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他今年才37岁,但在摄影艺术的海洋里已遨游了20个年头了。他头顶上那一连串光环闪烁出他横溢的才华。到目前为止,他共获得200多个国际、国内各类奖项,平均起来每年要获十个以上。1988年他被选为世界沙龙摄影(幻灯组)第二十二位最杰出的摄影家;1989年赢得新加坡战备军人协会卓越表现奖;1990年获比利时国际影艺联盟颁发的杰出摄影艺术奖;1991年美国摄影学会授予他五星摄影家的头衔;1993年他又荣获第一届新加坡最高荣誉的“新加坡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第一部以华文书写的系统的华人通史——《新加坡华人今昔》,将于今年内出版。《新加坡华人今昔》记载的是从1819年至1990年间新加坡华  相似文献   

3.
上海38家出版社近日在田林宾馆举行第八届联合订书会,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狮城舌战》又一次引起轰动,订数逾10万,又一次成为图书市场的盛销不衰的热门畅销书。短短一个月内已重印3次,印数达13万。看来,现在又得印第四、第五次了。 《狮城舌战》是由参加93年8月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复旦大学辩论队编著。它生动地描述了复旦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才交流》2013,(1):53-53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外国出生和在美国出生的美国华人比例正在逐渐改变。2012年12月17日在北京发布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已超过出生于美国的华裔美国人,占在美华侨华人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5.
《人才瞭望》2010,(7):F0003-F0003
王仲琦,字逸夫,斋号天韵楼,河南信阳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研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其书师法自然,追求造化,行草兼融,风格独特。作品曾入选《翰圃积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师生作品集、首届国际青年书法作品辰、全国著名中青年书画百家精品展、全国三国文化书法美术摄影作品畏。出版有《王逸夫书法作品集》。作品被日本、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华人收藏。  相似文献   

6.
优秀的人民艺术家老舍曾打算写一部以南洋为背景的小说,以“表扬中国人开发南洋的功绩”。从1924年起,老舍有过五六年的旅欧生活,先是在伦敦东方学院教中国语文,接着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德意法等国跑了一圈”,最后从法国的马赛动身回国。但因为路费不够,没有办法,只好买了张三等票先到新加坡,“到新加坡再讲吧。反正新加坡比马赛离家近些”。到了新加坡,几经周折,老舍靠友人的帮助,最后才在一间华侨中学谋到一个职位,教了几个月的国文。也就在这个时候,老舍萌发了写一部华人开发南洋的小说的念头。他在《还想着它》一文(发表在1934年10月第12期《大众画报》上)中,曾谈及此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陆军和他的作品“陆氏童”多次应邀出国,在日、泰、韩、新加坡等国和香港地区受到好评。1995年8月,应泰国美术界之邀,陆军夫妇在曼谷举办了《陆军、相冰陶瓷作品展》,他的“陆氏童”系列作品轰动曼谷。泰国《世界日报》、《星逻日报》等大型报刊作了连续报道,称陆军的艺术“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东方现代审美情趣。”“‘陆  相似文献   

8.
中国侄儿跨国寻亲,揭开大师的华裔身世 1991年春天,苏联《真理报》资深编辑尤里·赫罗莫夫在该报发表了一篇长达千字的悼念体育摄影大师维亚切斯拉夫·季大星的文章。 尤里在悼念文章中追忆道:“维·季大星在塔斯社从事摄影工作达25年,在世界、欧洲和奥林匹克的冠军赛上,他所拍摄的照片,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展览和比赛中获奖。季大星是获得国际权威机构银质奖章的苏联摄影记者之一。2年前,在赫尔辛基举行第一次世界田径赛时,在世界各通讯社体育摄影比赛中,季大星获第一名。” 尤里评介:“维·季大星在工作中具有惊人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悉尼是澳大利亚的上海,也真有个小上海Ashfield,满街的上海人。华语在悉尼是第二大语言,英语之后就是华语。华人在澳洲一共有30万人,这是官方最新的统计数字。 大陆来的青年一代有4万多人,加上家属团聚,又生育了一大群小孩,快要增长到6万。香港来的华人最多,有8万2千人,还在上升;台湾来的移民有1万3千人;其余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还有来自越南、印尼、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乃至东帝汶和斐济的华裔。比较起来,华人最是多元化。 我在悉尼大学念第二学位时,同班同学华裔占一半。我们说着各自的方言。社会背景不同,国籍都不一样,拿着不同颜色的护照。可都是黄皮肤、黑眼睛和黑头发。共同的文化心理使我们在异国他乡很快就认同了。 我感到庆幸,到哪儿都能碰上我们华人甚至旅游到一个边远的景点冷不防会发现一家中餐馆。吃中饭时,华裔同学不进学生食堂,那儿只卖西餐,我们爱到校外中餐馆去吃炒饭、盖交饭或自助餐,尽管要多跑两个街段也甘心情愿。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主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信息研究中心、《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承办,吉林市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协办的首届“安居杯外国人在中国”摄影大赛日前在北京评选揭晓。以国内著名摄影家组成的评委会对海内外和全国各地近5000福参赛作品进行了认真公正的审评.评选出谷等级7O幅获奖作品和SO幅参展入围作品。荣获本次大奖赛特等奖的作品为《今日雄关》,北京的周万萍在强手如林的专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取了这一桂冠。大赛还特设了特别主题奖“外国专家在中国”,有10幅作品获奖。大赛评委会主任吕厚民对参赛和获奖作品给予了高度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外国专家局前任联络司司长,我亲历了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最初筹备的全过程。许多事情依旧历历在目。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1917年成立于纽约地区。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工程技术专业社团组织。而后,经过多次的组织与调整变化,最终于1987年正式成立全美的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总会(CIE/U.S.A.NATIONAL COUNCIL),下设大纽约地区、旧金山湾区、西雅图、达拉斯及华裔环保等5个分会,共有会员2000多人,其成员多在企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从1966年开始,该会即与台湾中国工程师学会合作。根据台湾不同时期工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每两年组织…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我随孩子他爹来狮城闯荡新世界,当时除了年轻和热情,一无所有,与好几名年轻人合租一套公寓,去超市买打折的芹菜和鸡,因为一块新币插在手推车里拔不出而落泪伤心,为找工作,跑到新加坡地图上都没有标出的厂区,听了长到20多岁以来次数最多的NO。  相似文献   

13.
1990年12月21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驻新加坡首任大使张青走马上任后第一天,在新加坡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到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观看《纪念黄遵宪先生当代书画艺术国际展览》。黄遵宪是中国清末杰出外交家、诗人,也是中国第一任驻新加坡总领事。这个由香港青年企业家姚美良先生主办的展览会,第一次在海外展出就获得了极大的反响。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高级政务次长何家良称赞说:“这次书画艺术展,凝聚了黄遵宪的忧天热血、艺术家们的奉献精神及海内外各界朋友的竭力合作之深情厚意。这次展品含蕴深邃,体现了黄遵宪走向世界、情系中华、联谊五洲的精  相似文献   

14.
刊中报     
全国2006海外华侨华人高新科技洽谈会在成都隆重开幕2006年10月18日至19日,由国务院侨办、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06海外华侨华人高新科技洽谈会"在成都田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该会自1995年起已成功举办过五届,今年是第六届。该会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大型的侨务引智引资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15.
郑子瑜是原籍福建漳州的新加坡华裔著名学者。改革开放以来,他先后在大陆出版了《诗论与诗纪》、《挑灯集》、《中国修辞学史稿》、《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郑子瑜学术论著自选集》等学术文艺著作,加上他在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地区、国家出版的《鲁迅诗话》、《郑子瑜诗文集》、《入境庐丛考》、《东都习讲录》、《中国修辞学的变迁》、《郑子瑜修辞学论文集》、《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槁》(与实藤惠秀合编)、《中国修辞学史》等计有二十余部著作,一时声誉鹊起,为学林所称道,被称之为“传奇学者”。他在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16.
在《非诚勿扰》节目上,用一千万考倒心动女生的哈佛华裔男生安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看来,如果有一千万,应该开一个基金、照顾孤儿、照顾穷人等。在雷锋成了恶搞对象的今日,这位哈佛学生嘴里冒出了“为人民服务”一词,并称服务大众、改变社会是哈佛的理念,“我们在哈佛,其实都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多名华人科学家"被间谍"的冤案引发广泛关注.美国《科学》杂志对此专门发表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报道.据了解,美国司法部于9月11日撤销了对美国天普大学华裔教授、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的指控.同年5月,美国司法部起诉称郗小星违背保密协议,向中国输送敏感超导技术.此案虽然最后被证实为一场闹剧,但是受到指控的郗小星本人,其职业生涯和名誉都已受到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18.
8月6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出版了其新书《李光耀观天下》,主要收录了他对世界大国和国际趋势的分析与见解。在《李光耀观天下》这本书中关于日本的章节中,李光耀提出一贯观点称“人口统计会左右人们的命运”,强调老龄化将使经济失去活力。  相似文献   

19.
平民后代平步青云 吴作栋于1941年出生在新加坡一个华裔家庭,祖父早年从福建泉州来到新加坡谋生,是个心地善良而已正直的商人。吴作栋少时丧父,但这个传统的中国移民家庭却给了他应有的温馨。他在回忆自己少年时的生活时说,父亲去世后,我跟着祖父、祖母、叔父、婶母、堂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二叔是饼干厂的工人,十分勤劳节俭,他挑起了这个大家庭的生活重担。 吴作栋从中学到大学一直享受助学金和奖学金。这使他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他认为,自己是新加坡“精英主义”教育制度的受益者。 1964年,吴作栋从新加坡大学经济…  相似文献   

20.
1958年11月生于河南太康,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专家,北京京都国画院副院长。1989年4月《晨憩》参加中国美协和当代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山水画展”获金奖;1992年香港艺术中心个展;1995年新加坡个展;1997年日本富岛《中国名家画廊》个展;1998年中国美协“中享杯”全国书画大展《林间》荣获优秀奖;1999年5月《松林深处》参加“中日水墨画交流,北京—东京画展”。(中国美协、日本水墨画交流协会主办)1999年12月中国美协主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