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作家是为作品而活着”。而我可以这样说:“教师是为学生而活着”。做一名教师,就得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学生,对优生要爱,对后进生也要爱,对全班同学都要爱,要平等的爱,要发自内心的爱。我们的教育急切呼唤着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平等交往”,教师要带着独特的眼光和不泯的童心去体察和探究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并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只有带着满腔的热情的爱,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感受孩子的纯真心灵。一、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首先应以平等的原则对待学生,要弘扬“俯首甘…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就是学怎么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他还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答的前面。”不会提问的学生不多好学生,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该学问,特殊学会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鄂璠 《领导文萃》2011,(8):74-76
县官为何难当? 在县官群体中,流传着一个形象的比喻:“县委书记碰到一件难事,去市里找领导,人家说你是一家之长,谁的孩子谁抱走。回来找县长,人家说你是书记,你都办不了,我们更办不了。回家跟媳妇孩子说,媳妇说你整天不回家,一回家就说工作,出去!”  相似文献   

4.
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甘泉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抚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助。一颗充满戒备的心,是多么需要真诚这把钥匙去打开。
  有人说:“孩子和老师之间有一条沟,他们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他们是指挥和被指挥的关系,他们是高与低的关系。”是的,有的老师高高在上,“教导”着他的每一个孩子,他和孩子之间永远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真的有一道“沟”吗?它真的不可逾越吗?回答是NO,即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道沟,但一道沟壑、一条河流,只要架设起一座桥梁,从此岸到彼岸就能将两岸连为一体;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呼应和沟通,同样需要筑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而真诚便可以构筑起这一神奇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爱校如家,爱岗如命,爱生如子”的“三爱”教育观。  相似文献   

6.
善教知爱生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我认为一个善施教化的老师首先应该具备三颗心:即爱心、耐心和用心.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笑着面对学生,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减少沮丧,获得成功.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做到不偏爱,不歧视,不放弃.与每个学生交朋友,经常与各类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多给后进生一份爱心,一份耐心,一份用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都是对后进生莫大的鼓励,多为后进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他们是可以进步的,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首先应该教会学生成人,以自己的德去感染学生,以高尚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道德修养良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可以说是一个古老而又经典的讨论话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只要能正确把握好信息技术课中的知识、技能和教学场这三者的关系,就犹如得心应手地处理好了绘画中的“三原色”,或即“鱼、渔、渔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赵斌 《科学咨询》2007,(10):14-14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他们希望,教师既要成为学习征途中的良师益友,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显现出不凡的综合素质。“传道、授业、解惑”已并非简单的教学模式就可以完成了。那么,到底怎样的教师类型及其角色才会受到学生及其社会的认同呢?  相似文献   

9.
教师爱与责任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核心价值和重要作用,有爱就会尽责任。作为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0.
我是杨淼琴,一名初入教坛的90后英语教师。
  说到90后,大家几乎都能想到这样的字眼:不靠谱!脑残!那当你知道孩子的老师就是90后,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新生报到那天,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老师你今年多大啊?”“二十三。”“啊?90后啊?妹儿,我的对你的要求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只要备课充分做到了“四有”和“四个明确”,学生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成绩就更为优异。教学效果评估又能使教师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教学方法,逐步达到完美。作为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造就一代新人的人民教师要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首先就要以科学的方法备课,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认真备课。教师之所以成功,认真科学地备课无疑是其成功的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怎样备课才算有一定科学性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备课方面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碰触年轻的心灵。作为一个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除了看到学生的进步会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之外,没有任何索取对方的意图,正向一本书上写的师爱“像母亲爱孩子一样无私,像父亲爱子女一样严格,像兄长爱弟弟一样宽厚,像姐姐爱妹妹一样温柔。,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技术改革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它甚至逐渐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内容,所谓“过犹不及”,当课堂教学中技术唱主角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怎样找到自己的位置?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教学中对技术的运用如何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相似文献   

14.
一位优秀教师的宽容、尊重、理解并真心爱孩子,老师多一点爱心,我们的孩子们也一定会带给你预想不到的惊喜。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应高于友爱、齐于母爱。本文作者就自己多年来教导学生的经验,详细说明了如何“用心引航”教育学生。师德就体现在对学生深深的、不图回报的爱。廉价的爱是要什么给什么、真正的爱,不是你帮他点火取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让他自己去打柴:给他火柴,让他自己去点燃生命的火焰。  相似文献   

15.
直面新高考,我们应如何合理有效地做好高三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说过:课前与课后学生是否有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尺度。好课就是“让学生高度参与并有进步与发展”的有效益的课,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怡情广识,受益匪浅。”其实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益多少,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益面的大小。一堂课对授课班级的学生来说是否有意义,对多少学生有意义,有多大的意义,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爸爸教我学游泳”还是“我落水了,工作人员在救我”?
  教学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四幅图,以激起他们对暑假生活的回忆,激发口语交际的欲望。当观察到第三幅图的时候,有学生说:“这幅图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在游泳池教我学游泳。”有孩子说:“在暑假里,叔叔带我去游泳。”我正准备指导学生观察下一幅图时,一个孩子把手举得高高的,好像有非常急的问题要问。我叫了他的名字,他说:“这幅图还可以想象成‘我在游泳时不小心落水了,工作人员在救我。’”我心里很不以为然,心想:这幅图不是明摆着“爸爸在教我学游泳”吗?可是为了不打击这个学生的求异思维,又能够让他正确理解图画,我马上问全班同学:“可以这样想像吗?”立马有人举手持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位班主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全身心地对学生付出爱,你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接受这个六(1)班的半学期里,深深体会到爱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灵中.”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经常遭遇“瓶颈”就在于爱的缺失,或者说表达爱的方式不当.对学生的爱不是一厢情愿的认为,要把这种爱化做行动,要在和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地灌输爱.那么,到底该如何爱学生才是真正的爱,才是有效的爱呢?  相似文献   

19.
爱在深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这美妙的歌声在校园的上空久久萦绕!每当听到这首歌,作为老师,就想起了自己所教的孩子,孩子们何尝不需要爱,现在的孩子虽然能吃饱穿暖,有父母、亲戚的爱,但他们的灵魂往往还是孤寂的,是饥饿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博大精深的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不缺乏爱,不缺乏正确的爱!  相似文献   

20.
眼前的时光     
林清玄 《领导文萃》2009,(17):44-44
有一位教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