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共同体在其民族政治的发展上都有其独特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俄罗斯族作为我国靠近俄国边疆地区的新生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政治发展过程较为特殊.中国俄罗斯族的民族政治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民族政治发展的自发与自治阶段;二是民族政治发展的隔离与分治阶段;三是民族政治发展的整合与重构阶段;四是民族政治发展的政治一体化阶段.对其各阶段民族政治发展特点的研究,有利于族际间的认同和国家认同,也有利于构建国家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是围绕着构建现代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而展开的.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主要表现在政治结构的重构与完善、政治运行从失序到有序、政治文化的调适与世俗、政治参与从被动到主动及广泛、政治秩序从动荡到稳定等内容,并呈现出多种认同危机相交织、精英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主要载体的独特的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发展政治学研究在学界的兴起,作为政治发展的一种具体类型,民族政治发展问题也逐渐进入到学人研究的视野,初步形成一系列学术成果.种种迹象表明,民族政治发展研究既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又有其直观的现实需要,更有其广泛的研究领域.鉴于此,建构具有严谨理论结构及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族发展政治学学科体系,是推动民族政治发展研究走向深入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政治发展是比较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 ,随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 ,政治领域也必然经历一个变革和发展的过程。经济现代化与政治发展两者具有正相关性。本文试从文化世俗化、政治结构分化、政治体系能力的增长以及政治参与的扩大四个方面分析战后香港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治现代化是指各民族、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由低级向高级、由传统向现代不断发展变化、上升前进的政治文明运动过程,其实质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西方现代性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它们构成了西方社会政治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现代性精神在高扬理性主义、自由主义,促进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又孕育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困境,从而遭遇后现代性理论的强烈批判.因此,超越现代性、正确对待后现代性、回收利用前现代性是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最为"年轻"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俄罗斯族在很短的时间内历经了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多次变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势态的日益增强,世界各国人民也在遭受着文化强权的浸染与侵蚀。文化形态关乎民族认同、民族情感以及民族特定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从中国俄罗斯族文化形态的演化入手来把握俄罗斯族文化生成、发展、成熟甚至衰落的脉络,从而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同质化的危机提供一种可资参考的自我保护策略,为构建民族文化的共生体系寻找新进路。  相似文献   

7.
民族信仰是一个民族在其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以民族利益为基础,以民族认同为前提,把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作为其生活的最高目标和最高价值,对本民族始终不渝的信赖、信奉。单就非殖民主义体系的国家而言,民族信仰的政治价值主要表现为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两种基本的、对立的形态,它们立足于民族与政治的关系,推动着国家、国际秩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一个历史变迁中形成的概念.从宏观层面上说,发展一般是指国家或社会由落后向先进、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发达向发达、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转化的进步过程.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发展观依据人们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大体上表现为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四种演化形态.科学发展观具有迥异于以往任何发展观的崭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发展价值的规定性、发展内涵的人本性、发展目标的整体性和发展路径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国家建构是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的双重化建构过程,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轴。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的建构是十分不均衡的。这就导致了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主题经历了从民族国家建构到民主国家建构的嬗变。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是以提高国家控制能力为核心的民族国家建构。直到20世纪末,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才开始由民族国家建构转向以提高国家合法性为核心的民主国家建构。因此,民主国家建构将成为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李澜 《学术论坛》2007,(5):91-96
作为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京族在改革开放20余年间,突破了固有的限制性条件,将几经变迁却未能改变贫穷面貌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现代沿边开放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民族整体富裕的新发展。此转型过程的重要启示在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首先取决于民族主体地位的确立,取决于科学的政策引导与支持;民族经济发展不仅以潜在的特色优势向现实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条件,而且,既以人的发展为基本动力又以此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说,族群认同与民族识别因族群与民族分别具有文化属性与政治属性而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族群认同是建立在民族识别工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民族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它已由原有的文化表征发展为具有功利性的可以获得实际利益的象征物.湘西红土溪村土家族民族成份的更改以及族群认同变迁的个案,可望引起人们对现代中国族群关系演变过程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发展研究是运用现代政治发展理论来探讨中国晚清时期的政治变迁,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为探索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借鉴。通过对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发展进程的梳理和回顾可以发现,民族危机的冲击与回应、民族独立与民主政治的双重追求、多种政治力量的博弈与多重发展目标的择定,以及民族性与现代性的错位与冲突,构成了解读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发展的几种可能线索。  相似文献   

13.
龙长安 《兰州学刊》2006,(12):125-128
中国古代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地方自治,在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转型变迁中,地方自治作为一种推行宪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而被纳入国人的视野。在清末立宪过程中,以省谘议局和地方各级议事会等机构的建设为标志,普通民众开始真正参与政治生活,文本意义上的民权开始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得到保障,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重要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现代政治文明:价值旨归与模式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学术论坛》2006,42(9):47-50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政治文明也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传统到现代的演进历程。如果以17世纪“光荣革命”后宪政制度在英国开始确立为发端的话,现代政治文明已经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过程是现代政治文明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总的来看,以宪政民主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文明具有主权在民、依法治国、开放秩序、权利本位等主要特点;遵奉正义、宽容、人本为价值圭臬;朝着大众化、协商式、治理型的政治模式不断进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张冠梓 《学术界》2003,(5):162-175
中国古代民族法制的根本特征和理念是 ,作为国家观的夏夷一统思想是古代民族法制的观念基础 ,华戎同轨和化外异制则分别是古代实施民族法制的双重标准和二元观。在这种二元观指导下的古代民族法制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 ,由随意到规范 ,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 ,由指导思想的模糊到逐渐明确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杨文顺 《学术探索》2005,18(6):106-109
纳西族在逐渐融入国家政治体系,实现本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佛教、道教、儒学、民间巫术等多元文化,创造了以东巴文化为主干的纳西文化。纳西文化在纳西族建立政治体系,建构政治制度,展开政治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形成民族成员特定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对民族成员所具有的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的主观取向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便是纳西文化对纳西政治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仪式是一种特殊的行为系统,在政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从部落社会到古代宗教社会、再到近现代民族国家的一系列政治空间转换中,随着社会生活的政治性特征由弱渐强,仪式实践策略也不断调整。仪式实践策略与其适用空间之间的这种对应性,是观测和评估政治社会历史变迁的一种独特视角,也为研究中国这样一个仪式大国和古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分析理路。  相似文献   

18.
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发展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于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的研究始于世纪之交,主要围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来展开,而政治发展问题却一直没有专文论及.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是包括政治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政治发展对于人口较少民族而言,其意义并不亚于其他方面.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发展问题研究的重点应包括内涵研究、目标模式研究及战略选择研究等方面,目前,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这些困难也构成了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论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政治发展是不发达政治系统向发达政治系统变迁的过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政治领域里发生的正向的政治变迁。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政治发展的总方向和总原则,是制定政治发展阶段性目标和选择政治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政治民主、政治廉洁、政治稳定和政治效率。  相似文献   

20.
现代国家的成长,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个体政治角色的现代性变迁。就西方而言,与现代国家成长相伴随的是,由臣民直接到公民的个体政治角色变迁过程。而中国是在西方现代国家的入侵挑战下才被动进行现代国家建构的,因而在中国现代国家的成长过程中,个体政治角色却是由臣民到群众再到公民这一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