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庞海 《中州学刊》2006,(3):200-202
冠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标志着从此不再是孩子,而是大人了。其仪式本身十分繁复,在历史上曾备受重视,被称为“礼之始”。中国古代冠礼有诸多特征,重要的如其主体是汉族、儒家色彩鲜明、仪式日渐简约化、明显的等级色彩、极强的教育性、明显的性别差异以及象征性、交际性等。  相似文献   

2.
白国红 《晋阳学刊》2006,(4):124-125
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1]1005其中“冠礼”就是时人极其重视的一项礼仪,被视作“礼之始也”[2]。它是春秋时期贵族男子的“成人礼”,属嘉礼之一。《穀梁传》文公十二年曰:“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礼记·冠义》及《仪礼·士冠礼》记载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良才 《齐鲁学刊》2000,(4):100-103
礼仪起源于原始先民的祭神敬鬼活动 ,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演变为社会的行为规范。周公“制礼作乐” ,对“礼”做出了创造性发展。由于礼仪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 ,代表着国家的整体利益 ,在塑造完美人格、协调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而礼仪教育受到历代当政者和教育家的重视。中国传统礼仪的精华可以作为当代新礼仪建设的思想资料。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改进和加强当代青少年的文明礼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芬格莱特认为礼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人的神圣性来源于礼的神圣性。但是芬格莱特忽视人之真切情感与道德价值实现的内在关系,把人之真切情感的剖析视为“心理学偏见”而有意避免,因此他对人和礼的理解存在抽象化的缺陷。孔子把礼仪理解为情文的统一,他认为礼仪规范必然与人的自然情感和道德自觉密切相关。正如芬格莱特所理解的,孔子的“礼仪”既是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也反映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之遵循礼仪,就是自身价值和神圣性的不断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芬格莱特把孔子的思想归结为“人是礼仪的存在”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5.
徐亚妮 《兰州学刊》2009,(8):158-161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誉称。“礼”是中国传统道德建设和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贯穿了整个中国伦理学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重视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礼仪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口,崇“礼”尚“礼”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校综合教育素质的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人生成长离不开礼的教育,而《诗》正是礼的教育的重要形式。作为礼之始的冠礼,是进入婚礼的前提(它来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包括缁布冠、皮弁和爵弁等程序,每一程序后面各有其规范教育意义;婚礼是礼之本,包括纳采、纳吉、问名、纳徵、请期、亲迎等六种礼仪,每一礼仪亦包含其伦理示范意义。《诗经》婚俗诗与礼结合,是上古人类自然行为的仪式化肯定与约束,是先秦文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从人性出发讨论人的道德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主要特征,孟荀“性善”“性恶”的思想正是其重要表现。通过对孟荀“性善”“性恶”思想的差异进行梳理和分析,可知其结论之不同乃在于他们分别继承了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前者是通过扩充人性中“几希”的内在之善,以达到对天命之性的认识,从而实现居仁由义的道德人格;后者则是从人的自然之性(性恶)出发,更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由人性有“知”以达到有“义”。  相似文献   

8.
仁本礼用──儒家人学的核心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学说是在孔子“仁学”基础上,由孟子与历代大儒加以完善的道德人文主义理论。在孔子的仁学中,“仁”是最根本、最具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礼”既是道德范畴,又是伦理范畴,作为道德范畴,“礼”以“仁”为存在的根据。综观儒学的理论体系,“礼”更重要的地位是作为伦理原则呈现的,道德之“仁”与伦理之“礼”是一种表里体用关系。在儒家“仁本礼用”思想中最有活力、最具永恒价值的东西,是它以人为中心,以道德之“仁”为形上本体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中,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先秦礼文化与语言的雅化有直接的关系.从语源上说,先秦“雅言”一词就是指合乎礼仪规范的言辞,是先秦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先秦著作中那些被誉为语言典雅的文本,字里行间都打上了礼文化的明显印记,显示了礼文化对语言雅化的影响.礼文化与雅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礼之“敬”促成了雅言的谦逊、委婉;礼之“别”确立了特殊场合语境中的雅言规范;礼之“饰”推进了雅言的修辞技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素称礼仪之邦.在这个崇尚礼仪的国度里,人们把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非常强调“为人之道”,认为“人无道,禽兽弗如”.何为“道”,“道’即人之所以为人所应遵循的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人的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准则.几千年文明社会形成的以“孝”为主的家庭伦理,以“礼”,为主的行为规范,以“信”为主的社会交往准则,以“俭”为主的生活信条等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  相似文献   

11.
陈延斌  王伟 《中州学刊》2023,(10):113-118
自先秦时代以来,祭祀就贯穿着中国人的整个社会生活,与战争一同被视为关系到国家存亡兴废的家国大事。据现有儒家典籍记载,先秦祭祖礼仪主要包括丧祭、时享、祫禘三类。宗庙是进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少数特定情况下,墓祭也是被允许的。儒家肯定人内心的真情实感,认为人们因哀痛思慕而制定祭礼。“称情立文”与“立中节制”是儒家祭祖礼仪立制的两个主要原则。礼是表达内心真情实感的外在形式,诚与敬是践履祭礼的两个核心要求。儒家祭祖礼仪以涵养个体道德情感与构建人文主义信仰为两大价值指归,这对当下公民道德修养与社会伦理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艺术与礼仪     
孔子说:“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德”与“礼”的关系相当密切,二者均服务于人类行为的社会控制。从今天的观点看,道德是信念性的社会规范,侧重于行为的内部控制;礼仪是形式化的社会规范,侧重于行为的外部控制。礼仪的控制功能有赖于艺术的配合,古人以礼乐并提就体现了这一点。依古人的看法“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  相似文献   

13.
<史记·札书>绝大部分来自<荀子>.在礼的起源与作用,礼与战争、刑法之关系,礼之三本,礼责本而素用,礼意与礼仪之关系,礼的关键在于能思考、能坚持等七个方面,<史记>接受了荀子的思想.<史记>对荀子礼学思想的接受一方面表明荀子的礼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表明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4.
朱子《家礼》自宋代成书后广为流传,至元、明、清时期,其地位已由私家之礼上升为官方之礼,其文本亦由《家礼》本身衍生出大量注释、节编、改编本。其中冠、婚二礼流传尤广,元代《至元婚礼》、明代官方通行的婚礼以及《大明集礼》中的冠礼等,皆本于此,清代《御纂性理精义》亦将其收入。自此,朱子礼学思想真正得以应用于庶民,落实为一种社会普遍生活方式。宋元以降,朱子《家礼》一书,逐渐成为中国及东亚社会的基本礼仪规范,对东亚世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后苍博通诸经,是汉代经学特别是《诗》、《礼》发展传承中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以阴阳风候、五行、干支、天人感应来诠释《诗》中的政治意蕴,注重发挥《诗》的讽喻教化作用,提出“五情”、“六性”、“五际”之说,形成了独特的解《诗》风格.其《后世曲台记》运用“推补”之法,由“士礼”推补出“诸侯之礼”、“天子之礼”,在完备汉代礼仪制度的同时,也建构起了完整的礼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汤海艳 《船山学刊》2010,(1):198-201
“敬”是中国传统礼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随着礼的历史嬗变,“敬”经过了宗教仪式之对神的虔敬以及世俗之礼的“社会角色之敬”两个发展阶段。在伦理本位的中国传统社会,礼文化所培育和强化的社会成员的“敬”情感转化为强烈的“义务的敬重心”.在整个古代中国发挥着巨大的文化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火礼”是始于上古,废于隋代的一项原始礼仪。其本义是在四季点燃新火,以庆祝新生,驱散病疫。然而象征着生命的火种在春、秋两季均受限制,成为季节性的禁忌,唯独夏季可以破例免受禁忌约束。“改火礼”禁与不禁的特征说明中国上古时代存在两大行事准则:一为顺天行事,二为顺时而动。“天象”和“时气”因其在远古时期具有指导人事的重大作用,因此成为古人的崇拜和研究对象。而这两大原则对起初礼仪的构建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荀子性情思想的基本特征为即情显性、性情一体,即“性”通过“情欲”和“情感”发显出来.荀子从“情欲”的自然必然性出发阐释了对待“情欲”的两种态度:“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并认为“情欲”的多寡不关乎道德,而如何求得“情欲”的满足才是道德之根本.荀子进而提出“礼以养情”,以“礼”对自然情欲进行规约,又使“向善之情”成为践行“礼”的精神动力,由此成就了“礼”的情理精神.  相似文献   

19.
论儒家乐论的伦理政治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学术始终将道德伦理与社会政治作为话语主题之核心,儒家乐论即呈现出鲜明的伦理政治型特征。儒家认为乐“与政通”,能折射出政治之得失与道德之盛衰,因而察乐可以知政。儒家认为礼和乐都具有治国经邦之功能,但礼作用于社会是别异,乐作用于社会是和同。儒家重视乐的伦理价值和政治教化功能,认为乐“通伦理”,可以培育人崇高的道德精神。儒家乐论蕴涵的文化特性对当代民族精神家园之构建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婚礼在中国古礼中占据着根本性的位置.因此,对中国古代婚礼的文化内涵进行探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婚礼礼仪形式和比较成熟的婚礼礼义思想,文章在阐述周代婚姻缔结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宗法制社会维护等级秩序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