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润金 《船山学刊》2009,(3):150-152
赵必碌诗社缺乏较系统的研究。仔细研究后认为诗社宜称为“东莞遗民诗社”,通过对诗社成员作身份鉴定,对赵必球生卒年作考辨,发现赵必球参加诗社活动的地域是在东莞,活动时间在至元十六(1279)年到至元三十一(1294)年之间。诗社多以梅花为题材,抒写隐逸情怀和爱国志向。  相似文献   

2.
罗惠缙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7(3):165-168
清末民初是遗民辈出的时期,从遗民关系的基本形态看,主要的类型有父子兄弟型、姻亲型、乡谊型、学缘型、业缘和趣缘型.民初遗民在社会的进步与反动的二元对决中基本被视为"落后"与"反动"的代名词,然而在中国学术从近代向现代的转换过程中,民初遗民却扮演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群体关系入手是深入研究民初遗民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的基础,也是深切把握遗民各自所处的位置、相对的身份以及文化实绩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论刘基的遗民心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松芳 《学术研究》2005,(4):112-117
作为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虽然是元朝进士出身,对元室也曾有“孤臣孽子之忠”(钱穆语),但要把他与遗民联系起来,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所以,自钱谦益提出刘基遗民心态之说几百年来,鲜少有“接招”者。笔者精研细读刘基文集,兼考时代风气,认为刘基身上确实存在一种别样的很复杂微妙的遗民心态,值得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4.
元代西夏遗民婚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的军队攻灭了西夏。西夏境内的人民,或留居故土,或迁徙内地,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去了。明清以后,做为西夏主体民族的党项族,极少见著于史篇的记载。关于蒙元时代西夏遗民的活动情况,国内已有专文论及,但对于元代西夏遗民与其他民族的融合问题,似嫌薄弱。本文拟就元代西夏遗民的婚姻情况进行研究,详细考察西夏遗民在婚姻上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不妥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5.
略谈河南省的西夏遗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元1227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率的蒙古铁骑,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亡了立国近二百年之久的西夏,把这片广袤的领土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经过七百余年的陵谷变迁,西夏遗民已与其他民族融为一体,不复作为单一的民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即使被国内外学者考察确认为西夏遗民的四川康定地区“木雅人”,他们也否认自己是党项羌的后裔,而以藏族自居。因此,一些研究西夏史的同志便认为:“散居在河南、河北、山  相似文献   

6.
宋元易代之际,温州产生以林景熙为代表的遗民群体,严守气节,拒绝与元政权合作。除了杜门诗文著述以怀念故国外,遗民大多选择隐居避世、课子读书,以传承文化为己任,过起了田园诗歌般的悠闲清贫生活。然后遗民“遗世”而不“遗民”,以林景熙为领袖的遗民,依旧关心地方福祉,仍然积极参与到地方公益事业和宗族事务中来。关心民生利病,兴除利弊之举,同时,随着时光流逝,南宋遗民在传承文化的感召下,多以学官出仕元朝。  相似文献   

7.
遗民词人群体形成于宋末元初。由于与僧侣的密切交往,对佛教思想的接受和深入研究,他们的词作中,蕴含着深刻的悲苦情怀体验和"四大皆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明显地体现出佛教的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8.
孙爱霞 《理论界》2009,(7):113-114
民国社会存在着不同的民族矛盾,既有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又有中华民族与外族之间的矛盾.清遗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对中华民族内部矛盾的认识较为统一,即泯"夷夏之辨"、消华夷大防.而对入侵中国的民族,尤其对日本民族,清遗民的认识较为复杂,继而表现出多样的民族立场.  相似文献   

9.
“遗民学术”之为名目似乎就是可议的:“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时代性”之外的其他属性,通常像是对其的贬低。然而学术毕竟为人所从事。“学术”固不必属“遗民”,却不可能避免遗民性的介入。遗民处特殊时世,系特殊族类,其加之于学术的印记,本来不难辨识。可以认为,明清之际“遗民文化”的价值,首先是由遗民学术体现的。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遗民群体大力纠正宋明儒学对立言的偏激态度,将立言视为儒者理想人格不可或缺的要素,为自身从事著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前提。在立言趋向上,遗民群体偏重经世致用的述学文章,对诗歌和古文创作也要求具有思想学术品格与历史实录价值,同时又提倡以经史尤其是六经作为立言根柢。他们对立言的渴慕,既出于接续文化传统尤其是儒家学说的文化心理,也与自身对立言特性的体认以及对个体声名的追求息息相关,从侧面展现出其坚毅刚强的心态与奋发有为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居住着将近2万名完颜姓女真遗民.金朝灭亡后,完颜姓流徙四方,其中一部分人又辗转回到了中原.汝州的完颜氏自称是兀术之后,鹿邑县的完颜氏系由安徽肥东迁来,许昌县的完颜氏则由鹿邑迁来.郏县、南召的完颜姓,先是在湖北襄阳居官,明初迁入郏县、南召县,并改完颜姓为高姓.这些女真遗民的踪迹在正史中不易寻觅,但碑碣、地方志和谱牒中却可以证实他们的身份.如今他们的大部分已与当地汉族融合了,但还保留着一些当年女真人的古老习俗.  相似文献   

12.
黄周星是明清之际值得展开整体研究的作家之一。黄周星在诗歌、文言小说、戏曲等文艺创作领域乃至戏曲理论研究领域均有所建树,然而,他身世坎坷,人生颇多曲折而能坚守民族气节至终老。关于九烟的姓氏名号、籍贯里居、卒年卒地争议颇多,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宋金遗民词人的相同之处表现在"国亡史作,己所当任",以故国文献自任的使命感上。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心理的差异,金遗民既不像宋遗民那样对其故君、故国有一种痛彻心肺的依恋,对覆灭其宗国的蒙元统治者也不像宋遗民那样有非常强烈的抗议情绪。  相似文献   

14.
晚清遗民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晶华 《理论界》2008,(7):104-106
遗民生存价值是他们自我认同的必要条件,也是他们信念的基础,乃至生命的支撑,而不单单是对历史进步的影响。虽然晚清遗民在民初的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痕迹,对当时历史发展走向也未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他们的社会影响依然不应被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透视晚清遗民的生存状态。本文从政治影响、社会心理影响以及学术影响三个方面对晚清遗民的社会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诗史流衍发展至明清,已积累了一份极为厚实的诗学遗产。因此,与唐宋诗人相较而言,明清两代诗人大都在复古与求变的诗学命题前徘徊,学习前人,甚至模仿前人的痕迹要明显得多。但明清易代之际却不同,眼中流泪,心底流血,每位诗人笔下,尤其是道民诗人笔下,随感而发,真情流溢,学唐也罢,宗宋也好,均能各出机抒,自具面目,很难看出其模仿迹象。由于地域、家庭、个性指因素的影响,清初道民诗人在审美趣味上千差万别,但共同的时代苦难、相近的人生境遇与处世态度又使他们在审美选择上有着基本一致的趋向。屈原、陶渊明、杜甫,以…  相似文献   

16.
南宋遗民经历了故国覆亡之痛,他们面对民族的巨大不幸和自身的失落,没有万念俱灰,而是以一种历史责任感探讨了宋朝的灭亡的原因。他们有的从君臣责任方面探讨,有的从制度层面探讨,还有遗民从社会道德和学术风貌方面进行了探讨。他们作为遗民在探讨故国兴亡时,有切身之体会,不乏公允和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对我们探讨宋朝灭亡原因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南宋遗民诗词中的春恨意识方勇在我国古代悲怨文化结构中,伤春是仅亚于悲秋的又一大主题模式。但到了宋末元初,春恨却上升为所有遗民诗人词家的普遍感情,甚至比悲秋更能体现出他们的强烈民族意识和作为失落群体的特殊心态。早在商末周初,我国的伤春词章就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18.
明季清初出现了一种遗民逃禅的社会现象。遗臣庄士遁入空门者不可胜记。清初学者邵廷采在总述这种现象时说:“至明之季年,故臣庄士往往避于浮屠,以贞厥志”,“僧之中多遗民,自明季始也”。陈垣先生在《明季滇黔佛教考》一书中曾着重记述  相似文献   

19.
~~波斯遗民李珣及其词风考析@高人雄$西北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甘肃兰州730030 @杨富学$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北京100871~~~~~~  相似文献   

20.
胡金望 《东南学术》2008,(5):142-148
方文是明清之际具有鲜明创作个性和风格的遗民诗人.他的<涂山集>真实地反映了鼎革之际的时代风云、诗坛状况和作者苦闷的人生历程,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首先,他以强烈的遗民情结为诗魂,创作了大量诗篇,体现了人品与诗品的高度统一.其次,他以诗歌为生命之所寄,创作题材丰富,众体皆备,形成了布衣诗人的平易诗风,其创作成就对于认识当时社会和研究明清之际诗风演变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