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新时期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语言认同现象为例,分析了民族聚居区内少数民族对汉语的情感、认识评价、语用行为倾向等,研究了制约和影响汉语认同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因素,进而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内的汉语认同和语言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贫困文化视角下的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文化是贫困地区长期贫困的重要精神原因。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想尽快改变贫困地区的现状,实现农村富裕,除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变革外,关键在于要解决农村的贫困文化问题,应当着力实施反贫困文化战略,帮助贫困人口重构反贫困文化的价值体系,探索反贫困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孙芬 《兰州学刊》2004,(2):166-167
城市贫困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 ,社会和政府应对城市贫困问题予以高度关注。解决城市贫困问题需要建立社会公平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就业支持政策和教育机会均等政策等。  相似文献   

4.
调查发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回乡创业者以男性为主,文化程度较低,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企业投资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他们面临着缺乏资金技术、交通落后和信息闭塞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创新金融体制,加强创业者培训,完善软硬件设施,发展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5.
基于空间贫困视角的扶贫模式再选择——以甘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全球性难题,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的甘肃,则是中国农村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甘肃农村贫困的原因和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并且贫困在全省范围内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即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甘肃的南部和中部地区,尤其是“两州两市”地区.因此,基于空间贫困的视角,构建新型扶贫模式,对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甘肃农村贫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形成、发展、兴盛、共融于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迁,使得与传统农耕社会共生共融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面临着同化、淡化、异化、消失的威胁,这种现象在我国边疆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更加突出和严重。论文以云南临沧为例,通过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现状分析,探讨、研究我国边疆欠发达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节庆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大量外籍人员聚居区的形成,政府如何对其实施管理已成当务之急。在已有文献研究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市望京"韩国城"政府管理实践的深入分析,借鉴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先进模式,提出我国政府在外籍人员聚居区管理中应扮演柔性的"服务者"、规则的"制定者"、秩序的"规范者"等角色,逐步减轻浓厚的行政干预色彩。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搏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历史性和文化性.搏克运动的发展演变以及搏克手的服饰、礼仪、规则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蒙古族的民族文化性格.做好蒙古族搏克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反精神贫困探析——以社会工作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192-197
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生活空间实现了转移,但思想观念、角色意识、社会权利、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却无实质性的改变。精神贫困是农民工的另一类生存状态,反精神贫困是农民工走出困境,成为新社会阶层不可或缺的行动。社会工作必须积极介入,服务于农民工与城市间的互动,建设一个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文化哲学视角下的生态问题——以美国印地安文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的深层文化根源在于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精神的现代西方文化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迁播和张扬.西方文化的现代转型其生态效应就是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超验维度的消解所带来的生态破坏的普遍化.现代生态文化的构建有赖于对人类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智慧的发现和汲取,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印地安文化提供了一个原始生态文化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法治视角下的西部农民“贫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关于“法治贫困”广大的西部地区是典型的“乡土社会”,是“民间法”盛行的地区。费孝通先生讲“乡土社会是‘礼法’的社会”,在“乡土社会中 ,法律是无从发生的”1 。在西部 ,传统农业社会中无契约思想的价值结构是以惧法尚情为典型的 ,主要表现为 :(1 )解纷机制中的“贱讼”、“耻讼”心态。西部以土地为中心的自然经济将农民束缚于一个狭隘的社会环境中 ,这要求人们间的和谐相处和维护“家丑不可外扬”的集体荣誉 ,从而使利益之争受到压抑、以权利义务为中心的法律手段受到鄙视。因此 ,民众试图通过司法渠道解决纠纷的愿望低于城市人…  相似文献   

12.
西北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历史及文化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文章基于地理资本视角,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典型实证研究区域,以2000—2012年相关统计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研究区的贫困现象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表明,地理资本要素对民族地区贫困的形成和缓解具有显著的"双重"影响效应;同时也表明,地理资本要素对贫困的影响又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减少和消除地理资本对贫困的负效应和提高人类对其不确定性的认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在国家转型过程中多种经济类型共存,贫困类型具有多样与不均质特征。由于大多数贫困者不具有专业职业技术能力,不适应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新经济结构,从事低薪职业或者处于失业状态,他们逐渐沦为社会底层。国家没有从贫困的结构前提着手对贫困者实施救助,导致他们摆脱贫困的机会仍然很少,长此以往必然使绝对贫困和长期贫困者数量增加。近三十年经济改革完成,确保各阶层代际再生产的分层因素不断增加,社会岗位在俄罗斯阶层的代际流动中起到关键作用。贫困者职业类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他们实际正流向社会底层,当前的阶层流动模式会逐渐把国家拽出机会平等的理想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牧民在从草原向定居点搬迁的过程中,其传统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以田野工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详细考察了现代化背景下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牧民传统文化的变迁过程.在此基础上认为,从受到冲击、碎片化到重构是现代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常态.民族传统的重构是民族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的重构需要内源动力和外源支持的合力推动.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的视角界定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应该还原少数民族音乐客观的、真实的、自然的状态,必须对其进行历史的、整体的、动态的把握.音乐与历史文化的紧密相连,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不可分是把握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关键所在.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审美与娱乐,更在于其作为历史地积淀下来的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文化价值和整合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生活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学术界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农村贫困展开,较少关注城市人口。以西安纺织城为切入点,结合地区经济特点,对该地区城市贫困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城市贫困主要是因为地区产业发展的负累。因此,宏观层面城市反贫困的构架应该以产业振兴为载体,以地区振兴和地区融合为基点展开;从微观层面看,应注意将产业调整和企业产权改革相结合,将人力资本计划的制订和社会关系网的构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的贫困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及文化于一体的复杂问题,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基于生计分析和"贫困代际"视角,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以实证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民族地区慢性贫困的现状和成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资本要素对民族地区慢性贫困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贫困的"代际传递性"也是其长期陷入贫困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族地区慢性贫困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存在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差异,且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从交通联系网络的空间结构入手分析不同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发展差距是探究其成因的有益路径。基于此,文章运用地处西南边疆的广西、云南两省(区)公路和铁路客运O-D联系数据,根据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划分出零散、稀疏及密集三种类型聚居区,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交通联系网络与经济差距的空间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该地区基于公路和铁路客运形成的交通联系网络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不利于不同类型少数民族聚居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是一个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体.自然环境、制度性因素、当地的贫困文化和整体较低的农民素质等都对西北民族地区的贫困有深远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制度性因素是造成当前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经济贫困有许多特点.从宏观的制度设置、中观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以及微观的人力资本层面入手,可以探讨失地农民贫困问题形成的制度原因及其解决的障碍.文化、教育、年龄、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等对失地农民有明显影响.社区建设是解决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