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合认识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当代和谐文化之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生存哲学.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在本体论的框架内探讨认识论,在人的生存中定位知识,把对事物的认识看成是体悟"天道"、修身养性的途径,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认识论特征,指出和合认识论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中华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左亚文 《江汉论坛》2007,2(2):17-21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华古老的和合思想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和合思想的现代价值进一步凸显出来.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和谐文化"的概念,将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导向和价值目标.那么,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究竟是什么?它与和谐文化建设是一种什么关系?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会焕发出如此巨大的时代魅力?这些都是我们在重新探讨和阐释和合思想特别是在思考和研究和合思想与现时代的关系时需要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船山和合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和谐理论的全面批判总结和开拓创新。其和合思想的形上根据是宇宙之太和;其和合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和而不同、融突和合;和合思想的价值理念是"和以致生"。王船山的和合思想为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智慧指导。  相似文献   

4.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是人世间的普遍现象,和合的前提是和而不同,和合的目的是和实生物,和合的趋势是和合生生.和合思想既是处理人世问各种关系的思维法则,也是人类安身立命的行为法则;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可成为整个人类普遍接受的思想共识.和合思想的当代性诠释进一步强化了"和处"的责任意识,"和达"的行为目标,"和爱"的慈善之举.和合思想的拓展和介入对于缓解现代性冲突,整合社会差异,实现天人和合、人际和合、身心和合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强 《理论界》2008,(10):151-152
中华和合文化由于其致思取向的不同常被误解为缺乏辩证思维,实际上,中华和合文化以其整体性、同一性和反思性的思维特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因此,只有开拓辩证视野,才能充分认识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华和合文化生成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华和合文化生成论刘保昌以“和合”二字来概括中华文化的主流特征,是十分精当的。和合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自从产生之日始,历春秋战国以降的三千年岁月,对中国历史已然产生过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和合文化作符合于时代、地域特征的当代阐释...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和合”理念是关于世界“和合”生存发展的理论、规律、原则和方法的知识系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中华传统文化的所有领域和全部历程,包含世界“多样性统一”和“冲突与融合”基本存在方式,以及系统构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合”理念的形成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生产方式、文化传统、时代使命和杰出人物等深层原因。“和合”理念无论对新时代中国还是世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中国创造了继承和创新“和合”理念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道家和合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融整合特性。本文分圆融整合系统观和与道合一生命观两部分论述道家和合思想的内容、特点及现代意义。第一部分概述其辩证和谐与宇宙合一的系统思想及现代方法论意义;第二部分概述其与道自然合一的生命状态及境界观,为现代人解决人与自然、社会、自身心灵的矛盾提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9.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传统价值的核心。“和平崛起”则是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本文试图用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从哲学的维度来对这一伟大理论进行诠释,为当前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和平崛起,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道家和合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融与整全的特性。本文分圆融整全的系统观和与道合一的生命观两部分重点论述道家和合思想的内容、特点及现代意义。一、辩证和谐与宇宙合一的系统思想及现代方法论意义;二、与道自然合一的生命状态及境界观,最终为现代人解决人与自然、社会、自身心灵的矛盾提供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11.
论和合文化及其现实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遂 《兰州学刊》2008,(6):146-148,165
中国以儒道文化为主导的传统和合文化包含了人与自然观思想、社会治理结构观思想、统治执政思想、人际交往思想及个人道德修养思想等五大基本思想。和合文化以其内容的广泛性与完整性及其思想的实用性,决定了它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巨大的文化形塑功能。和合文化具有形塑出温和、稳健、睿智、克己的和谐社会主体,形塑出和谐良性的社会治理结构与政治民主体制,形塑出互爱互助、和平共处、相互促进的和谐社会大环境等三大功能。和合文化将最终有助于形塑出和谐的社会关系,形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和合”哲学思想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和合"精神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原则,它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凝聚、协调、价值整合的功能。在当代弘扬中华"和合"精神,一要履"和",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二要行"礼",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三要执"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和合”是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谐世界”的提出,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凤平 《理论界》2009,(7):136-137
和合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强调彼此不同的事物各方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相互调节,相互适应,推动事物及社会的发展.本文在探讨和合精神思想内涵的同时,着力探讨怎样将和合精神应用于物业管理,即在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合精神,营造企业内部与外部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品质,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和合思想的旅游审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丈化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天人和合"、"社会和合"、"自我和合"等"三和"层面.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活动,旅游的美学本质就是追求和谐,这与传统和合思想之精神是一致的.传统和合思想对我们在旅游审美中人与自然亲和关系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人类精神品质的提升等,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和合”文化思想与图书馆人员管理和读者工作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认为“和合”文化对正确处理图书馆内部人际关系和馆读关系 ,加强图书馆管理 ,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述了“和合”文化思想与图书馆人员管理和读者工作的结合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肖祥  张明琴 《船山学刊》2018,(3):100-104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体现,其蕴含着保合太合、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景,和实生物、和合而兴的发展规律,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理念,和为贵、泛爱众的处世哲学。"和合"文化对于当前坚定文化自信、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培育个体道德人格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和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追求,两者之间虽然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但其差异性也不可忽视,在个体要求、社会关系、国家治理、自然伦理及自我发展等方面,和合文化与和谐文化都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和谐文化不是和合文化,而是传统和合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其和合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发掘。具体来讲,荀子和合思想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加以探讨:首先,荀子和合思想是以"仁义"为根基的,和合的实现来源于对人性欲望的控制;其次,荀子和合思想是以"天下"为视域的,具有超越时代与地域的宏观视野;再次,荀子和合思想是以"群居和一"为目标的,具有实现人类和平相处的指向。荀子和合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价值,对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推动我们当前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论和合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其要旨在于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的融通与和谐,这种和谐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对于调节当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