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是公民对所属国家的一种认知、肯定、接纳,以寻求公民间的我们感和对国家的归属感,包括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当代,国家公民身份认同受到族群认同、全球化和后现代思想的挑战,呈现出开放性,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国家公民。这是当代国家公民身份的新定位。适应国家公民身份的这一定位,公民教育需要同时进行政治认同教育、文化认同教育和全球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2.
传统帝国体系当中,少数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呈现出脆弱性、模糊性、多变性得特点。随着现代国家建设的展开,古典意义的国家认同开始实现了现代性的转换。对于新条件下存在着多重认同的少数民族成员而言,要提升和强化其国家认同,实现认同结构的重构,就需要寻找新的途径。而公民教育实际上就是一条有效路径,可以从目标、内容以及主体三个层面得以实现,进而实现少数民族认同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阐述了政治认同的基本观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所面临的挑战。诸如多元文化冲击、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问题以及腐败引起的公信力下降问题等等。研究指出,加强公民教育有助于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主流意识与政治认同,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考量:应从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建构大学生自主参与机制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4.
谷禾 《学术探索》2007,(6):34-37
国家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关联,国家制度结构下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直接影响着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国家通过开展民族工作和实施民族政策,建立公民"民族成份"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而从制度上建构并确立了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公民身份认同能够为政策协商对话提供社会粘合基础。从应然层面来讲,公民身份认同催生了权利意识的觉醒,改变公民的政治冷漠状态;提高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的认知,消解经济不平等带来的公共性疏离;养成社会共同价值观,形成了公民间的引力磁场。但是,就中国社会现实而言,诸多因素造成了公民身份认同的困境,使社会成员难以粘合。就此,需要一系列的路径设计来提升公民身份认同,其中包括完善公民教育系统设计,强化自我概念的建构;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权利与责任的认知;拓展参与型公民文化环境,增强社会成员相互包容性;建构多样化协商场域,激励公民在场与发声的动机。  相似文献   

6.
自由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公民身份的主导理念,奠定了西方公民身份的基本格局.自由主义公民身份以个人为基点,以权利为核心,建构一种消极的公民形象.它追求自由最大化,强调价值多元,但也认为秩序良好的自由社会同样需要价值共识.因此,自由主义公民教育以权利教育为核心,辅助以公民美德教育,目的是培养捍卫权利的消极公民.  相似文献   

7.
公民教育既是永恒范畴也是历史范畴,它与公民身份之间具有互构性。以此视角和方法来省察中国由臣民向公民的嬗变史,可以发现,外在线索上,中国近代公民教育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民族主义取向;内在逻辑方面,呈现出浓重的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8.
清季是中国社会从帝制向民族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 ,不同民众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出现了混乱。本文以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的国籍问题为中心 ,重点讨论清朝朝野对荷兰 190 7年出台的《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的反应 ,通过揭示国籍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的种种表现 ,来分析在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 ,不同群体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以及困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张媛 《东岳论丛》2013,34(4):180-183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由单一的自我认同向更多依赖外部认同转变。在面对社会急剧转型的特殊时期,大众传媒对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无疑起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影响,传媒参与,甚至主导了少数民族形象建构与自我认同的过程。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大众传媒要坚持"多元文化"观,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促进少数民族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有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不仅具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认同、宗教认同与国家认同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分立,承认三者之间的共存共生关系,要远比强调三者的对立冲突更具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应基于共存共生的客观事实,在尊重与包容的总原则下探索三者关系协调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确保国家认同之于社会个体成员诸多集体认同形式中居于最高层次,进行社会个体成员的国家公民身份建构,通过权利保障及利益分配来维系少数群体对国家的忠诚,加强不同民族及信教群体间的交流与沟通,等等。  相似文献   

12.
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是西方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多元文化主义提出“差异公民”概念,重申族群身份并不必然威胁公民身份,族群权只是一种特殊的公民权。族群身份内含认同与差异两个方面的张力:族群认同关注族群的文化归属,尊重并承认族群认同是形成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族群差异侧重族群的权利取向,过分强调族群差异与过分忽略同样不利于国家认同。针对自由主义的普遍公民观、一元文化论和消极国家观,多元文化主义主张差异政治、多元文化和积极国家,倡导“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族群与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对于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语言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被逐步建立起来.在当前云南边境地区特殊的社会形势下,有必要加强和调整跨境民族的学校教育,确立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14.
15.
和谐社会视阈中公民身份的双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公民身份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强调权利的自由主义模式和重视公民责任的共和主义模式.将公民身份这一核心政治概念引入当代中国追求和谐社会的视阈之中,我们发现,臣民文化传统和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平等公民身份的现实障碍.通过国家-公民与公民-国家来双向建构公民身份,使政府形成以公民权利为本的民主政治和公共行政理念,让公民通过公民社会等途径形成对国家的责任意识,积极履行各种义务,从而才能为中国的政治、社会发展勾勒出一幅和谐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6.
任勇 《浙江社会科学》2012,(7):42-49,156
认同性整合在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整合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国家提供知识供给的途径,公民教育可以为认同性整合的实现提供制度、组织和价值基础。在建构本土化的公民教育过程中,应该尊重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的规律,体现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的理念,避免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的断裂,从而使地方性知识和国家知识相互交融,实现民族建构和国家建构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17.
"十七年"的基本身份特征是新民族国家的成立和发展.这深刻地影响到时代的整体文化状况,也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身份要求.这一要求的最直接体现者是作家.由于新文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作家的转换非常艰难.那些完成了身份转换作家的创作构成了"十七年文学"的主流,体现了与时代身份的高度认同.由于"十七年文学"身份认同的基本方式是政治改造,其过程艰难,结果也是不彻底的.这决定了它既呈现出单一的顺从特征,又有复杂的多层面构成.这要求我们对这时期文学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其外在和主流面貌,更要关注其复杂和深层世界.  相似文献   

18.
19.
认同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和学术热点问题.在当代认同问题研究上,我国学术界应当从对微观叙事的偏好有意识地转向对宏观叙事的重视,研究的着力点应当从以个体的身份感和体验为主要内容的自我认同适当转向对以国家认同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认同的探究上.从西方认同问题研究的情况来看,当代认同问题研究焦点的转换和话语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必然的态势.我国学术界对个体和自我认同的关注以及对微观叙事方法的重视有其学术上和现实上的根据,而且,认同问题的微观层面的研究也为宏观层面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文章以认同的关键特性为例,分析了微观考察对国家认同的宏观考察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公民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公民的认同从雅典的城邦,到罗马帝国,再到法国大革命后的转向民族国家,乃至于今天出现了世界公民的情况。公民理论的谱系中也出现了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公民观,新右派和左派之争。不管是自由主义或者社会福利主义公民观,都赋予个人一种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生产者形象。差别仅在于一个是透过个人的行动来追求个人的私利,另一个则是通过国家的给付才能满足个体的私利。两者都忽略了民主对于一个自我组织的法律社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