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厂废水回收利用技改工程实例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莆田市自来水公司第二自来水厂为例,通过对自来水净化常规处理工艺中,原滤池冲洗废水处理的回收利用实践,对废水回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发现冲洗废水回用有利于提高絮凝效果,且经核算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同时就符合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的冲洗废水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内蒙地区某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为水样,在分析二级出水各项水质指标的基础上,参照电厂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确定了污水回用工艺流程,并对混凝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处理对浊度、CODCr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最大分别可以达到68.5%和30.7%,而对氨氮的去除率最大可达7.3%,需进一步强化后续过滤工艺.  相似文献   

3.
低压纳滤膜法回用乳制品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水回用为目的,研究了低压纳滤膜法处理乳制品废水的工艺,系统地讨论了操作压力、进料流量、pH值、料液浓度、运行时间、浓缩比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考查了纳滤膜对废水的COD、浊度和SS的去除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纳滤膜法处理乳制品废水的最佳操作压力1.3 M Pa,进料流量28 L/m in,pH值为7.经纳滤膜处理后出水的COD为12.17 m g/L,浊度和SS均检测不到.因此,该出水可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回用.  相似文献   

4.
单桩的沉降计算方法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桩土相互作用下单桩的沉降计算的理论研究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及评述,并对单桩沉降计算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对于油基钻井液,加重剂颗粒的表面多数为亲水性,如何使其在油包水乳状液中均匀分散不沉降将直接影响钻井液的静态密度;同时,地层中的亲水粘土颗粒侵入油基钻井液时会趋向于与水结合发生颗粒聚集,从而影响钻井液的流变性。为解决以上问题,针对亲水性重晶石、粘土在油基钻井液中聚集导致钻井液稳定性变差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开展了防止聚集的润湿性添加剂选择评价方法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重晶石粉末在不同润湿剂的油溶液中最终的沉降稳定体积不同。该体积的大小受限于沉降体内毛细孔道的润湿性质,润湿性越强,束缚在重晶石沉降体积中的液相就会越少,使得重晶石的沉降稳定体积就小;反之,重晶石的沉降稳定体积就越大。据此现象归纳出评价润湿剂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对船舶反弯扭螺旋桨的水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螺旋桨的推力系数、扭矩系数及敞水效率等水力特性参数,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良好.模拟计算提供了详细的三维流场分布,可对反弯扭桨叶的工作特性和叶梢涡、尾涡及气蚀的分布状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叶面邻近区域采用层叠式的半结构网格以适应边界层的计算要求,在边界层外的流动区域采用非结构网格,取得了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
低温水热管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几种工质在近室温范围的性能并对20~60℃的水热管特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该温度区间水仍为较合理工质,实验测得了20~60℃水热管的换热系数及最大热流密度,并整理出了该研究范围的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换热特性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细胞沉降过程的理想化模型,提出了一种简易的细胞沉降速率测定方法。标准颗粒沉降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利用该方法测定杂交瘤细胞的沉降速率,定量描述了杂交瘤活细胞与死细胞之间的沉降速率差异,活细胞的沉降速率(15.5mm/h)大约是死细胞(9.36mm/h)的1.67倍,约是细胞碎片(1.46mm/h)的10倍;把该方法用于不同种类不同培养时期的脐血造血细胞,发现它们具有不同的沉降速率。这些数据将为细胞连续灌注培养过程的细胞截留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人行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实测地表沉降超出预计沉降量,利用三维有限元对该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计算模拟,通过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对该隧道的地表沉降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今后类似工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直径16mm、总长1000mm(包括吸附器和冷凝/蒸发器)、工质对为分子筛-水的吸附式冷管元件,在不同注水量下的循环工作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注水量时制冷剂都是在变化的饱和压力及对应的饱和温度下冷凝或蒸发,吸附式冷管几乎一直处于饱和工作过程;而制冷剂充注过多或过少时,则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饱和过程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宗教文化对日常语言的渗透和在语词中的积淀,阐述这种渗透和积淀都表明宗教文化对语言、尤其是对日常语言的自然渗透与宗教时日常语言合目的性应用与改造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平行路径。在对这一运动过程的考察中,我们不仅可以追本溯源探究日常语言中的“神圣”痕迹,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日常语言是怎样因宗教文化的影响而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英语学期测试可能对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在学期测试中增设口语测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期测试的正反拨作用而阻止其负反拨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语言测试对教学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反拨作用。介绍了反拨作用的分类,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特点,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反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对反拨效应研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语言测试的正向反拨、负向反拨,进而分析了语言测试出现负向反拨的原因,即测试内容的局限、测试结果的效度以及语言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的矛盾,并对如何化负向反拨为正向反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灵山湾白果树海滩的形成与泥沙来源和水动力作用的关系,利用剖面形态测量、粒度分析和重矿物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水动力对海岸沉积物的分选和搬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测试反拔作用研究是针对考试使用及其影响的研究。本文就昆明理工大学目前实施的大学英语机助口试进行反拔作用调查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机助口语对学习者英语学习态度、内容、以及评估方面产生了反拔作用,但作用不明显,笔者探讨了只产生弱反拔作用的原因,并对如何促进大学英语机助口试积极反拔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语言测试在语言教与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同步测试能带来积极的反拨作用,但在使用它时,应遵循一些原则,并且应注意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以减少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是一种直接的语言行为测试,其设计原则体现了语言交际性这一性质。本文对陕西西安的三所理工科高校290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反馈作用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对英语学习的正反馈作用大于其负反馈作用,但不同学习类型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行为存在着明显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对今后如何反馈到实际英语口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大学英语期末成就测试中增加口语测试的实践,探索其对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正面反拨效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测试学的角度来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近几年存在着较大的异化趋势,连续出现的泄密事件实际上是测试负向反拨效应引起的一种极端表现方式,是测试异化导致教学和学习异化的结果;同时,测试的异化也不得不让我们扩大测试反拨效应的内涵.本文还分析了导致这种由负向反拨效应引起异化趋势的深层原因,并且就如何最大程度避免这种异化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