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丰 《今日南国》2006,(5):26-26
阳明山车祸事件1969年7月间,蒋宋夫妇与往年一样,到了夏天就从士林官邸搬到阳明山官邸避暑。这一年也不例外,可是,这一次的避暑之行,却是老先生这一生,最不愉快的一次避暑。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总统”车队从士林方向要回到草山官邸,当车队快速经过仰德大道岭头附近的弯道时,前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6,(12)
日前,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搬进了戒备森严的首相官邸。据报道,日本首相官邸的安全措施十分严密,整座建筑被5厘米厚的防弹玻璃覆盖,对出入人员的管理非常严格,即使首相本人忘了带通行证,也进不了自己的办公室。实际上,面对不容乐观的安全环境,各国元首、政府首脑的府邸都时刻处于“一级戒备”中,尤其是那些大国的首脑官邸。那么,这些官邸到底怎样设防?政府首脑的保镖们又是怎样警戒的呢?本文将为你揭开谜底。  相似文献   

3.
正蒋介石给台湾人的感觉,永远高高在上,让一般民众觉得非常遥远。说起蒋介石这个人及其家族,除了神秘外,依照台湾人八卦又迷信的习惯,常常还会有些牵强附会的神化。比如说,人们看蒋介石的照片,就会发现他的头特别尖,所以当时台湾民间就有传说他是龟精转世。1975年4月5日,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下起大暴雨,让许多人觉得不同寻常。虽然清明时节本来就是雨纷纷,但那天下得特别断魂。"蒋介石过世了",这一消息公布后,有些大人觉得天都要塌  相似文献   

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实行官邸制,这既是完善干部住房制度,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遏制少数腐败官员"以权谋房"的重要手段。探索实行官邸制,不仅要全盘统筹、科学设计,还要从官邸制的适用范围、建造标准、资金筹措、试点推行、政策配套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王陵基,字方舟,是四川地区民国时期资格最老的实力派军阀。1948年,蒋介石将他从江西省主席任上调回四川,任四川省政府主席。成都解放前夕,他在逃跑途中被解放军俘虏。台湾飞机不来了由于解放军攻势迫近,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在成都凤凰山机场仓促起飞,飞往台湾。蒋介石父子飞往台湾后,胡宗南也飞去西昌,随时都可以开溜去台湾。留在成都的王陵基成了瓮中之鳖。12月21日,王陵基向台北呼电。台北方面,"总统府"军务局局  相似文献   

6.
"探索实行官邸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被提及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关于官邸制整体的制度构建从理论到实践均未成体系。思想层面、理论层面以及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成为束缚我国官邸制探索的主要障碍。基于国情、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反腐的需要,我国特色官邸制应当是以"反腐""限权"为价值导向的官员住房制度。在保证官员办公、住房需求的基础上,以地市级为试点,逐渐探索官员入住官邸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没想到.为分离台湾,昔日的盟友美国在他背后放起了“冷箭”——想方设法阻止他入台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一结束,蒋介石预感大势已去,他一方面调兵遣将,欲依长江之险作最后挣扎;一方面开始为自己安排退路。10日当天,他即派儿子蒋经国到上海将中央银行现金转存台湾,数日后又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兼警备司令,蒋经国为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这样,一旦大陆失守,他可退据台湾,有个立身之所,以图东山再起。对蒋介石来说,选择台湾,本是无奈之举,当他于这年末登机逃台时,“俯视眼底大陆河山,心中怆然”。离开他统治了22年的大陆,到孤岛台湾,心中滋  相似文献   

8.
江蓠 《21世纪》2013,(12):60-61
身为地方官的苏轼“再三奏请”朝廷修缮已成为危房的杭州官邸,并不幸遭遇史上最严苛的“官邸制”,最终只能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9.
二三十年代,蒋介石总的战略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由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由他本人实行独裁的、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政体的共和国。为实现这一目标,蒋介石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联美、抑日、反苏的战略;在对内方面,则将“攘外必先安内”定为国策。他最早提出的“安内”,是针对国民党政权内部的反蒋派,其后才把主要矛头指向共产党,但也没有放弃讨伐国民党内的反蒋派。1997年2月,台湾开放蒋介石档案即《大溪档案》,它为研究二三十年代蒋介石军事政治战略,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史料。  相似文献   

10.
《陈诚日记》是新发现的研究民国史与当代台湾史的重要史料。通过《陈诚日记》中对蒋介石的评论,可以考察台湾时期他与蒋介石的关系。在国民党政权撤退台湾初期与1958—1961年间两个时间段,陈诚对蒋介石有过明显的不满,两人在一些问题上意见不合,甚至有过正面的冲突,这些史实使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台湾时期陈诚与蒋介石的关系。以往的研究总强调蒋陈之间的“合作无间”,蒋介石扶植陈诚,陈诚服从蒋介石。而新的史料展示了历史复杂的一面:蒋介石与陈诚之间其实也曾经有过较尖锐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1.
自1997年桥本龙太郎内阁实施行政改革以后,日本政治决策过程中首相官邸的话语权大大增强,开启了首相官邸主导决策的进程。只是2000年以后的日本首相大多在位仅一年左右,难以确立强势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只有小泉纯一郎和第二次上台的安倍晋三实现了长期执政和首相主导的政治运行。对于当今日本的政治决策模式是否已经转变为"首相官邸主导",国内外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论。本文采取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日本中央政府的各省厅向国会提交的立法草案数量、公务员人数的增加情况、审议会设置数量和召开次数这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内阁府和内阁官房在这三个方面都占据优势的结论。因此,日本已经出现"首相官邸主导"政治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2.
曼君 《山西老年》2009,(3):10-10
阎锡山1949年跟蒋介石逃到台湾后,蒋介石不忘他和冯玉祥联合倒蒋的历史,表面上给了个行政院长,不到一年时间,就将他革职。于是,阎锡山只好隐居金山山麓的三间茅草屋中,度过他人生最  相似文献   

13.
杨瀚 《百姓生活》2010,(4):54-56
2009年春节前,我到台湾访问,与台湾的朋友在谈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杨虎城的态度与处置方法时,有朋友说:“蒋介石对杨虎城是很宽容的,让他出国就是了,是杨虎城非要回国才遭逮捕的。”事实是这样吗?非也!  相似文献   

14.
叶介甫 《中华魂》2020,(4):52-58
被称为"人民的哲学家"的艾思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以一本《大众哲学》影响了大批青年投身革命、奔向延安。据说蒋介石退到台湾后,在理论总结方面多次提到,我不是败给中共的军队,而是败给艾思奇先生的《大众哲学》。他要求部下包括他的孩子好好研读《大众哲学》。蒋介石的话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威力。全面抗日战争之初的1937年,艾思奇从上海来到延安。  相似文献   

15.
张群 《华人时刊》2010,(7):76-77
1949年在中国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新中国随之诞生,而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则风雨飘摇,沮丧地退踞台湾。随着国民党蒋介石政权退至台湾,盛传中的大陆黄金被蒋介石秘密运往台湾之谜一直未能破解。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美)陶涵/著 林添贵/译 中信出版社 蒋介石的历史评价始终摆脱不掉“丢掉中国的人”。其专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盖了他的复杂功过。然而蒋介石是唯一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都曾掌权的政治领袖,终其一生不断参与具世界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时间长度近代少有人能及。蒋介石的一生牵动着现代中国的挣扎以及世...  相似文献   

17.
1948年冬,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预示着中国共产党即将夺取全国胜利和国民党政权的行将垮台。此时此刻,国共双方都将眼光盯在众多的知识精英身上。 毛泽东高瞻远瞩,胜利在望之际,已考虑到中国共产党将要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中国,要建设强国富民的新中国,自然离不开各类人才。他已预料到,在战争的背后,必然有一场人才争夺战。在这黎明前的关键时刻,绝不能让蒋介石将国家的栋梁之才裹挟而去。 准备逃遁的蒋介石,无奈之际,除了将大批金银财宝运往台湾外,下一个目标,就是动员国统区的名流学者、科技精英们随他去台湾,他不能把这些国士拱手送给共产党。为此,特制定出“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相似文献   

18.
算命先生赛神仙 早已点化退台湾 四川与台湾,都与蒋介石的命运变化有过重大关系。 传说抗战时期,蒋介石登峨嵋山抽签算命。一老者算他是水命,送其8个字:“胜不离川,败不离湾。”蒋一笑将其置诸脑后,抗战一胜利,就出川,与共产党打内战。在连战皆北之际,蒋猛然想起算命老者的话…… 1949年的元旦快要到了,国民党在内战中的失败已成定局,美国已对蒋介石失去信任,开始怂恿国民党内部推出“富有感召力的新领袖”。  相似文献   

19.
心理咨询师本身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可以化解你的心理问题,一般人多看一些心理学常识的书籍,在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就能自己消解据文献记载,蒋介石曾经对精神分析很有兴趣并非常好奇,他曾经请心理学家萧孝嵘对他进行过若干次分析;但其结果是失败的,蒋介石说这是一个错误,因为精神分析不符合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20.
用了近两年时间才揭开神秘面纱的台湾"战术型岸置火力制压飞弹",是为了给陈水扁壮胆台湾当局在陈水扁官邸前广场举办"双十节"典礼,并安排了长达弱分钟的军事表演。其中,从未曝光的天弓三导弹及雄风三型导弹首度亮相。天弓三型导弹与雄风三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在阅兵现场展示的导弹本体采咖啡色、黑色涂装,并未有详细语音或者文字解说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