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代新疆的丝绸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在我国西北地区(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上,又掀起了一股新的丝绸贸易的“热浪”。一队队满载精美丝绸的驼队,从西安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西出阳关,向西进发。从而使一度沉寂下来的“丝绸之路”,又重新兴盛和繁荣起来,出现了昔日少有过的盛况。清代“丝绸之路”上的丝绸贸易,不仅是古代这种贸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自然延伸与继续,而且有许多新的特点。清代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的丝绸贸易,是当时西北民族贸易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
对西北地区开拓中亚市场的几点思考张永庆联合起来“走西口”,一道建设“丝绸之路”开放的新通道,共同开拓中亚、东欧、独联体市场,是西北五省区近几年来采取的新举措。但是,以新亚欧大陆桥为契机,在走向共同发展之路的过程中,西北地区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众多的困...  相似文献   

3.
北周和隋、唐时期,今甘肃中部靖远县境有县名乌兰,与此相关的地名还有乌兰山、乌兰津、乌兰桥和乌兰关。这是古代甘肃境内黄河上的重要渡口。是敦煌以东丝绸之路(前称甘肃境内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地。但是,这个乌兰县城  相似文献   

4.
自唐代刘禹锡在巴渝仿作《竹枝词》,其体裁被历代诗人喜欢利用,至清代,文人创作《竹枝词》达到极盛状态,仅歌咏西北地区的作品就多达几十部(组),份量大者往往百余首一组,小者也有十余首,可谓五彩缤纷。但就甘肃地区来讲,份量最大的莫过于《甘肃竹枝词》。 《甘肃竹枝词》凡一百首,作者是叶礼,①作于道光二年(1822)夏天。关于作者,史无记载,只知他自号为“龙眠山民”,可能是安徽桐城人,漫游西北,考察民俗风土,查阅史书资料,有感而作竹枝诗一百首,以歌咏甘肃行省之山川地理、民族物产、风俗社会。因为当时的甘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跨世纪交通干线建设构想贾兆魁,董锁成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总土地面积约310万平方公里。1990年总人口7986万人,分别占全国总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2.3%和7.1%。是一块地旷人稀、资源丰富、前景美好、亟待开发的宝地。一、...  相似文献   

6.
甘肃农业的现状和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农业的现状和持续发展的对策左心平,陈刚解放后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甘肃的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条件的制约,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甘肃农业进一步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其现状,找出差距,提出对策。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甘...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总面积303.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934万。西北地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自然景观雄伟壮丽,物产丰富,工业和交通已有较大发展,开发旅游资源前途广阔,具有重大的经济战略意义。现就开发西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几个问题作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8.
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旅游品牌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应共同携手打造旅游强势品牌和精品线路,增强品牌整体竞争实力,共同打造"新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品牌.西北丝绸之路区应以旅游品牌为核心,加强区域联合和协作,实现资源整合,提升陕、甘、宁、青、新地区旅游整体形象和影响力;构建西北区特色旅游产品,营造旅游精品体系;联合打造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依据旅游优势,创新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各省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甘肃、青海、宁夏在经济一体化新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剖析了甘青宁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提出了统筹甘青宁经济发展、实施甘青宁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和策略,以推进黄河中上游经济协作区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0.
杨增新在甘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增新在甘肃朱允兴,刘喜堂督新之前的杨增新,曾有一段在甘之间历.光绪十四年(1888)杨增新考中举人,次年进京参加会试,殿试,成为进士。同年九月以知县签分甘肃,先后署任中卫县知县、后补渭源县知县等职.后来又在宁夏将军钟泰的全军营务处任职。1696年8...  相似文献   

11.
范杰 《西域研究》2023,(4):122-137+169
根据分布特征、年代以及发展趋势,新疆史前海贝是甘青地区东部人群和文化扩散的结果。甘青地区经由“草原丝绸之路”获取海贝的路径,也被新疆东部人群继承了下来,并由此进一步向新疆西部传播。新疆以西的地中海、红海乃至西印度洋沿岸考古材料显示,其不仅有着深厚的海贝文化传统,也有不断向西亚、中亚内陆等欧亚草原地带扩散的趋势,并与甘青地区东部出土海贝年代基本前后相接。这不仅进一步证实新疆史前海贝经由“草原丝绸之路”自西而来,也表明包括新疆在内的西北地区在史前便与地中海、红海和西印度洋沿岸产生了持续且稳定的交流互动,而“草原丝绸之路”则是汉代“绿洲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沟通东西和连接海陆的主要通道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民国时期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五省区,还包括内蒙古、绥远的部分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自周代起,秦、汉、唐等朝代都是以长安为首都。后来由于全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西北地区开始成为贫因落后的代名词。自民国初年来,西北地区更是倍受天灾人祸的困扰,民穷财尽,困苦不堪。总之,西北地区已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3.
五彩缤纷的“西陲边塞诗”诗品──《历代西陲边塞诗研究》述评钱伯泉薛宗正先生的《历代西陲边塞诗研究》一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系统研究西北地区古诗的佳作,值得一读。我国的“西陲”为丝绸之路所必经,自古即为我国与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论近代西北地区的田赋与积弊陋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西北地区,无论甘、宁、青、新诸地,其地方军政所费来源,在清季有二:其一为内地国家各关之额拨协饷,二为地方田赋。民国以降,协饷全停,西北地方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唯靠田赋。西北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农业主导地位,决定人民只有靠业农耕田谋生,而政府官吏则更主要依靠田赋维持,“协饷”停解之后就更是如此。于是田赋与田赋俱生之积弊、陋规,虽所来有自,但进入近代以后,在西北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田赋之外,积弊、陋规为祸日烈;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后西北农村社会经济最终全面崩溃,其深刻根源正在于此。由于甘肃的农业土地在西北总量中比例最大,故我们的观察研究权以甘肃实例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苏荣《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6期发表题为《关于未来五年甘肃发展的思考》的文章,论述了甘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任务、目标与措施。甘肃面临着八个难得的机遇:第一,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国际间产业重组转移速度加快,这为甘  相似文献   

16.
<正> 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畅通,不仅对促进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作为中国人民同中亚、西亚以及欧、非地区各国人民商业联系和友好往来的交通要津,载誉于世界文明史册。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政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向西开放"战略的推进,西北地区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以西北地区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合作为视角,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对2000—2012年间西北地区与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总量GDP、人均GDP差额、共同的边界对双边贸易都有促进作用;其中,SCO、WTO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人口总量和距离成为抑制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同时通过实际双边贸易额与引力模型预测贸易额的对比,分别对西北地区与中亚五国间双边贸易发展潜力进行分析。总体来看,目前西北地区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水平较低、合作规模较小,但未来贸易发展潜力较大。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距今5500年左右马家窑文化从甘肃中南部向西南挺进至四川西北部,再深入影响西藏东南而形成卡若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卡若文化或类似文化穿越山口而至喜马拉雅山南缘,然后沿着山麓西进,终至克什米尔地区而形成布尔扎霍姆(Burzahom)文化,这样就构成一条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南道。这个通道不可能像汉代前后所谓"丝绸之路南道"那样,短期内主要通过偏南平原城市间链接完成贸易,而主要是通过文化上环环相扣的影响渐次形成,但总体上也当是人群西移过程的反映。反过来,西北地区最早出现的绵羊、小麦等也不排除是由此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唐代西北地区的敦煌、吐鲁番等地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也是唐代北方干旱区农业文明的重要区域。这一区域农民群体的物质生活、精神信仰和劳作之余的生活空间,是唐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代表了唐代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社会生活的常态。通过对这一区域农民群体的社会生活的考察,可见唐代社会生活的基本风貌及农民群体的区域生活特色。  相似文献   

20.
《青海社会科学》2014,(3):F0003-F0003
<正>2014年3月27日,西北五省区社科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讨会在西宁召开。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向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赵宗福讲话。西北五省区社科院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新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阿布都热克扎克.沙依木编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智文研究员、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发平研究员和苏海红研究员等专家分别作了交流发言。通过此次研讨会,五省区社会科学院加强了合作交流,开拓了学术视野,提供了共同发展的信息,为丝绸之路沿线智库机构如何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更好地服务于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决策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