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古代,有时候朝廷对官员还是相当抠门的。委任状得官员自己花钱买《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五记载:"旧制,吏部给告身,先责其人输朱胶绫轴钱。"告身,就是任命状,是沿袭南北朝时的遗制。唐朝任命官员的程序一般是先经考查合格,尚书仆射同意,报告门下省,由给事中读其考查情况,再由黄门侍郎检视,侍中审查后上报皇帝,最后由主管部门执行任命。凡被授官的人,自各种途径出身者以至公卿皆给以凭信,加盖文为"尚书吏部告身之印"的印信。唐朝,直至五代、宋朝  相似文献   

2.
如今,官员公费旅游现象屡见不鲜.这有治理方法的问题,更有治理力度的问题.那么,中国古代,政府是如何治理这个"老大难"问题的呢? 官员公费旅游古来就有朱元璋拿亲属"先正纲纪" 古代交通极不发达,各地人员往来极为不便,因此自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建立了相应的沿途接待制度,由各地的地方官府设立"驿站",负责过往官员的接待.驿站所需物资、经费由中央或地方官府负担.驿站的建立,为公文传递和官员出差提供了方便:一是免费使用车船马匹等交通工具,二是免费供应食宿,三是能获得当地的一些土特产.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究竟是选择专家型领导还是通才型领导,这种争论一直存在。1964~1984年期间,由总统任命的官员中,超过3/4的人拥有至少一个高等学位。美国的高级公务员当中,超过2/3的人有高等学位,其中42%的人大学专业属于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33%持有的是医学、法律或者其他的博士学位。因此,从他们当中产生的大多数政治执行官员(Political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很多官员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官运、财运寄托于上天和神灵的庇佑。奸佞、贪浊的官员,因其内心空虚无聊、忐忑不安,对前途毫无自信,故对鬼神之事尤其迷信。古代官场禁忌多出门之前翻历书,选日子,乃是古代官场普遍现象,今人不会觉得奇怪。不可思议的是,古代官员接到任命,前去上任,要避  相似文献   

5.
我国封建时代选拔官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察举、荐举和科举。察举是由地方官员首先考察,发现人才后向朝廷举荐,即先察后举;荐举是由专门负责官吏人事工作的中正官将各地推荐的人才分为三六九等,然后向朝廷举荐,即荐而后举;科举是通过分科考试,将考试合格人才向  相似文献   

6.
博文集萃     
《领导科学》2012,(12):58-59
没有神童又何来"神童官员"近日,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门户网站"中国长治"刊发了《中共长治市委组织部公示》,在拟任命的副处以上干部中,有2人系14岁参加工作,1人16岁参加工作,5人17岁参加工作。在一个地方,一下子出现这么多的"神童官员",用扎堆来形容很是恰当。可是,偌大中国出现一个"神童官员"都不得了,更别说一个地方"神童官员"扎堆,这简直就是奇迹。按照有神童才有"神童官  相似文献   

7.
凌志军 《领导文萃》2013,(18):81-83
1993年,中国到处都在传染浮躁。地方政府的官员不再乞求中央政府给钱,他们忽然发现有更好的办法弄到钱:到银行去,想拿多少就拿多少。每个城市银行里的官员都是他们任命的,自然惟命是从。中央银行对货币和信贷的控制不再有效。世界银行的专家也开始坐立不安,赶快写出报告,向中国政府发出  相似文献   

8.
领导的稳定性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春 《决策》2003,(6):46-47
对任期制的尊重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到期再任命的循环过程实现的,这既需要下级官员的实践,更需要上级领导的实践。对于官员具有“指挥棒”意义的职位赋予和调整,在掌控权仅仅集中在上级手里的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地起到奖优罚劣、升优黜劣的作用,在少数情况下还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9.
《香港忧思录》是一部认识香港的教科书。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香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传媒等方方面面。既有对现实的叙述,也有对历史的溯源。关于“政治”,目前香港街头巷尾议论较多的是“民主”与“自由”.只要是稍有点头脑的香港人.应知回归前后港人得到的民主与自由有天壤之别。在英国殖民统治的150多年间.一切权力归港督.主要官员都是由港督任命且都是由英国人担任。  相似文献   

10.
胡顺涛 《决策》2010,(6):64-66
从2009年12月3日,被任命为重庆市代市长。薄熙来、黄奇帆两个明星官员的搭档,即使在中国地方政坛,也极为少见。坊间,将其称为“熙奇组合”。  相似文献   

11.
时事政策     
《领导决策信息》2008,(15):10-11
中国政务信息网媒体关注度测评黑砖窑被撤官员复出始末推荐度指数★★★★★★今年3月,在没有进行任何公示的情况下,曾因山西黑窑场事件被查处的段春霞被任命为临汾市尧都区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领导者》2010,(1):63-63
国务院于1月4日任免外交部.民委、海关总署等部门国家工作人员。其中,任命崔天凯、傅莹(女).翟隽为外交部副部长,免去何亚非、武大伟的外交部副部长职务。另外,国际司原司长吴海龙升任部长助理。至此,外交部主要官员完成了新一轮调整,主要官员的分工也进行了微调。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我县首次对拟提拔的68名乡科级干部进行了任前公示.通过公示,有7名公示对象因群众反映问题经查属实取消了任命,有1名干部因群众反映的问题尚未查清暂缓任命,移交司法机关进一步查实,其余60人由县委常委会决定任命.此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据民意测验,全县群众对实行公示制的满意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沈栖 《领导文萃》2011,(20):61-62
若要官场干净,先得官员手脚干净。试想:官员贪污受贿盛行,官场还会是一方“净土”么?即使所谓的“小节”,按官员“政治洁癖”的要求,一俟被曝光,也是逃脱不了“下课”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10多天后,中共中央任命徐光春为河南省委书记。履新以来,徐的足迹几乎已遍布全省各地。观察、询问、倾听。可说是新任官员的某种常态,而这对于徐光春来说,这类常规的做法或许既熟悉又陌生。陌生,是因为在这位新省委书记的履历表中,他还从未有过主政地方的经验。熟悉,则是因为上述做法,对于他这个出色的前摄影记者而言,其实也是毕生练就的“看家本领”。徐光春是由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升任河南省委书记的。舆论普遍认为,这体现了中央对于未来可用官员的多样性选择。因此,徐目前所面临的…  相似文献   

16.
刘典 《办公室业务》2013,(16):52+56
合理的休假制度可大大提高办公效率,也对弘扬传统文化、拉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古代,历代王朝的休假制度仅针对从政官员,统治者为了鼓励臣下尽心国事,专心高效地办公,不断在实践中完善休假制度,名目多样,内容丰富,对现行的节日休假制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官员也是要休息的我国秦朝及以前,并没有休假这一说,政府官员每天都要按时上班,若有事只能提前请假,称为"告归"。  相似文献   

17.
家,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最特殊的小社会。“修身齐家治围平天下”,意即“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是古代士大夫提出的治国必先治家的处世之道。古往今来,治国与治家,官风与家风,总是彼此映衬、紧密相连的。家风淳,官风正;家风浊,官风污。虽不能一概而论,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位官员的官风不错,家风却很糟,他的官风必然要大打折扣,后院起火,养出纨绔子弟,乃至声色犬马之徒,而自已还能留下清官之名,恐怕也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18.
韩长赋出任中国农业部部长,这一任命让他顿时成为海内外舆论的话题人物。有人说,他是典型的学者型官员、中央农业领域智囊;也有评论说他八年前就位居农业部常务副部长,20年前就是团中央青农部长,是典型的中央农口系统高官。  相似文献   

19.
"官托"是在官员选拔中,在看不见的权力阴影下,将公权力领导和职位渴求者紧密相连的"牵头人",他们身在公务体系之外,不具有公权职位,却在官员晋升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运作力。在现实中,这些"官托"不仅影响了官员选拔的进程和最终结果,也形成了腐败的新体系流程,加剧了民众对政务部门的负面评价,削弱了民众对新晋官员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曾为这个问题苦恼:先有鸡?先有蛋?长大了,发现类似问题俯拾皆是。……官员们常常喜欢说"我有权"如何如何;官员们常常指着一些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