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漱溟在肯定民主理念之普遍价值的同时,更为强调民主制度与中国特殊文化传统的适应性,对"中国式民主"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制度设计。在其乡村建设理论中,他继承了儒家的政治传统,提出"人治的多数政治",对西方代议制民主的两大基础"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和"法治原则"予以颠覆,凸显了中国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特质,表现出鲜明的协商民主的色彩。儒家思想与协商民主具有很强的亲和性,能够成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积极资源。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实践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渊源.历代政治发展中形成的“和合”“民本”“议事”“大一统”文化思想,与当代协商民主的内涵要素具有高度契合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色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实践特色结合起来,建立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形成了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发展格局.新时代,要立足历史经验与现实国情,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在制度建设中融入文化要素和价值,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科学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将协商民主正式写进党代会报告,是十八大的重大历史贡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优势,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乡村协商民主是探索、建立和发展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产物,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质属性,与西方协商民主具有根本差异。社会主义乡村协商民主经历了从肯定乡村协商是一种民主形式到确立乡村协商为一项民主制度的过程,是与相关政治制度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社会主义乡村协商民主以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为灵魂,以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为底蕴,以协商为核心价值,其在乡村社会生活中功能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乡村协商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是不涉及少数与多数的民主,是坚持求同存异,讲求合作、参与、协商、包容,以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的民主,是对间接民主、代议民主、远程民主的完善和超越的民主,是当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是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的民主。其实现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完善的协商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采用"协商民主"的理念,并进一步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制度选择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形式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外在制度体现的又一次科学概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提出及其制度实践,必将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的、覆盖全部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民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协商民主呼吁公民应该恢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历史传统,并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政治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所谓平等、理性、深思熟虑的协商来提升民主质量,进而有效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带来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主要在于:党的领导为协商民主发展提供了健康保障;中国的民主制度为协商民主发展创造了制度前提;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中国的协商民主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具有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内容的丰富性,民主机制的程序性,协商民主机制服务于根本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的理论虽然产生于西方,但协商民主的实践在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已经有了60年的实践.中西在当下历史节点上面临着相似的历史命题和时代旨趣,使两者的对话和沟通成为可能和必然;两者在目标外延、生成路径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共识和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建构起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协商政治的共识观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文化基因,其主要内容包括"和而不同"的整体观与"感而遂通"的协商观。中国传统共识观揭示出古代政治哲学中十分重要的协商传统,凸显了中国政治哲学"去同取和""议政以德""行重于言"的思想特质。它既不同于西方选举民主"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亦不同于西方协商民主注重制度规约的利益博弈,而是将政治共识建基于天道体证与工夫践履之上。传统协商政治的实践智慧对建构中国现代协商民主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民主就被等同于多数统治.威斯敏斯特多数主义民主被看作是现代民主的最佳模式.然而多数主义民主的"竞争-对抗"原则对少数的排斥不仅使威斯敏斯特民主日趋衰败,而且还使那些移植了该民主模式的新兴民主国家陷入分裂斗争与持续的混乱当中.民主化的"第三波"因多数主义民主的失败而陷于停滞.相反,那些以权力共享、协商合作为原则,以最大限度的政治共识为目标的民主制度不仅更有助于民主稳定和民主巩固,而且在民主品质和绩效方面都远远胜过多数主义民主.李普哈特把这种优质民主称为"共识民主",并指出用共识民主替代多数主义民主是21世纪民主的希望所在,而多数主义民主向共识民主的转变则预示着民主化"第四波"的开端.共识民主颠覆了许多传统的观念,不仅在理论界引起了巨大轰动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