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解决"三农"问题, 推动农村三化, 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应该通过发展县镇工业改变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通过农业产业化改变传统农业增长模式, 培育和巩固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农村和农民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 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为落后国家不通过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应包括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政治层面上跨越成功之后如何进行经济层面上的跨越是跨越理论的核心.苏东剧变表明,这些国家没能在经济层面上实现跨越,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却雄辩地证明"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能够在经济层面上跨越的.  相似文献   

3.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跨越完整的资本主义阶段进入社会主义,这是第一种跨越.面对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加速发展的趋势,在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论断.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可以称之为第二种跨越.过去,我们往往只强调社会制度可以跨越,现在又提出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实现跨越,这就把跨越问题讲全了."双跨越"是落后国家社会主义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一直是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目前我国并未从根本上进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时期,从而导致农业发展资金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有效需求不足.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在财政税收政策上,一是要形成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制度,做到有法制保障;二是要增加"三农"支出,真正做到"予多取少";三是创新政策和制度,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中国走低碳经济的道路,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的要求。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与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纵观世界各国实现城市(镇)化的进程,都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实质是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工业化生活方式的普遍扩散的过程,而工业化的实现又伴随着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而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业产业,农民脱离土地而成为工人,农村逐渐发展而成为城镇。笔  相似文献   

7.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不是要单纯地振兴工业,理所当然地包括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首要目标是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心任务是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重点和难点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根本出路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调查与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江西宜春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业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劳动技能,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工业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农村工业化概括地说,就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为了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致富,依托市场和农民自身优势,在农村兴办现代化工业,并使工业成为农村的支柱产业.从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仍然非常庞大,大城市的人口已经接近饱和,容纳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大力发展"近"农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延长经营链条,对于缓解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压力,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增加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努力实现农民教育发展的新跨越,深化文明生态村建设,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证,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跨越"设想是其东方社会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为俄国等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历史可能性.俄国、中国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马克思的"跨越"设想由理论变为现实,在实现了社会制度的跨越之后,在全球化和信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生产力如何发展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角美镇是漳州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其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目前角美镇工业开发区从现状和发展上看吸纳的剩余劳动力有着很大的空间,因此,应制定有利于角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策略,解决好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农村工业,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农村经济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尽快实现农村小康社会所赋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技术构成的多层次性都决定了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真正难点不在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在农村和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地处西部的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已经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能否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重庆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巩固和发展重庆区位优势的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重庆作为西部核心经济增长极,在新一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要实现"一主两翼"统筹发展,切实扭转"小马拉大车"的格局,农村土地的合理规划与利用、集约与节约用地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动力机制,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跨越论"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发展道路的新构想.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跨越论"的验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跨越论"的发展,中国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之后依然面临几个不能"跨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追求跨越式发展态势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目标之一.但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非由主观预期决定,而是取决于跨越式发展的机制形成.跨越发展态势来源跨越式发展机制,跨越发展机制的构建前提是破解跨越式发展机理.迄今为止,研究跨越式发展机理的成果较少.文章根据重庆市长寿区2002年以来的实际经验说明,跨越式发展机理是由发展战略思路、发展平台、创新中形成的可持续发展体制三个方面的合力构成.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农村居民消费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期间和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本研究利用近年来辽宁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资料和农村住户调查资料,系统地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存在问题并剖析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了解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引导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率下行,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判断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词。"十三五"时期,中国的核心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也要为2025年左右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奠定发展基础。根据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识别出影响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五大挑战,即全要素生产率挑战、城镇化挑战、生态环境挑战、被动依附型挑战和不平等挑战。而实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成功应对上述五大挑战的战略指引和基本途径,是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此,特别强调,切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避免政治上犯"颠覆性错误",构筑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党三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工业化问题。他们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发展必须要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民的致富相结合。农村工业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主体力量,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他们有关农村工业化的思想,对于新时期指导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破解"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