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艳妮 《社区》2022,(8):50-50
在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两邻”理念的过程中,沈阳市第二十中学三好分校始终坚守雷锋精神的校魂,坚持“以雷锋精神治校育人”的理想信念,把雷锋精神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载体,积极与所辖的沈阳市和平区南湖街道三好街社区开展共驻共建工作,将新时代社区治理的“两邻”理念融入雷锋精神,建设雷锋学校,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出口主导”与“进口替代”两种模式利弊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与“小进大出”有序发展两种战略构想进行了比较分析。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模式的选择,关键是处理好“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关系。我国只有以“出口主导”为目标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模式,才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模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蒙古国的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中一种比较特殊的邻国关系。中国要和平崛起,要富民强国,就必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充分认识加强中蒙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对构建中蒙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行“兴边富民”和“安邻、睦邻、富邻”的政策,抓住天时、地理、人和的有利条件,发展与蒙古国睦邻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高屋建瓴,构思恢弘。研究指出,从国际视角来看,“一带一路”战略是新常态下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为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路径和支撑。并且与西方传统的经济理念不同,“一带一路”战略中蕴含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新理念。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中国经济实现了三个突破。  相似文献   

5.
杨旭 《社区》2012,(27):54-55
“以邻为善、以邻为伴、以德为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贫病相扶、尊老爱幼”,这是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宁夏路街道龙潭路社区近年来大力弘扬的睦邻文化。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倡导社区睦邻新风,拓展睦邻服务范围,不断提高居民道德素养和文明水平,“孝悌龙潭”展现了一种别样的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主流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对外关系中非常重视文化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崇尚贯注王道精神的大一统政治理念,主张以文德教化为主要战略手段构筑华夏文明主导的和谐的天下秩序。这种文化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华夷之辨”与“华夷共祖”的文化族群观念。“尊王攘夷”与“用夏变夷”是具体的战略手段。“亡天下”与“王天下”表现了文明的自我警示和最高理想。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文化战略思想,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对中华文明的延续传播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团结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概念的提出及发展,从“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与计划生育的区别等方面,来探讨“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同中国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系”是转型社会中企业获取资源、实现发展的重要纽带,基于“关系”而形成的企业关系导向战略对中小企业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基于比较文化的视角,从“关系”的产生条件、文化根基、特殊属性上深入探讨了中国“关系”的本质,并重新定义了“关系”,进一步探索了“关系”运用于企业战略层面的关系导向战略的形成,并深入分析关系导向对中小企业绩效提升、资源获取、信任构建、机会主义防范、开放式创新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一化三改”战略、“赶超战略”“中国建设两步走”战略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三步走”战略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新三步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过程 ,并总结了我党进行社会发展战略决策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结构及其关系演化进行了文献回顾和梳理,指出研究者从早期寻求“理想的”组织结构与战略一一匹配的机械式关系,到当前探讨多维组织结构设计与多维战略决策的动态匹配,体现了学术界对“结构跟随战略”范式的新理解,也体现了企业在多样化复杂环境下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的关系。在总结国际化战略与结构关系的理论逻辑基础上,讨论了这种理论逻辑在产业多元化战略与结构、国内扩张战略与结构两方面研究进行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立论基础、主题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与安全 ,利用和营造国际和平大环境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是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立论基础 ;不对抗不结盟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是邓小平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主题的基本内容 ;利用矛盾、处变不惊、灵活务实、韬光养晦 ,是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策略原则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国内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阴谋与策略.为此,通过阐述"和平演变"在当前我国的危害性及其实质,指出了反"和平演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构想,其根基深扎于我党斗争的实践之中。考察历史,它的依据可分为如下几个连续的阶段1.“红区”、“白区”两种制度在一国内的共存与对立;2.“边区”、“国统区”两种社会制度在对立中的统一;3.“西藏模式”先进制度的国家内可以容许落后制度在特定地方的暂时存在;4.“一纲四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一国内和平共处的最初设想。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从宏观历史高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指导和处理当代国际关系,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灵活运用和深入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制定国际战略和从事国际关系实践,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以宏大的全球眼光、赤诚的爱国主义深情,既坚决维护世界和平,积极谋求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又坚决捍卫中国战略利益。从而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形成了鲜明的“中国战略利益论”。  相似文献   

17.
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是对邓小平外交战略在继承中的创新与发展,是我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升华.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国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精髓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国际和平,她向世界完整准确地传达了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善意和意志.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带一路”中的战略理念与空间生产问题,对“交通”与“和”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交通经济带(圈),“交通”是整个战略的支点,“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和平发展,“成和”是整个战略的目标,“交通成和”既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也是现代区域科学的核心范畴,它是对西方二元对立政治哲学理念的扬弃,从而为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提供了一个战略制高点;“一带一路”的本质是一种空间的生产,亚投行与丝路基金的实质是“距离投入”,通过钢铁铸就的新丝绸之路,无疑拉近了沿线国家的地理距离;心理距离的拉近需要充分激活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使之成为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内在动力,地理与心理距离的拉近是判断“一带一路”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内容包括∶(1)反对战争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有争议的问题 ;(2 )军事均势是和平共处的保障 ;(3)不同制度国家应加强经济合作 ;(4 )确认了不同制度国家的主权、独立、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周恩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不同制度国家扩展到包括相同制度的国家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基本国策 ,大大促进了世界和平。邓小平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新的内容和形式 :即反对霸权主义 ,实行不结盟政策 ,不同意识形态和平共处及一国两制 ,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 ,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崛起的新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应该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推进中国和平崛起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