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释“悳”     
鲁迅先生在他的《名人和名言》中曾写了如下的一段话: 还有江亢虎博士,……谈到小学,说“‘德’之古字为‘悳’,从‘直’从‘心’,‘直’即直觉之意”,却真不知道悖到那里去了,他竟连那上半并不是曲直的直字这一点都不明白。这种解释,却须听太炎先生了。(鲁迅:《名人和名言》) 一九七二年底,我的一位朋友给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作注,要我帮他解决一下有关“悳”字的形义问题。他既问道于盲,我则义不容辞。曾先后给他写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  相似文献   

2.
“隐含”浅议竹钧所谓“隐含”,指句子的一种语义解释。①“在‘他要求参加’和‘他要求放他走’里边,可以说‘参加,前边隐含着‘他’,‘放’前边隐含着‘别人’,但是不能说省略了‘他’和‘别人’,因为实际上这两个词不可能出现。”②这是吕叔湘先生对“隐含”这个...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位教授,更是一位书画家。他走出了黄山,却又26次上了黄山,画出无数张黄山画,因为他是黄山的子孙。长江三峡那断崖千尺、高峰雄峙的的壮观风云吸引着他,使他流连忘返;天山、昆仑逶迤万里的雄浑苍凉气势,草原、大漠的神秘色彩,瑰丽的民族风情震撼着他,陶醉着他,给他的艺术生涯带来无尽的灵感、启迪和冲动。他就是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我国著名艺术大师刘海栗老先生的弟子,著名书画家胡华令先生。  相似文献   

4.
笑语连珠     
《新少年》2003,(5)
(一)罗德先生拿着儿子不及格的成绩单,来找老师。老师平静地说:“你儿子的答卷与他的同桌极其相似。”罗德先生说:“难道不可能是那个同桌抄我儿子的试卷吗?”老师说:“不能的。他同桌在不会答的题目下写着‘我不知道’,而你儿子写着‘我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现在,不少老百姓认为“中药,就没有有效期这么一说!”记者近日就此问题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采访了国家药典委员会执委、著名中医周超凡教授和该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中药理论家岳凤先教授。两位专家的观点使我们对这个始终模糊不清的问题能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周超凡教授说“:我今年就遇到一个病人,他家里保存着同仁堂解放前出的三颗‘安宫牛黄’,金箔包的、外层是蜡封。他中风了,将那药吃了,效果还不错。我们对每一种中药的有效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这就像‘鱼’保质难,保质期就短。‘茶叶’保质容易,保质期就长。像矿物药‘龙骨’,是恐龙化石,有几亿年了吧?谁能说它的有效期还有多少年?”老百姓“:中药,根本就没有‘有效期’这么一说!”中医名家“:中药的有效期,要具体药物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耀杰 《21世纪》2010,(8):20-21
按照黄兴涛的解释,罗家伦写作此信的动机,首先是激于新文化运动的所谓"大义";其次还有他与辜鸿铭之间的个人恩怨:"著名报人张友鸾先生就曾生动地记述辜鸿铭和罗家伦之间互相‘讨厌’的故事。据他说,辜鸿铭这位‘名教授’因反感罗家伦这位‘名学生’好出风头,不好好学英文,故上课时‘十回有八回叫着罗家伦的名字,要他回答’。而罗家伦呢,对于这英诗课既无兴趣,英文底子又很差。"  相似文献   

7.
汉代角抵戏初探——对汉画像石中的角抵戏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八○年春,我在中山大学随王季思先生学习《中国戏曲史》。在学习过程中,我对汉代角抵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查阅了一些资料,看到解放前后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图,并读到已故董每勘先生写的《说‘角抵’‘奇戏’》的专题论文以及吴曾德、周到两位同志在《郑州大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上发表的《漫谈南阳汉画像石中的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6,(1)
故宫陶瓷鉴赏专家耿宝昌先生对记者说:“故宫过去称孙瀛洲、陈万里和韩淮准是‘三希堂’,意思是,这三位大师就像故宫三希堂的珍宝一样宝贵。”一代代故宫专家,正是守护并收集故宫珍品的核心力量。他们中间有13岁时脑袋上还扎着辫子就来到故宫、搞古建筑的单士元院长;有曾经作为私人业主、后来捐赠大量文物给故宫的孙瀛洲先生。故宫80年来文物收藏的日见丰富、文物的逐步发掘,都离不开这些故宫薪火传承者。正是他们一代一代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香火,延续着故宫博物院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1997年6月16日,香港大会堂两个展厅里整齐有序地摆放著300幅香港上百位知名书画家的精品。下午3时,‘后港书画界迎接香港主权回归”书画展正式开始。在主获嘉宾剪彩之後,司仪宣布:请本次书画大展的召集人和主持者、香港亭学会主席、庚子书书订会友、香港著名书画家、漫画家郑家缜先生致辞。在热烈的掌声中,一个身著西装、年逾古稀、身板硬朗、神形飞扬的老人走到众人的面前——他‘就是郑家缜先牛。郑家镇,祖籍海南琼山,1918牛出生在香港。如果从祖父那一代移居香港算起,家镇应是件港郑家的第三代了。郑家缜的祖父和父规都是商人,…  相似文献   

10.
卵白釉瓷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英国前驻华大使,著名的古陶瓷学者约翰·艾迪斯(J·M·Addis)先生访问中国,在景德镇发表演说,就卵白釉瓷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他向中国古陶瓷研究者表示:“我们现在还不了解最早的枢府窑制品在什么时期生产的?如果大家能在这方面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能帮助对枢府制品进行确切断代的话,我们很感激。”①在他演讲的启迪下,我开始注意这方面的资料。1982年11月在上海举行国际古陶瓷讨论会,会议期间,艾迪斯先生来上海博物馆参观,由我的老师汪庆正先生介绍,我见到了艾迪斯先生,可惜当时由于时间仓促,未能有机会向他请教。想不到艾迪斯先生回国后不久,竟与世长辞。中国古陶瓷学界从此失去了一位忠实的朋友。现写成拙作《卵白釉瓷年代考》,谨以此表示一个中国后学者的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单数“我”、“你”、“他”都有其相对应的复数形式,那么,第二人称单数敬称“您”有没有“您们”这种复数形式呢?林祥楣先生认为“书面上虽然偶尔也有人用‘您们’,恐怕不能认为是合于规范的。”吴洁敏先生认为“因为‘您’本是表复数的,所以不能用‘您们’,只能说‘您俩’、‘您几位’。”黄伯荣、廖序东两先生虽认为“‘您们’是第二身复数敬称”,但又说“应提倡用‘您几位’、  相似文献   

12.
我利用一个双休日,到班觉家去作客,他是我们这一带有名的品茶专家,想去向他请教请教,听听他在茶道方面的高见。 班觉已经快六十的人了,精神矍铄,红光满面,老练持重,城府很深。他亲自给我打酥油茶,把茶杯擦得干干净净,满满地斟上,双手捧递给我,“格拉(藏话,‘老师’或‘先生’的意思),请喝茶。”我一边接茶,一边说:“谢谢!”热乎乎浓酽  相似文献   

13.
青雯 《今日南国》2007,(3):22-23
他穿着睡衣坐在酒店房间里,不远的地方随意地扔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和最新款的MP3,尽管他已经60岁了,但小年青们拥有的“现代装备”他一样不落。不仅如此,他和汪明荃的不婚主义,甚至挑战了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她走到化妆间,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抱了我一下,我跟她的事就算成了。我知道,只要我说‘我们结婚吧’,她就会很开心地答应,‘好啊,我们结婚啊’。但是反过来如果我说‘我们不结婚吧’,她也会很开心地说,‘不结就不结咯’。”  相似文献   

14.
以前,我发表过关于“大师”的一些想法。启功先生仙逝后,许多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承认, 启功先生是“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他有那么多的  相似文献   

15.
资格者,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的时间长短所形成的身份也。资历长阅历深者,还被尊称为“老资格”。然而,笔者没想到,时下这“老资格”不仅不尊,反而成了讽刺挖苦人只守“正统”、不“进步”的依据。这里有一个例证,是某市城关镇党委书记讲述的他自己的故事: “一天晚上,一位熟人领着个陌生人来到我家,陌生人手里拎着个鼓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客人落座寒暄之后,我才得知,这个陌生人是某村的村委会主任竞选者,他要我‘帮忙’,使他能当选……临走时,我打开塑料袋,里面装着两条名烟,一瓶名酒,价值相当于我一个月的工资、城关镇一个村民两个月的收入、一个老区农民半年的辛苦钱。我坚决让他带走,他死活不肯,还是熟人的一句话使我松开了手:‘呆子,都啥年月了,你还是这么正统,一点进步都没有,怪不得全市里的乡镇书记数你资格最老!’”  相似文献   

16.
正不久前,北大教授钱理群在一篇文章里宣布了自己的"告别"——他将告别学术界;一直与年轻人为伍、为师的他,同时也宣布自己跟青年的关系结束了。他这样写道:"对‘60后’‘70后’我有点理解,对‘80后’多少有点理解,对‘90后’我完全不理解。网络时代青年的选择,无论你支持他、批评他、提醒他都是可笑的,年轻人根本不听你的。所以我再也不  相似文献   

17.
世界著名材料力学专家、澳洲唯一的华裔、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米耀荣教授是米芾(宋朝书画家)的后代,为了寻根,在到中国讲学之余,2005年他西上去襄樊参观了米公祠,2008年他又东来镇江凭吊米芾墓,并参观刚刚落成的丹徒米芾广场,这两次的寻根之旅,使这位出生并一直生活工作在境外的中华之子,增加了对祖国、对祖先的热爱景仰之情。米耀荣1946年出生在香港的一个贫民家庭,有两个姊妹和两个兄弟,父亲是一位  相似文献   

18.
“五四”初期,在“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于一九二○年一月,郭沫若断然地说:“我想孔子那样的人是不容易了解的。从赞美他方面的人说来,他是‘其大则天’;从轻视他方面的人说来,他是‘博学而无所成名’。我看两个评语都是对的,只看我们自己的立脚点是怎么样;可是定要说孔子是个‘宗教家’,‘大教祖’,定要说孔子是个‘中国底罪魁’,‘盗丘’,那就未免太厚诬古人而欺示来者。”肯定孔子,而且对于反孔子的人这样不满,在“五四”高潮期间,在革命知识分子中间,这是颇可惊异的。人们不能不提出疑问:难道郭沫若反对“打倒孔家店”吗?既推崇孔子,又怎样理解他的反封建精神呢? 生活中常有许多复杂的情况,类似的现象包含着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又反映了同一  相似文献   

19.
盛夏暑热,无心读书,到一位老教授家串门。进屋后发现写字台中央摊着文稿,旁边散着几份学术刊物,看样子他人正忙。不便打扰,即欲告退。老教授却执意要我坐下喝杯“龙井”,陪他休息会儿,我只得从命。老教授从学生的毕业论文说起,谈到社会上的“下海”风。他对目下的全民经商特别是学人“下海”很不以为然。认为“商家在‘商海’弄潮,学人在‘学海’苦读,原是社会分工;车走车道,马走马道,文明进步的社会是有序的社会。一哄而起,一哄而上,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末了他还说:“别人‘下海’或是‘上岸’那是人家的自由,咱管不了,不过,我这辈子是下不了‘商海’也不准备去下那个‘海’了。”  相似文献   

20.
“爸爸,‘警察吴叔叔’今天又来看我和奶奶了,他给家里买了米和油,还拿出他刚发的工资给我交学费。爸爸,你不要牵挂我们。4年来,‘警察吴叔叔’一直在照顾着我和奶奶。听他说你减刑了。我和奶奶高兴极了。又快过年了,我们每天都在数着日子盼望你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