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4,(21):20-21
2012年,为更加突出创新驱动、人才优先,安徽省委、省政府启动“人才特区”——合芜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两年多来,人力资本在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呈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试验区已经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增长极”,形成了人才带动企业、企业聚集产业、产业促进自主创新的“安徽现象”。2013年,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  相似文献   

2.
南琳 《决策导刊》2007,(9):16-16
近日,上海市向社会公布了首批108位“领军人才”。这些分布在全市宣传、教育、卫生等7个领域的人才,在上海实施的人才兴市战略中,将在各自的领域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为更加突出创新驱动、人才优先,安徽省委、省政府启动"人才特区"——合芜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两年多来,人力资本在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呈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试验区已经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增长极",形成了人才带动企业、企业聚集产业、产业促进自主创新的"安徽现象"。2013年,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  相似文献   

4.
胡磊 《决策》2023,(1):32-35
<正>“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徜徉在铜陵美景之中流连忘返。铜陵,也因此被誉为一座“李白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留下众多文人墨客的足迹,是一片人杰地灵的宝地。回溯铜陵发展轨迹,新中国成立之初,铜陵一度迎来人才涌入的高光时期。在国家做出重建铜官山矿的决定后,各地的青年人才踏上这片热土,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一座新兴的铜工业基地拔地而起,伫立于皖江之滨。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08,(39):13-13
案例背景目前,江苏省约有高层次人才30万人,人才总量和质量全国领先,但高素质创新创业创优人才缺乏,已成为江苏发展的制约因素。而广东也遭遇同样瓶颈。据广东省科技厅的统计,广东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科研(R&D)活动的人员数约30人,低于上海、江苏等省市的人才密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0,(48):23-23
江苏张家港市永联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富”。去年,工业销售280亿元.上缴税收11.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3000元.在全国屈指可数。该村已实现了4个96%:96%的村民实现城镇化集中居住;96%的土地实现集中流转;96%的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  相似文献   

7.
《决策导刊》2007,(9):5-5
市长于鸿举在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说,重庆的科技人才队伍,是我们极其宝贵的财富。备级党委、政府要十分珍视他们,倾注更多的感情,倾斜更多的政策,让各类科技人才在重庆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1,(21):13-13
自2007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以来.目前已资助领军人才916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24人.其中创业人才63人.占全国的23.8%,列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09,(27):27-27
根据中组部“千人计划”的要求.部分省市陆续发布了关于在未来几年内的人才引进计划。从各地的人才引进目标上看.江苏计划5年内引进10000名高层次人才,“胃口”是各省中最大的。而对引进人才的给予的重金资助和优厚补贴成为各地政策的亮点。在事业启动和创业资助方面.四川、江苏、陕西、湖南等省一级的资助、启动资金基本都达到100万元/人.相比较而言.城市一级的资助金额更高.如江苏省镇江市对引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分成重点、  相似文献   

10.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3,(1):18-19
深圳市委、市政府从2011年4月推出吸引海外人才来深工作孔的"孔雀计划"。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80万至150万元的奖励补贴,并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对于引进的世界一流团队给予最高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近日,为进一步保持对人才的吸引力,该市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努力在人才政策上保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第一个提出把人才国际化纳入省级发展战略,作为该省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的具体步骤之一,在连续多年赴海外招聘高层次人才之后,今年6月29日到7月3日,江苏省首次举办“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行”,组织百名“洋博士”到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参观考察,此举在中国海外留学人员  相似文献   

13.
从察举再到科举,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选拔制度历经了从主观到客观的自我完善,选拔依据也由"名"到"文"确立了公平、透明、客观的评定衡器。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科举制作为选拔制度来说确实优于察举制,但"察举制"本身重"名"也是对未来官僚品行和口碑的一个确认,也有其自身制度的长处。科举制本身,特别是明八股文模式,更是把对人才的标准僵硬化、模式化,最终也只有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