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东北旗地是清代八旗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旗地是缘八旗驻防之派置而设立的。东北旗地中,奉天旗地最为典型,带有普遍性。旗地兵丁担负生产和防卫双重任务,他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人身依附关系经历了由主渐次、由严禁逐步宽松的过程。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满族社会逐步由初期的封建制向发达的封建制的转化。它说明满族已逐步克服了自身落后的东西,使旗地所有制关系和关内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关系趋于一致,它展示了文明的浸透力量。  相似文献   

2.
青州满城是清代八旗驻防的重要地点之一,但是关于青州满族的记载却寥寥无几.本文主要梳理了有关青州满族的历史文献资料,描述了青州八旗驻防城的由来、旗城的修建以及驻防官兵的选调,并论述了青州满族历史上的经济、政治诸问题.  相似文献   

3.
清代满族统治者为了统一东蒙古各部,特别重视喀喇沁部,满洲统治者和喀喇沁王公为了达到各自的政治、军事目的进行交往,以此发生了很多重要历史事件。有关喀沁旗的研究成果很多,但直接从满族统治者和喀喇沁王宫互通信札内容的分析的很少。本论文参考满蒙老档,简述喀喇沁王公们被清朝封爵的重要官职,解读满族统治者和喀喇沁王宫之间的信札内容,分析了当初喀喇沁部和满洲之间的政治、军事交往,最后指出这种长时间的联系和交往是清朝赈济乌兰哈达各旗不可忽略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4.
满洲、满族和旗人、旗族等不同称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含义。弄清这些称谓的含义,是我们进入清史和满族史研究的基础和门径,多年来却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由于学界运用这些名词时过于随意,从而引发混乱。本文旨在结合相关史料和历史背景,对这几个名词进行初步梳理,以期引发学界的重视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满族和蒙古族八旗兵,在江陵县荆州城设防,称荆州驻防。驻防旗人在荆州城内筑起一条界城,将荆州城分为东西两半,界城以东称东城,为满蒙旗人居住区,故又称“满城”,界城以西称西城,为汉人居住区,故又称“汉城”。至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其间二百二十八年,荆州驻防广设旗学,东城可谓旗学林立,民族教育甚为发达。  相似文献   

6.
老舍与北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与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讨论“老舍”与“北京”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一个中介性概念——“满族”。老舍与北京并不是一般的北京人与北京城的关系,他跟北京这座城市有一种先天注定的、生死相托的不解情缘。清初满族悉数入关,北京成了旗族长达二百多年的聚居地。老舍这位满族出身的文学家,有着深深的恋京情结,因为他的人文根须和艺术基石,都深埋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清初辽宁地区官庄旗地状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官庄旗地,是对所有权属于八旗土地的通称。它构成了清代满族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时的辽宁地区,有清统治者的兴京老城(辽宁新宾县内)和陪都沈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清政府为了保护和开发这块“龙兴之地”,在这里实施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即以旗地为主导地位的经营方式,这对清王朝土地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代东北是满族发祥之地,清廷对其实行具有民族统治特点的政策。旗界的设置及其对旗界的管理是其民族统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就上述问题作一探讨,求教史学界。一、流民出关与旗界的设置清入关前后的东北,由于明清战争的破坏,到处是“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一片荒凉。对此一些有识之士疾呼“欲消内忧,必当充实根本”,方是万年长策。为充实  相似文献   

9.
邓伟教授     
邓伟,辽宁省辽阳市人。1936年7月生于吉林省通化市知识分子家庭。满族。九三学社社员。195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历经坎坷二十余年。现为辽宁大学满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文系教授。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满族文学史编委会委员、辽宁省满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沈阳市民族学会常务理事、《沈阳民族》副主编。曾任《满族文学研究》主编、《满族论丛为主编。先后为中文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助教班、函授、业大、自学考试班讲授古代文学基础课与专题课。是国家“七五”与句\五”规动重点科研项目《满族文学史》(五卷本)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由中央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发起的“纪念满族命名36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5年9月3日至7日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国内各地的满学及清史研究学者近90人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就满学研究领域内的历史、社会、语言、文学、艺术、民俗等学科的诸多课题,进行了颇有收益的切磋研讨。会上有关满族史的讨论,出现了对“满洲”命名问题的关注热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史专家的意见得到了与会人员的特别重视。一些引人思考的问题如满族命名问题来说,本来就存在建国号为“清”之前是否曾有国号为“满洲”的争议需要澄清,另外,满族当年以如此少的人数能迅速统一全国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满族史上的许多重要人物也还应当充分地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1.
“旗下开户”是清前八旗奴仆豁除奴籍的主要形式,专指旗人奴仆由家主户下开出,并于旗下另立一户而言。当时称这类旗人为“开户人”或“开档人”。 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时代,旗下已有开户人。至其子皇太极天聪七年(1633),满族统治者制定了有关开户人的专门定例,说明当时“开户人”数量可观,已不容执掌旗政者漠然视之。 旗奴获得开户的权利,意味着享有了接近自由人的身份,可以独立立户,有资格当兵披甲,领有份地、并分配战利品或者掳掠所得。  相似文献   

12.
清政府在荆州实行八旗驻防,由满族八旗和蒙古八旗组成,实际兵额始终维持在四千名左右,由一名将军统管。荆州八旗驻防实行旗民分治政策,旗人在荆州城内满城居住。驻防旗人与荆州民众产生过一些矛盾,但主流还是和睦相处。荆州驻防的设立对加强本地控制和维护清王朝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志辉一沈阳市人,1933年生,满诙。195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年在江大中文系工作,1987年评为副研究员。现为辽宁大学满学研究中心主任、古代文学教研室研究员。任中国少收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满族文,矿史编委会委员、辽宁省满族文学学会副会性、沈阳市0族学会副理事长、沈阳市满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辽宁大学满族联谊会会长、《满st文学研究》副主编。先后为中文系本科生、函授生、自学考试学员讲授元明清文学、满h,文“二等一.王础课与专题课。为列入国家“七五”与“八五”重点科研项目《满族文学史》(’。)\…  相似文献   

14.
满族的先世可以追溯到周代的肃慎,汉代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金代以后的女真,明代的女真人后来发展成今天的满族,但他们都只是满族的族源,他们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不同民族,今天的满族共同体正式形成于1635年。  相似文献   

15.
清朝末年,东北改行省制,推行“移民实边”的“新政”,一时兴垦设学,成为时髦风尚。奉天省八旗农业讲习所和满蒙文讲习所,就是在这个时期为适应发展农垦的需要而创设的。八旗农业讲习所,受奉天省旗务司管辖。所址设于奉天省城。讲习所的培训对象,“专取内外城各旗员”。每期学生名额为一百名,学习期限为一年,毕业后  相似文献   

16.
牟洁  赵璋 《社区》2002,(1):30-31
舒乙小传:1935年8月16日生于青岛、满族,著名作家老舍之子。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走学。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现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7.
满族民间信仰是满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满族的心理素质和价值观、满族文化的演进走向以及满族的个性发展都曾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行政学的教学当中,内蒙古自治区的旗县并存问题涉及政治学、民族学、法学、社会学等多研究领域。而且具有历史特殊性和民族特殊性,对这一方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科研意义。本文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方向,以实事求是的毛泽东思想核心为理念的前提下对旗县并存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旗县问题的影响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进而加强对行政学的教学工作的深刻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旗袍是袍类服饰的典型代表,它以浓郁的骑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在世界服饰文化中独领风骚。其大致演化过程为:宽身长袍———窄身合袍———旗人之袍———旗女之袍———民国旗袍———新式改良旗袍———时装旗袍。旗袍伴随着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延续,体现出满族与其他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绥化市作为满族发祥地之一,聚居了大量的满族世居民,更保留了大量的满族传统文化。对绥化市满族发展的研究与文化研究,对发展绥化市少数民族文化、拉动文化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