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的书面以及口头翻译中常出现误译。这是由于对英语句子误解造成的。而误解的原因之一源于英语句中的歧义 (Ambiguity)。就英语中歧义的表现类型、造成歧义现象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阐述 ,并提出翻译中对待歧义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受话人或者译者常常误解说话人的意图,其主要原因就是在语义翻译中,受话人往往忽略话语与它所发生情景语境的相关性。为了能准确地把握说话人话语的真正含义,避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因忽视情景语境因素而导致的误解、误译、错译现象,受话人或译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该话语的情景语境,从而实现社交语用的等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关联理论与关联翻译理论的研读,结合语言、文化、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要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就要做到原文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适当的翻译方法三者之间的最佳联系与作用。本文从关联翻译的角度,分析了关联、翻译与文化间的关系,翻译中的文化误解现象在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及生态文化中的表现,提出尽量避免不合理的误译,防止缺失关联和认知语境而误导读者,引导建立最佳关联,避免文化误译的策略和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以保证顺利实现不同文化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翻译中的语境和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语境"是翻译研究实践中一个重要概念,指双语相关语境因素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原语和译语的语言符号内因素,还包含两种语言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翻译中的歧义现象普遍存在,语境可以消除歧义,保证信息的顺利传递;利用语境也可以制造歧义,取得修辞语用效果。所以提倡运用翻译语境观,从语用的角度处理翻译实践中碰到的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翻译中容易出现文化内涵误解及误译的三个方面 :即俚语和惯用语的误译、具有文化内涵的意象的误译及原文风格和主题的误译。对这些误译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 ,加深对异域文化的理解 ,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翻译中的文化误译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语境对广告语篇的重要意义,避免因忽略语境因素而导致的误译,采用文献研究与例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功能语言学理论,系统地剖析了影响广告语篇的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并归类说明忽略这些因素会引起的误译现象。指出在广告翻译中,译者应细心忖度每一种语境因素,使译文清楚地传达原文语言内容、交代广告相关背景、迎合目的语受众心理,从而更好地实现其商业目的;同时,关于广告翻译研究方面的著述也应提供必要语境信息,使读者更多地受益。  相似文献   

7.
英汉误译举隅陈叶,万宝林翻译讲求“信、达、雅”,其中的“信”指的是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正确理解原文。而一些初习翻译的人,由于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在翻译的时候,往往误解甚至曲解原文。本文拟简要分析一下容易引起英译汉误译的几种语法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翻译短溢的文化背景、定义人手,从理论上讨论了翻译“短溢”的发生、生成,并从语言文化、信仰习俗等方面作了系统分析。翻译实践中出现翻译超值、翻译欠缺的现象,关键在于不同语言文化的文化内涵、表达方式不同,而翻译实际中译义为主,兼顾形式,反之就会本末倒置、造成歧义和误解。  相似文献   

9.
"误译"现象自古有之,《红楼梦》的翻译也不例外。杨宪益、霍克思两个译本中的误译现象多种多样,其中误解原文是导致误译的主要因素,而译者的母语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翻译工作者,我们对误译所导致的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不能无动于衷,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扭转目前大量误译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角度可以用来探讨<高级英语>教学参考书中的误译现象:一是认知语言语境差异引起关联缺失导致误译;二是对认知情景语境转换不当导致误译;三是对认知文化语境生疏导致误译.而遵循最佳关联原则是避免误译和进行合理创造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