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事物发展过程中部分质变问题的争論焦点之一,是部分质变仅存在于总的量变过程,还是也存在于总的质变过程。我的看法是:部分质变只是属于事物发展过程中总的量变过程,所谓总的质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实际上就是新事物的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相似文献   

2.
馬克思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规律中发现的再生产理論,虽然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但是它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适用的,同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适用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用馬克思再生产理論的基本原理,以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經济,为社会主义的經济工作和计划工作提供客观的理論根据,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城同志在《学术研究》1962年第二期发表了题为《关于部分质变问题的商榷》的文章,对部分质变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有两种部分质变:一种是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一种是总的质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而且认为“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这一原理,并不排斥某些总的质变.(即  相似文献   

4.
一将事物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发生部分质变这一普遍现象进行理論的概括,和部分质变这一范畴的提出,在理論上、实践上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一年多来,在进行研究和讨論中,对部分质变的性质、内容、形式和根源等問題,发生了一些争論。这些争論,对于深入研究部分质变的规律,都是有益的。在这中间,我感到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刘丹岩、高清海二同志宣揚一种奇談怪論,說什么馬克思主义根本不是三个組成部分,“創造”一种馬克思主义組成部分“不断增加論”。 刘、高二同志在其所著“論辯証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一書中,既要把历史唯物主义从馬克思主义哲学中分割出去,又要从根本上修正馬克思主义的三个組成部分,而美其名曰反对“凝固”和“僵化”,来“发展”馬克思主义。 馬克思主义的三个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三大基石。在这个問題上的  相似文献   

6.
辯証唯物主义是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論,是真正科学的哲学或宇宙現。历史唯物主义是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論,是真正科学的社会学或历史現。这在馬克思主义的經典著作中本來是早巳明确了的問題。  相似文献   

7.
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是无产阶級的真正科学的經济学說,它的建立是政治經济学发展中的偉大革命。但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并不是平空产生的,而有其历史的思想淵源,它批判地繼承了資产阶級古典政治經济学的一切科学成果。作为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郎馬克思关于社会总資本再生产和流通的理論,同資产阶  相似文献   

8.
一在我国,由于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制,就消灭了絕对地租存在的条件。但是,級差地租仍然存在。馬克思在分析級差地租的时候,是把它作为资本主义的地机形态来分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馬克思认为级差地租仅仅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經济范疇。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就曾經論証过农民經济中的級差地租。他写道:  相似文献   

9.
不断革命論和革命發展阶段論的統一,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理論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无产阶級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的核,是共产党制定革命路綫,确定革命任务的理論基础。因此,学習和研究这一重要原理。对于深入地学習馬克思列宁主义理論,正确地領会和貫徹执行党的方針、政策,具有極其巨大的理論意义和实踐意义什么是不断革命論呢?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論告訴我們,无产阶級領导的革命是一个接着一个,不停頓地进行着;而且一个接着一个的革命是互相銜接、互相渗透的完整过程。前一个革命是后一个革命的必經步驟,为后一个革命准备条件,扫清道路;后一个革命又是前一个革命的必然繼續。絕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时候,我们哲学界有的同志在讨论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质变过程问题,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共产主义社会总的量变阶段,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只有量变和部分质变,不存在整个社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个别单位、部门和地区才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是质量互变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作用范围。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许多部分的质变”和“总的质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这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前者是正确的说明了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后者是错误的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混淆了。为了说明我们的观点,本文仅就一些主要问题提出初步的意见,与同志们商讨。  相似文献   

12.
我們偉大英明的领袖毛主席,在領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創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馬克思主义,对革命理論作出了光輝杰出的貢献。这里只想談谈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馬克思主义文化学說所作的貢献。这是毛主席对馬克思主义理論所作的卓越貢献的一部分。在“新民主主义論”中,毛主席把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学說方面的見解,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毛泽东同志关于事物在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是对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的补充,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馬克思列宁主义是在无产阶級的革命斗爭中产生,并且是在无产阶級的革命斗爭中不断得到发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現了“东风压倒西风”的新形势,“敌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来”,社会主义陣营力量不断强大,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掌握更多的群众,表明了馬克思列宁主义理論战无不胜的威力,这是馬克思列宁主义巨大胜利、大丰富与大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它揭明事物发展的实在内容和动力;质变与量变互相转化规律揭明事物发展的形式;事物发展的内容决定事物发展的形式。质变和量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对立的形式,它们互相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质变和量变又有区别,又互相渗透,是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质变与量变对立统一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对什么是部分质变及其产生根源和形式的研究,对什么是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及其规律性的研究,都必须从事物内部矛盾的发展及其所引起的质变与量变的对立统一关系出发。也就是说,必须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这一思想为指导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革命的辯証法是无产阶級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的理論基础。矛盾学說是革命的辯証法的实貭和核心。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則是矛盾学說的精髓。 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創立了辯証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辯証法是“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列宁在《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一文中指出:“如果我們想用一个詞来表明全部通信集的焦点,即其中所发表所討論的一切思想集結的中心点,那末这个詞就是辯証法。用唯物辯証法从根本上来改造全部政治經济学,把唯物辯証法应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級的政策和策略——这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最为注意的事情,这就是他們做了最重要最新穎的貢献的地方,这就是他們在革命思想史上英明地迈进的一步。”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辯証法的矛盾学說,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闡明了資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資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无产阶級的历史使命,把社会主义变成为科学。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級革命的时代,列宁全面地发展了馬克思主义,发展了唯物辯証法。列宁运用矛盾学說科学地分析了資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的矛盾运动,制訂了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級革命的理論、战略和策略,領导俄国的无产阶級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了无产阶級专政,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紀元。列宁深刻地研究了辯  相似文献   

17.
保卫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原則,反对現代修正主义,是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大任务。作为“国家与法的理論”課的教学人員,应該把这个任务担当起来,应該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的自觉的宣傳員和捍卫馬克思列宁主义純洁性的英勇战士。遺憾的是,法律系的杜若君教授并沒有做到这一点。相反地,却在教学中傳播了許多錯誤的理論观点。特別是在无产阶級取得政权的道路和方式問題上,持有一整套的修正主义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里,毛主席作为一位天才的革命理論家和实践家,始終掌握着中国革命前进的正确的方向。在革命前进的各个阶段里,毛主席热情洋溢地写下的許多論著,都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經典文献,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科学实踐相結合的光輝的典范,它将永远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設的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  相似文献   

19.
列宁曾經反复强調辯証法在认識論上的应用,指出辯証法也就是馬克思主义的认識論、反映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辯証法应用于反映論,应用于认識的过程和发展”。列宁认为辯証法的对立統一规律,必須“当作认識的规律(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来应用。毛泽东同志的許多著作,特別是《矛盾論》和《实践論》,集中地突出地貫彻了列宁的指示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辯証法,丰富和发展了馬克思主义的认識論。《矛盾論》以矛盾問題为中心,总結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經驗,  相似文献   

20.
关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是历史唯物論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理論中的一个重要問題。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重要問題的理解是存在着分歧的。爭論的中心问题之一是基础应否包括生产力的問題。本文就針对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