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雅喀族是清代我国东北边疆地区基本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黑龙江河口湾沿岸和库页岛的北部。该族在地域上分为两大群体,即大陆群体(黑龙江群体)和库页群体,中国档案、文献中习惯上称作赫哲费雅喀和库页费雅喀。根据现代考古发现,这一民族在远古时代就活动在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上。和黑龙江流域其它民族一样,他们对开发和保卫我国东北边疆地区作过积极贡献,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清代,在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及沿海、库页岛等广大地域内,居住着赫哲、费雅喀、鄂伦春、奇勒尔、库页(库野)、恰喀喇等少数民族。雍正十年以后,他们统归三姓副都统衙门管辖,为叙述简便起见,我们把他们生息繁衍的这一地区称为“三姓地方”,清政府对该地区编入户籍的各族,设姓长(喀喇达)、乡长(噶珊达)进行管理,并实行“贡貂与赏乌林制度”。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等大片领土被沙俄帝国侵占后,“贡貂与赏乌林制度”在这一地区仍延续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才结束。本文拟就清初到这一时期的三姓地方贸易活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简论清代康熙时期的“新满洲”与“布特哈八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康熙时期(1662——1722年),为了加强对东北边疆地区的封建统治,抵抗沙皇俄国的武装侵略,对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库页岛辽阔山河之间的满族(女真)、索伦(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赫哲、费雅喀、库雅拉人等,在沿袭清初设“乡长姓长”管辖,采取种种措施密切他们和清朝中央的关系的同时,还按照“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将他们之中的部分居民,编组为“新满洲”与“布特哈八旗”。这对于加强东北  相似文献   

4.
在清初,三姓副都统衙门管辖的地域辽阔,居住着赫哲、库雅拉、费雅喀、鄂伦春、库页、奇勒尔、恰克拉等土著民族。这些民族居住地区分散,姓氏复杂,多从事渔猎生活。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保证这些民族向清廷交纳贡赋,并掌管赏乌绫事务,也是三姓副都统衙门的重要职责。本文主要依据史料对三姓地区土著民族的分布、形成、演变和融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经所构成的三江区域自古以来是满族、赫哲族等先民繁衍生息之地,自清代开始,不断有汉族等民族移居该区域,不仅改变了这一区域的人口结构,并对其开发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清继明,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实行噶珊制度,这是清朝用以代替明代卫所制度对这一地区进行辖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噶珊制度其一重要内容是“贡貂与赏乌林制”,致使内地蟒袍、锦缎、面料丝绸诸品,通过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少数民族传入北海道,称之谓“虾夷锦”。噶珊制度是北海道虾夷锦来源和发展的主要缘由,经库页岛南端“中国式土城”白主土城“至西山国穿官”是中国诸品进入北海道的主要渠道。中国蟒袍等东传北海道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
明代海西女真由于族部众多和分布地区广大,,其经济生活也因族部或地区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大体说来:居住在黑龙江下游及沿海岛屿上的乞列迷、苦夷等族部,以渔猎经济生活为主;居住在精奇里江及其迤西的黑龙江上游地区的索伦部落(琐郎哈)之人,过着农业、狩猎、牧业和渔业的生活;居住在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的大部分中间地段(西北自雅克萨城一带迤东,下至黑龙江下游的乌扎拉或散鲁温止)以及乌苏里江流域、绥芬河流域的兀  相似文献   

8.
(一) 黑龙江上游鄂嫩河和尼布楚河下游一带,这里居住着我国蒙古族的茂明安,布利亚特、喀尔喀等部。他们历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和中原始终保持着密切关系。明朝政府管辖这里蒙古族主要通过在鄂嫩河流域设立的斡难河卫,管辖鄂嫩河流域一带的喀尔喀等部。随着明朝对故元残余的征服,明成祖永乐帝四次远征的成功,在鄂嫩河地区击败本雅失比,蒙古汗阿鲁台遣使至明献马,并亲自来北京入贡,明政府封他为和宁王,每年向明朝贡,从而使明朝政府在该地区的统治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9.
试论“弃猎归农”政策对鄂伦春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伦春族经营农业,是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在周围民族的影响下,在库玛尔路的喀尔通和毕拉尔路的双河镇等半山区的个别部落中先后开始的。鄂伦春族经营农业为什么首先从这一地区开始呢?这是因为:清咸丰年间鉴于沙俄日益进逼,废除了乾隆在一七四○年到一七七六年间颁布的封禁东北的政策。同时,政府还以放荒、免税和补助来奖励关内人民移入东北,也就是当时的“移民实边”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关内移民蜂拥而至。鄂伦春人猎区周围的爱辉、逊克、嫩江、西布特哈、讷河、甘南等段荒地均已先后开放。与此同时,与鄂伦春人相邻而居的达斡尔人,鄂温克人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满族萨满教的三种形态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满族信奉萨满教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这是我们在探讨满族萨满教形态前必须先搞清楚的问题。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满族人口有429.9万人之多,其中80%以上从事农业,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广大农村。这个调查结果告诉我们:虽然满族在清代入主中原后,分布在全国各地,但由于各种原因,满族中的绝大部分人口仍  相似文献   

11.
十七世纪中叶,在中国文献中开始出现“赫哲”这个族名,指的是活动在中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一个民族。但在此之前,即从明末清初开始,活动在这一广大地域内的是以呼尔哈河为中心、并以该河得名、各自相对独立的呼尔哈各部。从历史发展上看,呼尔哈部与后来的赫哲族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在探讨赫哲族族名之前,应该先谈谈呼尔哈部。据清代文献记载,明清之交,“居虎尔哈河、松花江者”是“虎尔哈部”;其下,“在萨哈连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同江市古称拉哈苏苏,以往专家、学者对拉哈苏苏的关注、研究不是很多。本文同意"肃慎人是人的先民,又是女真人的先民,而女真人则是赫哲、那乃、乌尔奇、乌尔盖和满族等通古斯人的先民"的说法。对赫哲族先世在同江的活动以时间顺序做了审慎梳理。不同意拉哈苏苏地名始设于金朝的说法,该地直到清道光年间才开始出现于记载中,也仅仅是赫哲族小村落。鸦片战争后,沙俄开始逐步侵占中国东北领土,黑龙江由中国内河变为中俄界河,拉哈苏苏战略地位逐渐凸显。中东铁路开工建设前后,沙俄一方面在拉哈苏苏非法设立税关,一方面强占土地,作为盖房看货泊船之所,中国政府与沙俄屡次交涉,为巩固边防,设治提上日程,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拉哈苏苏地方设临江州,后升为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为县,1914年因与吉林省临江县同名而改为同江县。中华民国期间,同江俨然成为边防门户,今天更成为黑龙江下游中俄贸易重要口岸。笔者依据档案资料对拉哈苏苏地名考证和设治始末做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皇俄国利用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处境,“阳请分界,阴图侵疆”,用武力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中国领土,并在这个地区推行殖民掠夺以至灭绝原有居民的罪恶政策,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这方面,不仅有卷帙浩繁的中俄关系史料可资佐证,而且在有关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反映。同治七年(1868)福州刊刻的《履绥堂诗稿》中收存的《赫哲烈妇歌序》,就是一首控诉沙俄侵华暴行、记咏赫哲族人民坚贞不屈抗俄事迹的反侵略史诗。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30至70年代,和硕特游牧地北边从亚梅什湖一带沿额尔齐斯河流域往南到斋桑泊南岸,直到塔尔巴哈台山北麓;从塔尔巴哈台山南经额敏河下游、阿拉湖、伊犁河上游,南至伊塞克湖,西南塔拉斯河上中游,从这里北经楚河中游到巴尔喀什湖,包括巴尔喀什湖东边的广阔地域。  相似文献   

15.
达斡尔族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达斡尔族起源问题上,目前还存在着契丹起源说和蒙古起源说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本文提出北室韦起源说,作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家之言来参加讨论。 一、达斡尔族历史悠久而族名的形成却很晚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嫩江流域和新疆塔尔巴哈台地区。明末清初,他们居住在黑龙江上游左侧支流额尔格河(河口位于桂花站对岸)与结雅河口地区之间的黑龙江两岸以及结雅河下游流域的平原上。他们是这个地区古老的居民,最早的开发者。苏联学者们写道:“结雅—布列亚平原,自古以来就有人居住。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的村落遗址。当时居住在河流沿岸的人从事渔猎,而后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可见,结雅—布列亚平原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的萨满文化研究始兴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由于多年“文化革命”的禁锢刚刚得到一些开放,于是首先从北京民族学、宗教学界带头发表了一些零散的概括性的专题论文,把沉寂已久的萨满教课题研究纳入到复苏的社会科学研究日程上来。从那时起,在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的民族学、民俗学界不约而同地掀起了一股对北方萨满教原始文化进行田野调查的采风热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蕴藏在满族、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民间丰富的活态萨满文化遗产,如尘封已久  相似文献   

17.
清皇室的御猎之地——吉林围场,分别由“吉林西围场”、“伯都讷围场”、“蜚克图围场”三部分合成.①在吉林围场,“八旗子弟讲艺习射”,②大规模地狩猎,形成了壮观的军事演习,既保持了满族尚武的传统,又可联系“女真各部”和蒙古王公、部族.北可牵制“野人女真”(分布在松花江中游以下至黑龙江流域东濒海一带);东可牵制“建州女真”(建州在今吉林省东南部);东南可牵制“海西女真”(分布在辉发河流域,北抵松花江);③西可牵制郭尔罗斯蒙古各部.因此,吉林围场在清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随着清朝国势衰微和人口繁衍骤增,清廷遂将吉林围场先后开禁,移民屯田垦殖,有著名的“拉林屯田”、“双城堡屯田”、“伯都讷屯田”,对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4世纪末,以喜乐温河卫为中心的库尔喀人,分布于锡赫特山以东北纬42°-46°的沿诲地区。自15世纪初起,经过自发南迁、战争掠取、内迁编旗,至18世纪初,库尔喀人全部进入了东北内地,南海边地不再见有库尔喀人的活动足迹。17世纪中叶,一部分恰喀拉人曾以“捕貂鼠人” 之名南下,与库尔喀共居于岩杵河等地,并融合为“库尔喀气人”。这部分库尔喀气,也于康熙五十三年内迁于珲春。清雍正年间,部分恰喀拉人再度翻越锡赫特山,以本族固有之恰喀拉族名,进入南海边地,占有了原库尔喀人的活动区域。只是在沙俄入侵乌苏里地区之后,恰喀拉人才逐渐向北退缩。从民族特征看,库尔喀与恰喀拉有许多相近之处,但是从他们生产、生活中与海洋关系的明显差别,可以确定库尔喀即今天的奥罗奇人,恰喀拉则为乌德盖人。  相似文献   

19.
黄河自龙门出山陕峡谷后,河谷骤然展宽,临猗县吴王渡至潼关一段河道,左右分别为涑河和洛、渭下游谷地,地势更为开阔。历史上黄河在此经常左右摆动,往往造成“鬼无墓,人无庐,百万田产了无余”的悲惨景象,沿岸居民饱受其灾。近代水文资料表明,黄河西徙,时或夺洛水下游与渭水相会,洛水即直接东入黄河;黄河东偏之后,洛水则将复归渭水。因而,探明河洛渭汇流关系的历史变迁过程,就可以揭示该段黄河河道徙移变化的基本情况,为沿岸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0.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金太宗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闻有金师”,为阻金兵南侵,约在卫州(治今河南汲县)人为决河,“自泗入淮”。从此“河流不复”故道,不再“北流”入渤海。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一次大改道。这次改道形成的黄河下游河道,其下段夺淮河入黄海的局面,直到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河决铜瓦厢改从山东利津入渤海之前,未发生大的变化。而下游上段的河道,即自阳武(今河南原阳)以下至入淮的河道,在金代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可能是史料缺乏,至今未见专门论述这段河道的文章。为此,本文就金代黄河下游上段的河道变迁,作粗浅的阐述和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