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古斯满语族诸民族的射日神话比较黄任远(一)射日神话的情节母题比较在北方通古斯——满语族的满、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诸民族中,流传着情节结构大同小异的射日神话。这些神话的情节母题可归纳为:①多日并出带来灾难。②英雄出世超凡脱俗。③英雄遭难神灵相救...  相似文献   

2.
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乌德盖人的传统精神文化(上)林树山,姚风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乌德盖人自称“乌德埃”、“乌德赫”。该民族沿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右侧支流居住在今俄属滨海边区和哈巴罗夫边区,人口约2000人,操乌德盖语。其传统宗教信仰的特点是崇拜自然力和动物,颇信...  相似文献   

3.
朝克 《世界民族》2000,(3):59-61
满 -通古斯诸语包括的语言有女真语、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伦春语、鄂温克语、埃文克语、埃文语、涅吉达尔语、那乃语 (戈尔德语 )、乌德盖语、乌尔奇语、奥罗奇语、奥罗克语等。在我国境内 ,满 -通古斯诸民族主要居住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约 10 0 3 .15万人 (1990年 )。在俄罗斯 ,满 -通古斯诸民族主要分布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埃文克自治专区、雅库特自治共和国、布利亚特自治共和国、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州、堪察加州、马加丹州等地 ,现有人口约 7.6万人。另外 ,在蒙古国巴尔虎地区有 12 0…  相似文献   

4.
通古斯满语民族鄂温克人,苏联称“埃文基人”,旧称“通古斯人”。据传,鄂温克人起源于贝加尔湖流域和后贝加尔地区。由于历史上的多批迁徙,鄂温克人的分布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至于通古斯满语民族鄂伦春人,多数苏联学者认为,他们只不过是鄂温克人的一只,即使鹿鄂温克人。鄂伦春人不仅在语言上与鄂温克人大同,就连他们的族称“鄂伦春”  相似文献   

5.
阿尔泰语系满 -通古斯语族民族主要居住在中、俄两国境内 ,共有 1 1个民族 ,① 约 1 0 0 0多万人口。在我国境内有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 5个民族 ;在俄罗斯境内有埃文克人 ② (Evenki)、埃文人 (Evens)、涅吉达尔人 (Negidal)、那乃人 (Nanaits)、乌尔奇人(Ulchis)、乌德盖人 (Udegeians)、奥罗克人 (Oroks)、奥罗奇人 (Orochis)等 8个民族。我国的满 -通古斯语族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地区 ,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俄罗斯的满 -通古…  相似文献   

6.
如果把语言学特征作为对部落成分进行分类的根据,那么,黑龙江沿岸地区(阿穆尔州、滨海州和萨哈林州)土著居民便自然地划分为三个完全不同的类群:1)分布在整个沿岸地区、操通古斯-满语各种方言的通古斯部族群;2)单独的吉利亚克部落,其语言与西伯利亚各民族的语言完全不同,在结构上同美洲诸语言最为相近;3)同样单独存在的阿伊努部落,该部落所操语言不仅完全不同于西伯利亚诸语言,而且与美洲印第安人诸语言也毫无共同之处,在该语言的结构中,保留了明显的单音节特点。  相似文献   

7.
宇宙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祭天仪式是通古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萨满教信仰中至关重要的内容。通古斯民族将宇宙划分三界,那乃人进而将天空划分为九重天球,三界和每重天球都由神灵掌管。在这样的空间观念里,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灾害和疾病的困扰,通古斯人会求助于上天和诸神,祭祀祈祷平安多福。  相似文献   

8.
现今苏联远东的土著民族基本上有两支:一支是古亚细亚人,有可能是古秽人的后裔;另一支是通古斯满人,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古肃慎人的后代。远东的古亚细亚语民族有:爱斯基摩人、阿留申人、楚克奇人,科里亚克人,伊特里门人,犹加吉尔人,尼福赫人等等;远东的通古斯满语民族有:埃文基人、埃文尼人、涅吉达耳人,那乃人、乌耳奇人、奥罗克人、奥罗奇人、乌德盖人、鄂伦春人等等。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活动中,不仅创造  相似文献   

9.
幽冥的清宫萨满祭祀神灵姜相顺清宫萨满祭祀神灵虽有乾隆年间的萨满祭祀法典的明确记载,但传至乾隆年间已发生很大变化;不但在朝祭神中包括了佛、菩萨、关帝等客神,而且夕祭、背灯祭中由于原来使用满语,日耳相传,年深代远,加之满族人关后汉化加深而致满语荒疏,有些...  相似文献   

10.
赫哲人与埃文基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张嘉宾俄罗斯学者史禄国在《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曾指出:果尔德语(即赫哲语)按分类属于南方通古斯语(满语、女真语),但显示出若干北方通古斯语的要素。①史禄国对赫哲语的这种分类,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赫哲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为详细地考证了为“法扬阿”所统一规范的满语中相当于“生命魂”、“游离魂”、“转生魂”的诸灵魂称谓,辨析了“奥伦”八义与满语“魄”之概念、功能,论述了通古斯——满语族诸族“附气之神”与“附形之神”两分的二元灵魂观的特色及表现。  相似文献   

12.
通古斯满语民族的起源问题,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为此,许多中外学者曾花费了不少代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就总体而言,它依然是个悬而未解的问题,尚需要国内外学术界的持续努力。关于女真人的族源问题,苏联学者M·B·沃罗比约夫曾作过颇为详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的土著民族认为,孪生子的出生是由神灵或者熊(森林之神)使妇女怀孕所致,孪生子身上具有神圣的成分,具备与神灵世界沟通的能力,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因而受到人们的崇拜。而台湾高山族认为,人类只能一胎一儿,生双胞胎是灾祸将至的凶兆,孪生子是他们的禁忌,必须将双胞胎杀死并举行复杂的禳灾仪式。二者对于孪生子截然相反的观念,其产生的根源实质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
1990年5月5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了《黑龙江民族丛刊》创刊5周年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黑龙江省民委、省民族干部学院、省博物馆、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所、省满语研究所、哈尔滨师范大学、省考古研究所、省民族博物馆、《北方文物》杂志社以及本刊编辑部的民族工作干部、专家学者等30人。  相似文献   

15.
通古斯人类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古斯人类学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通古斯诸民族及其文化的一门科学。它是通古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通古斯人类学的历史包括五个主要阶段,其内容涉及文化人类学的一切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日本民族构成比较单纯,除了少数阿伊努族(又称虾夷族)人外,都是大和族人。大和族是历史上先后移入日本的民族,包括通古斯族(即东胡族)、印度支那族、马来族、印度尼西亚族和汉族等等,其中人数最多的是通古斯族。这些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才成为今天的大和族。大和族是日本的主体民族,而阿伊努族是日本最初的居民,是赤道人种的一支,他们起初居住在日本南部,现主要居住在北海道中部和北部,人  相似文献   

17.
人口:约265万人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为最多。少数散居在河北、山东、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以及北京、成都、广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语文:原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满语支;由于和汉族杂居,早已通用汉语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黑龙江流域通古斯诸族的族名、人口和分布地,简明论述了通古斯诸族婚姻、经济、宗教、民间文学等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语言是民族最基本的特征为主线,求证生活在蒙古高原诸部的通古斯祖源成分,认为通古斯人遍及整个欧亚草原是合乎情理的。  相似文献   

20.
谙达     
谙达又称“安达”。满语、蒙古语均有此名。原意为“朋友”,指通过原始交换方式互相结成的伙伴,清代成为官商的名称。清朝统治时期,黑龙江布特哈总管衙门每年派往鄂伦春等民族地区征收貂皮,并供应鄂伦春人一些粮食和布匹等生活用品的人号称谙达。清末,贡貂制废除,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