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清代洞庭湖等水域频繁出现河盗猖獗现象,清政府亦多有治理河盗的制度,但治理效果有时显著,有时则不仅无效而且有害,显示制度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制度本身往往亦多互相冲突之处,均抑制了治理效果。实际表现为应对突发性盗案的高效严密与日常防御的疏漏百出;地方治效与否取决于官吏的个人能力和品质;弭盗举措经常是兴一政则生一弊;在弭盗上存在地域协调、文武协作难题等。  相似文献   

2.
道光时期,中央财政极度危机,京师粮储左右支绌。传统的漕运体制长期成为糜费国帑的最大漏巵。仅每年漕粮的直接运费即超过中央财政收入的40%,为维护运道所花费的国库银两又占中央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左右。附着于漕粮的加征加收,更成压倒有漕八省百姓的重负巨弊,风起云涌的抗漕民变与士变随时可能成为葬送清廷统治的风暴。此时,南漕改折成为解决清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危机的途径之一。然而,清廷并不愿通过屡屡被证明为极度有效的市场途径,不愿放弃、甚至规范权力,依旧迷信权力的万能。在此前提下,朝廷的改革思路是最大化地寻求财政收入的增量,地方官员则视既得利益作为不变的存量。这样的改革设计无疑只会进一步加重百姓的负担,造成鸡尽卵绝的后果。因此,道光时期的南漕改革方案,更像西西弗斯之石,耗费无数精力被设计出来,只是为了徒劳地再回到原点。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和魏源分别作为官员经世和学者经世的不同代表人物 ,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经世致用学风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共同特点是主张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提倡经世思想中的“力行”观 ,在河工、漕运、盐政经世三大政方面各有建树 ,进而由传统的经世思想向近代思想转型 ,开中国近代化思潮之先河。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西北边疆防御,道光十二年(1832),清廷在新疆南部(又称“回疆”)进行职官调整,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从喀什噶尔东迁至叶尔羌。道光十六年(1836),因为喀什噶尔库银亏空和民众控告当地军官,引发了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与喀什噶尔领队大臣关于事权的矛盾,进而展开了一系列参劾,凸显出道光时期回疆职官变革过程曲折。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一生为官 ,宦海沉浮。他在江苏任职前后达七年之久 ,在他任内 ,江苏几乎无年不灾 ,无灾不烈。本文仅以道光三年 (1 82 3年 )、道光十一年 (1 831年 )、道光十三年 (1 833年 )水灾、道光十五年 (1 835年 )旱灾及风灾、道光十六年 (1 836 )年蝗虫过境为例 ,考察林则徐在江苏任上面对灾情是如何将“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的思想贯穿于勘灾、报灾、赈灾、防灾的具体实践中的 ,进而分析他的灾赈特点及其影响。他的灾赈措施一方面保证了清王朝的社会稳定和赋税来源 ,一方面挽救了黎民百姓的生命财产 ,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他处理灾荒的经验教训更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6.
清代《大清律例》含有惩处吏弊的律条,但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吏弊都很突出。法治与人治博弈的结局是旧弊未除,新弊又生。吏弊难除的根源在于制度:既有表层的制度运行机制原因,又有深层的制度统治理念原因。  相似文献   

7.
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为清代名臣,是卓有成就的改革家、政治家。道光元年(1821)任安徽布政使,旋擢安徽巡抚。道光五年(1825)调任江苏巡抚。道光十年(1830),擢两江总督,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直到道光十九年(1839)病逝,在苏、皖任职近20年。当时,清朝统治已经走向腐败,官吏无能,水利不兴,自然灾害严重。特别是苏、皖两省,南有长江,北有淮河,境内河湖港汊密布,又地处东亚季候风地带,气候变化幅度较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因此,陶澍在苏、皖任职期间,救济灾荒,处理灾区善后,是他面临的经常性的主要工作,也是他的一个突出政绩。仅以道光三  相似文献   

8.
补断代史经籍、艺文志,是补志之一种。自清康熙间黄虞稷承修的《明史艺文志稿》始至道光中140多年间,大致经历了创始、形成、发展3个阶段。道光以后的60多年间,是繁荣时期。本文仅论述道光以前的补志情况。  相似文献   

9.
道光《重修金县志》是甘肃榆中县现存第一部纲目体地方志。纂修始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纂修者恩福时任金县知县,满洲镶黄旗举人,对康熙《金县志》纂修上的问题,认识深刻、直切要害。为革除《金县志》“因陋就简,粗略残缺殊多”的弊病,纂修出了一部有裨于治理、教化、存文的优质志书。体例方面,《重修金县志》沿袭道光十三年《兰州府志》纲目体,扩充条目,细化类别,增强志书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内容方面,《重修金县志》以《金县志》《兰州府志》“金县”条资料为基底,大量增补新资料,包括实地搜采的一手资料和辑录自他书文献的金县资料。  相似文献   

10.
魏源,字默深,生值乾隆末年至咸丰初年,其政治学术生命鼎盛时期是道光元年至咸丰元年(1821—1851年).这30多年,中国社会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正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变的时期.清王朝在经历了乾隆60年的所谓“太平盛世”之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衰败景象:“黄河无事,岁修数百万,有事塞决千百万,无一岁不虞河患,无一岁不筹河费,此前代所无也;夷烟蔓宇内,货币漏海外,漕以此日蔽,官民以此日困,此前代所天也;士之穷而在下者,自科举则以声音诂训相高,达而在上者,翰林则以书艺工敏,部曹则以胥吏案例为才,举天下人才尽出于无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利用母语去理解英语,既有利又有弊,如何变弊为利,这是教学中的难点,本文通过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了英语教学中汉语的干扰点及消除干扰变阻力为助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生与伴侣》2014,(8):61-61
爱卿听旨数学老师名叫道光,有一回上课铃响了,道光老师刚进教室我就大声地说:"皇上驾到!"全班同学很有默契地回应:"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瞬间整个教室沸腾了起来。道光老师看了我一眼,貌似很配合地说:"众爱卿平身!黄爱卿听旨,到操场跑道跑20圈再回来上课。”20圈跑下来,累得我中午饭都没吃。  相似文献   

13.
一林则徐于1838年12月31日(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在北京被任命为使粤禁烟的钦差大臣。从1839年3月10日(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到达广州,1840年2月3日(道光二十年正月初一日)接任两广总督,至1841年5月3日(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十三日)离粤赴浙,在粤时间两年多。但自从1840年10月20日(道光二十年九月二十五日)他正式接到吏部公文,“知奉谕旨,交部严加议处”时起直到离粤,半年多时间内,他已没有奏事权了;他在广东有奏事权的时间仅一年零七个多月。然而,这段短暂的时间,在其政治生涯中,乃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却是极其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因此,林则徐使粤、督粤的奏稿,对研究这一关键时刻的历史事变以及包括林则徐在内的历史人物,就显得非常重要。加之林则徐又不同于一般敷衍塞责的官僚,他在奏稿中  相似文献   

14.
《林则徐年谱新编》是一部非常富有学术与文献价值的著作,颇得学术界的好评。但细读全书,仍发现些许问题与史实不符,如魏源是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林昌彝为林则徐的同乡后辈,以及孙毓是林则徐的同年友等,均不能成立。考察相关史料,魏源是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林昌彝为林则徐的族弟,孙毓与林则徐根本不是同年友。这些问题尽管是白璧微瑕,但也有辨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清代至民国时期晋中南地区的土地价格升降变化较大:清初经济凋敝地价较低,乾隆至道光年间地价持续上涨,道光年间达到高峰,此后地价不断下降,至光绪年间跌入谷底。地价的升降变化是经济、政治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龚自珍的戒诗与学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过定庵集的人,都会碰到这样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即龚自珍为什么戒诗。嘉庆二十五年秋,龚自珍发愤戒诗,不再写作。道光元年夏,因考军机章京未录,赋《小游仙诗》,遂破戒。至道光七年十月,编定这一时期所作的诗为《破戒草》后,又发愤戒诗:“今年真戒诗,才尽何伤乎?”此后,就不大动笔。道光十九年,辞官出京,又破戒写成了有名的三一五首《己亥杂诗》。这是为什么呢? 搞清楚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道光《思南府续志》中的贞女、节妇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这些贞女、节妇在守节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同时结合清代其他典籍分析道光《思南府续志》中贞女节妇守节行为的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临沧,顾名思义,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这里是佤族文化荟萃地。全区现有佤族人口35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佤族最集中的地区。这里是我国西南边陲急待开发的一块宝地。神奇美丽的阿佤山有闻名海内外距今3500多年历史中国八大古崖画之一的沧源崖画;有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建於清代道光年间,集建筑、雕刻、绘画为一体的云南民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代表建筑之一的广允佛寺;有保留较完整的从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现代文明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有丰富的佤族民间文学艺术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木鼓舞、甩…  相似文献   

19.
论李宗羲     
论李宗羲陈国贵李宗羲(1817—1884年)字雨亭,四川夔州府开县人。道光23年(1843年),本省乡试举人,道光27年(1847年)进京参加会试,成进士,获殿试二甲第25名,道光27年——同治8年(1847—1869年4月),以朝考二等,签分安徽、...  相似文献   

20.
道光求和考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中英双方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两年多,最后,中国方面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决定向英军求和,继而中英双方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本文试就道光决定求和的时间及原因问题作一初步的论述。一、浙江战役后道光是否“决计投降”1841年10月,英军第二次攻陷定海、镇海,不久宁波也落入敌手。清政府派协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