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1988年3月,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致函武汉大学黄宗忠教授,赞颂他的“成就已得到国际上永久性承认”,并说该中心编辑出版的《世界名人录》收录了他。该书以介绍当代世界著名专家学者的事迹为己任,发行全世界,具有较高的国际权威性。黄宗忠是第一个跨入世界名人行列的中国图书馆学家。嗣后不久,美国国际名人传记研究所又以他的姓名为词条,收入1988年编辑出版的《国际卓越领导人辞典》(第2版)之中,从而一  相似文献   

2.
《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共十八卷,1979年在美国出版。《百科全书》中包括将近600个学者的传记,他们的研究和著作都对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编纂传记过程中,编辑人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年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于七月廿一日至卅日在哈尔滨友谊宫举行。这次红学盛会,有老中青红学专家及研究人员一百三十七人参加。会上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等介绍了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情况,并讨论了《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倾向、艺术成就、版本、  相似文献   

4.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俞樟华教授等撰写的《古代传记真实论》一书,于2013年8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此为第一部专门研究传记真实问题的著作。  相似文献   

5.
周克芹的生活之路就是他的创作之路;他的创作为生活所孕育,随着生活的前进而发展。但是,从作家的传记、谈话、文章及其友人的悼念、回忆表明:周克芹的生命史、创作史,不仅是“生活”史,而且也是苦读史。 一 还是小学生,周克芹就开始陆续阅读《增评绘画石头记》、《三国演义》、《水浒全传》、《东周列国志》以及《卧虎藏龙》一类长篇小说。对于《红楼梦》则尤表现出异常的亲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笔者的阅读体验为中心,从《红楼梦》对"真假""显隐"的设置,以及红学研究中映射机制的建立两方面入手,分析"红楼梦魇"的产生原因,涉及《红楼梦》文本在小说史上的独特性以及多元阅读命运等问题,以期对红学研究方法进行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7.
《史记》以前传记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由神到人、由上层人到下层人、由人的外部行动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史记》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形式.扩大了人物类型,丰富了人物性格,创造了各种艺术手法,表达了鲜明的思想倾向,对中国古典传记作出了重大贡南,并对后代传记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贾宝玉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里的中心人物,是作家曹雪芹精心刻划的一位封建叛逆者。《红楼梦》通过对贾宝玉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及其主要精神支柱——孔孟之道,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反儒思想。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八十回的内在矛盾──兼论曹雪芹的创作危机白盾一、《红楼梦》八十回的矛盾现象在《红楼梦》八十回原著中出现了这样的矛盾现象:一方面,作为作品结构的中心情节宝黛爱情、钗黛对立的悲剧冲突中,作者写出了钗黛二人在这场爱情角逐中不可共存的严峻局势。黛玉...  相似文献   

10.
综观经济学原理与应用钟远蕃钟教授在香港《经济与法律》1995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介绍,广州华南农业大学魏双凤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研究,1982创建"综观经济学",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认同和赞誉。1993年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魏教授百年一度的"20世...  相似文献   

11.
周策纵的红学观点和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红学代表著作《红楼梦案——周策纵论红楼梦》之中,其红学研究主要在考证、文论和版本校勘等方面,所倡导的"自讼"的学术态度及综合研究的学术方法,具有显见的指导意义。周策纵积极推动海内外红学研究的交流,成功地筹划了1980年6月于美国威斯康辛召开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对国际范围的红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的终点,《狂人日记》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的文化承继关系。首先,《红楼梦》伤时骂世,《狂人日记》感时忧国,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士人精神。其次,《红楼梦》第一次把"情"提高到形而上学的水平,以"女儿"作为理想世界的中心,对传统文化发起天翻地覆的革命;《狂人日记》则弃绝传统文化,渴望以"新文化"战胜"旧文化",把"孩子"看作"新文化"的希望。最后,《红楼梦》与《狂人日记》的主人公徘徊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前者进行精神探索,后者开始勇猛呐喊,孤独与分裂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几千年古典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论诗、词、戏曲、小说,都充斥着大量对古代美女形象进行书写、刻画的作品,作为古代文学经典的清初小说《红楼梦》当然不会例外。一方面,《红楼梦》是尊重女性、颂扬女性的,它的突破主要在于看到女性长久以来生存在男性话语权为中心的封建体制下的艰难,以及身处悲惨处境时表现出作为女性的尊严反抗。另一方面,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却依旧遵循着以男性话语权为中心的古代传统审美标准,美女即是以男性话语权为中心而整合出的色、才、德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4.
实验与颠覆:传记中的现代派与后现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派和后现代对传记的真实性原则发起冲击。伍尔芙的《奥兰多传》对传主生平进行变形处理。马尔罗的《反回忆录》打破了叙述的顺序并加上虚构的内容,反映了现代派传记的实验性质。后现代对传记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并颠覆传记的传统标准,奈依关于爱迪生的“反传记”、汤婷婷的《女勇士》、莫里斯的《里根回忆录》和格林布拉特的《尘世威尔》等作品出于不同的价值目标,在传记的外形中加入了更多的虚构和想象。传记要回应这一挑战就应当坚守真实性的原则并承认真实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5.
曾昭阁 《南都学坛》2007,27(5):49-52
《红楼梦》中,"顽石——灵玉"中心意象是构建全书审美意蕴和艺术结构的重要手段,它含蕴着中国古代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审美理想。曹雪芹对这一意象创造性的成功运用,使得《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终结性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文化现象是《红楼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红楼梦》文化现象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涌现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和大量的研究文章,是近30年来红学领域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红楼梦》与中华传统文化总论研究、《红楼梦》与精神文化现象、《红楼梦》与物质文化现象、《红楼梦》与域外物质文明几个方面。这些研究,丰富扩大了《红楼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既可以用自己的观点、经验解释《红楼梦》,也可以用《红楼梦》的故事、见解来解读自己的经验、观点。我们如果只是谈自己的创作显得狭窄了一点。在这里说明一下,《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其实《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谈《红楼梦》就是谈中国文化,《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毛泽东主席曾经有一句名言:中国有什么呢?中国有悠久的历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众多的人口,另外还有一部《红楼梦》。那么,什么叫《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呢?我今天着重谈的是《红楼梦》里面所表达出来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分别为中国与英国18世纪的现实主义名著。两部作品在选取题材、塑造人物以及艺术风格上均有相近乃至相同之处.他们都描写的是上流社会的生活,都侧重描写家庭琐事.《红》写出了以大观园为地缘中心,以贾宝玉为人物主体的“脂粉群”;《傲》则描绘了以尼日斐花园为地缘中心,以班纳特家族女子为主体的“脂粉群”。值得注意的是,比较两作的整体艺术水平,不难看出,《傲》作中的人物更带有“扁平”倾向,人物的内在性格也显得简单与单薄.在风格方面,《红楼梦》是一部悲剧,而《傲》作则是一幕喜剧。在揭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红楼梦》也显而易见地超过了《傲慢与偏见》。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2月6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协办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版本专题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多功能厅举行。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研究员致大会开幕词。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20.
在近几年的《红楼梦》校勘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单向思维与孤立印证,二是"存在就是合理的"与以讹证讹,所以,研究《红楼梦》中的方言构成,首先要把这部小说的诞生放在18世纪中叶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并在空间上把当时北京的语言文化发展大背景纳入到我们考察的视野之内;其次是要把《红楼梦》作者家世环境和个人经历考虑在其中;再次,在考虑到方言形成的地域性同时,必须注意到方言也有"流动"性的事实,这其中包括移民在方言的传播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红楼梦》校订注释上更臻完善,超越过去,为加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为《红楼梦》在世界的传播,为国际汉学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