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仅从盘瓠神话的产生、盘瓠神话和蚩尤的关系以及盘瓠崇拜遗俗和文献的记载等,试论盘瓠神话与苗族族源的关系。一、盘瓠神话的产生盘瓠神话的产生,早于蚩尤、三苗的传说。按其产生的年代,盘瓠神话应是原始母系社会或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而蚩尤、三苗传说属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部落联盟时代。盘瓠  相似文献   

2.
论苗族盘瓠崇拜属于图腾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几千年前,苗族先民们曾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及长江中游一带,后来,因为天灾战乱等诸种因素的影响,他们逐步迁徙,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居住格局。由于苗族多居住于崇山峻岭,交通不便,与内地联系交流较少,加上其他传统因素的影响,因此,仍保留着很多原始宗教的残余,其中以盘瓠崇拜为一大特点。对于盘瓠崇拜的性  相似文献   

3.
盘古与盘瓠是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神话传说人物。盆瓠神话特别是盘古神话以其特有的魅力流传在许多民族之中,对我国古代历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认真探讨盘古与盘瓠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两则神话故事,澄清我国古代历史中的有关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于盘古与盘瓠的关系问题,古今许多学者曾普遍认为:盘古与盘瓠为传说故事中的同一人物,盘古就是盘瓠,盘瓠就是盘古。  相似文献   

4.
为国际瑶族研究协会第一次会议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有二:首先,这是个很重要但仍未解决的历史问题,而就地收集的资料,其民俗和信仰将会与古典神话文献(所有中国学者都知晓的)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神话的研究中,盘古和盘瓠通常被视为一神。用比较神话学的方法,分析古献资料,盘古与盘瓠在得名,造型、时代、以及体现出的神性和人性方均有不同,二应为两神。  相似文献   

6.
盘瓠神话的深层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盘瓠的传说最早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后干宝收入《搜神记》,范晔则作为正史收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三者所述基本一致,其主要内容有:1、远古高辛王宫内一老妇耳内出一物如茧,化为一头五彩犬,因以瓠盛之,以盘覆之,故曰盘瓠。2、在部落间的战争中,盘瓠有功于高辛王,王妻以公主。3、盘瓠和公主结合,生下一族后代,是为武陵蛮,或曰  相似文献   

7.
盘古和盘瓠传说所反映的,究竟是同一个历史时代的事情还是两个不同历史时代的事情?它们与瑶族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史学家们对这两个问题历来十分关注和重视,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进展。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参加全国民族历史调研工作时,接触过有关这个问题的一些资料,出于自然的民族感情,对它的研究兴趣特  相似文献   

8.
一、粤东畲族走廓广东畲族人口为3205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字),主要聚居在粤东各地,而粤东又以凤凰山区为主,其次是罗浮山区和莲花山区。他们分别隶属于现今之潮州市、丰顺县、海丰县,惠州市、博罗县、增城县等六个县市,分散在风西乡之山犁村、碗窑村,溪美乡之岭脚村,东社乡之李工坑村、黄竹洋村,抗美乡之石鼓坪村,箭竹乡之凤坪村(以上系凤凰山区);北镇乡之红罗村,长坑乡之南洋村和角峰村,和口乡之陈湖村、下村(以上系莲花山区);正果乡之下水村和通坑村,横河乡之嶂背村和长坑村(以上系罗浮山区)等十六个村乡,连成了一条横贯广东东部长达五百公里之粤东畲族走廊。  相似文献   

9.
盘瓠是我国苗族、瑶族和畲族共同的祖先,对盘瓠的敬奉习俗在苗、瑶、畲族聚居区流传相当普遍。虽然经过历史的洗礼,但麻阳苗族自治县的盘瓠文化是我国迄今保存相对完整的原始宗教信仰文化之一,借用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对之进行挖掘、分析表明,其涵盖了宗教学、民俗学、文化学、美学等多学科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多学科的丰富资料,并结合苗族古歌等民族民间传说,论证了盘古神话起源及其原型。文章认为盘古神话起源于原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三苗集团中的犀牛部落或氏族,盘古的原型为犀牛,而其垂死化身的情节则来源于早期的犀牛图腾化身信仰与传说。  相似文献   

11.
图腾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就世界范围来说,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图腾文化有中国保留得那么完好,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凤文化之深入人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从中国56个民族来考察,至今仍把图腾顶在头上作为族徽的,并不多见。而苗族正是把图腾顶在自己的头上,明显地表现了本民族的图腾文化特征。其代代相传的原因何在?这种文化现象给我们哪些启示?本篇试从苗族头上图腾的种类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耸立于湘西酉水河畔的溪州铜柱,建于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迄今已有1015年的历史。除柱顶被盗而下落不明外,柱身及其铭文虽经千年风雨的侵袭却依然保存完好。柱身形为八面,上镌铭文二千多字,柱高1丈2尺,入地6尺。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研究湘西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历史的重要材料,也是研究湘西民族古代  相似文献   

13.
麻阳苗族自治县的盘瓠文化是我国迄今保存相对完整的原始宗教信仰文化之一,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神话传说、图腾崇拜及生产、生活、礼仪、节庆等众多领域,呈现出古朴厚重、形式奇特、多元交融、地方特色浓郁等显著特点;借用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对之进行挖掘、分析表明,其不仅具有信息、教化、娱乐等社会功能,也深具历史、文化、科学、社会、伦理、旅游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关于盘古与盘瓠,古今学者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认为:盘古亦盘瓠;有的则认为:盘古非盘瓠。笔者赞同后者,盘古非盘瓠。现从瑶族历史文献试析之。 瑶族自古以来,既崇奉盘瓠又崇奉盘古。然而瑶族人民对二者的产生年代、称谓、形象、功用、祭典仪式却泾渭分明,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图腾?图腾(Totein)原是北美印第安奥基华斯人(Ojibwds)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认为自己的氏族同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这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便是该氏族的祖先或守护神,亦即图腾,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说得好:“图腾一辞,表示氏族的标志或符号;如狼是狼氏族的图腾”。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现象,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在其古代都曾有过自己的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6.
在瑶族、畲族和部分苗族中都认为盘瓠氏是他们的一位祖先。近半个世纪来,对盘瓠和瑶、畲等族的传说和历史研究,确实发表了不少高见,只是对盘瓠起源和迁徙路线,以及盘瓠与葫芦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仍是一鳞半爪,尚待弄清楚它的原委。本文仅就盘瓠氏的起源及对葫芦的运用和崇拜,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在苗族服饰刺绣图案及剪纸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个似牛非牛,象狗非狗,似羊非羊,象鸟非鸟,似虎非虎,象狮非狮的“四不象”形象.有的双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梁凸出;首部有一双弯曲的兽角或足,其弯曲的方向似无定制,或内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张,利齿如锯,嘴略弯曲内勾,或嘴巴紧锁.有的则作正面盘踞状,身躯拱起,头着地或水云气,两边有一对利爪,象狗爪或虎爪.有的两侧有一对飞翼.与商周青铜器所镂刻的饕餮兽面纹饰,以及  相似文献   

18.
盘瓠神话出现在中国汉语典籍相对较早,而且后世文献引述较多,其范围涉及史书、方志、笔记小说、志怪等。从19世纪后半叶,随着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盘瓠神话也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本文以英语世界对盘瓠神话的研究为主体进行考察,英语世界的学者对盘瓠神话的研究大多从对东南亚瑶族社会的关注开始,后将视线移到中国南方的瑶族等,其研究首先表现在对《评皇券牒》《关山簿》《凉山省禄平州蛮书》等文献的搜录、整理,之后则是基于这些文献阐释《评皇券牒》中所反映的"神话、基模与历史"的深层勾连以及这一文献与民间仪式、儒释道等文化的关系。20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国、泰国、法国等相关研究的学者注重实地考察,将盘瓠神话文本恢复到其所发生的语境进行阐释,到21世纪初期,他们又将研究焦点转向持有盘瓠神话传统的民族之历史梳理及讲述盘瓠故事的"个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溪州铜柱铭文中“盘瓠遗风”及有关史料进行考订,认为:从地域看,“五溪”系指湖南省沅水中上游及其几条主要支流,其大致范围包括川、黔、湘交界处的一些县市。盘瓠种落则是五溪蛮的主体,其后裔的一支长期居住于五溪。历史上的溪州之战,是以汉族代表彭士愁为首的地方统治阶级为领导的,以溪方境内盘瓠后裔为主要力量的一次扩大地方势力、以求建立地方割据政权的战争。溪楚战后千百年来,溪州一带的盘瓠后裔一直十分活跃,盘瓠遗风依然浓厚强烈。可见,溪州铜柱的铭文,反映了历史的实际,并非凭空虚造。  相似文献   

20.
畲族宗教文化和民俗信仰中,盘瓠信仰和大圣崇拜是其一个鲜明的特征。畲民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对于盘瓠形象的塑造,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盘瓠与大圣二者在形象、个性、功能、演变中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