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对生态危机全面反思提出的新型战略思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内容包括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基本规律、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法制和生态道德六个方面的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发挥高校独特的资源优势,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培养具有生态思维模式和生态行为方式的理性生态人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目标.  相似文献   

2.
董嫱嫱 《兰州学刊》2006,3(7):194-197
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我国高校中生态文明教育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因此应当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我国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态文明教育比较滞后,迫切要求在全社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高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内容的生态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内容包括生态意识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法制教育等。我们要通过健全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制;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加大生态法规教育的力度;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等主要途径来进行高效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高校是培养英才的摇篮,是社会先进文化、科技、思想的孵化器,因此高校生态文明观的养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吴军  陈亚丹 《云梦学刊》2013,(6):129-132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成果。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应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其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有责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针对现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寻求生态道德教育的新途径,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转变教育理念,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战略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6.
大学是知识传播的阵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著名效果理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传播活动研究的各个领域。笔者试图将这一理论应用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通过科学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合理设置生态文明议题,对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导向性、有效性和创新性,探索形成科学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环境生态教育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瑛 《理论界》2009,(5):191-19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从科学发展观的广阔视野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有三个重要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而这三者都离不开生态环境教育,大学生今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导力量,大学生可能是未来的领导者,是有知识的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社会生态教育的普及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探讨高校生态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地普及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本文以知情信行的逻辑关系为基础,从创新教育理念加强生态认知、营造文化环境培养生态情感、树立绿色理念坚定生态信念、开展实践活动践行生态理念四个方面论述了民族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来引导当代民族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9.
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依托科技资源、设备、人才、技术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起到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及服务等重要作用,从而极大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进程中,大学生无疑是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然而在现状的研究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且不具备一定的忧患意识,行为素养也不够积极,因此导致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参差不齐.基于此,高校不仅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平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还要将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相结合,使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各类课程中去,形成协同效应.以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思政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局面,以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习近平生态安全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观点,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将习近平生态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响应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融入过程中,要把握好融入不同课程的侧重点,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生态知识,探究其融入的现实路径,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安全观,增强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进而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
生态素养是一个人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关于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审美和生态行为的综合素养。培育具有良好生态素养的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主要路径有:“两课”教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体验。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举措。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应主动作出回应,培养出具有良好生态环保素质和绿色习惯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作为吸收和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主阵地,理应承担起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任,推行生态文化素质教育建设。如今的高校生态文化素质教育正在探索中起步,面临生态价值观尚未形成、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教师缺乏生态教育意识和学生缺失生态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为此,要在文化育人理念下推进高校生态文化素质教育机制建设,从机制建设的目标、动力、调节要素、运行方式、资源保障这几方面进行研究,以促进高校生态文化素质教育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王宽  宋有涛 《理论界》2022,(8):9-14
新时代要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焕发新理念,在家国情怀视角下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公民为目标,以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为核心,以构建、传播中国生态话语为任务,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路径。新时代要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生成新内容,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核心内容,树立“人民立场”,了解中国方案,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新时代要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索新路径,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潜在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国家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即将迈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新的生态环境,创生了政治教育生态化新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养为着眼点,以推动大学生广泛参与为抓手,以绿色大学创建为突破口,探索新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群体生态文明知识水平一般,主要关注日常周边环境问题,环境道德意识水平较高,在行为层次上律己性强,律他性弱,呈现较强的政府依赖型特征.为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应大力培育绿色社团,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开设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模块,强化校园生态环保硬件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发展思路经历了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到“科学发展”的调适和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正是这种调适和转变的结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大环保教育力度,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改善消费模式;推进技术创新,发展环保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9.
绿色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文章从福建创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视角出发,探讨绿色教育对于丰富生态建设内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双重作用,同时以三明学院地处福建最绿城市,通过差异化发展战略在应用型大学中找准定位、转型发展、创出特色为例,诠释绿色高校的建设模式及其创新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弘扬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首先论述生态文明的作用。弘扬生态文明 ,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接着分析我国近年来生态文明遭受破坏的情况和问题 ,提出弘扬生态文明的主要措施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治理并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 ;发展绿色消费 ;运用法律、经济手段 ,促进生态文明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最后强调 :坚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