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员队伍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形势的不断发展,建设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员队伍势在必行。高校辅导员要扮演好网络评论员角色,就必须成为大学生网络上思想的引导者、权威信息的发布者、情感的疏导者、学习生活的服务者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者。并不断加强网络意识、网络技能、网络评论技巧以及综合素质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素养是网民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必备的基本素质。首先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与重点目标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课堂教育,发挥高校辅导员、学生干部和校园文化的育人引导作用,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和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等对策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广泛进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分析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并准确把握新媒体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构筑新媒体教育阵地、加强新媒体文化素养是新形势下提升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提升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新形势下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基础,是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保障,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石,也是辅导员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深化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使辅导员安心工作,乐于学习;实行新进辅导员导师制,使辅导员快速学习,积极实践;实施团队化培养,使辅导员抱团学习,在研究中提升,是提升高校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校计算机教育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区别和联系;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教育相互关系的分析,从中探索高校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对策,使大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高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会终身学习的素养。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深刻地影响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交往模式。本研究调查了新媒体时代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发现辅导员与学生通过网络联系紧密,但面对面交流仍为双方首选沟通方式。学生期望从辅导员处获得学业和生活上的指导,与辅导员构建团队式的朋友关系,在其指导下自行开展工作。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应正确角色定位、提升个人素养,将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构建师生之间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7.
谈博客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赫  武玉英 《南方论刊》2007,(10):60-61,37
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各界高度重视,辅导员在个人魅力和专业素养方面有进一步提升和互相学习的需要。博客具有个人化、公共性、个性化、公开化等特点,为人们在互联网上交流思想和经验等提供简捷实用的方式。有效利用博客,对于促进高校辅导员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高校辅导员工作更好开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大众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产生现实需求和深远影响。信息素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赋能和重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运用信息素养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梳理方式,通过对信息素养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和研判,就后疫情时代如何提升信息素养教育质效提供建议,得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赋能的创新性对策和体系重构的合理化操作,以期为推进我国高校信息素养健全发展和提升高校师生信息素养能力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与职业价值观培育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两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辅导员培育正确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维护高校和谐稳定。针对辅导员职业价值观存在学科支撑不足、职业认同匮乏、职业成长受阻、保障机制弱化的问题,提出以理论学习、示范引领、科学研究、政策落地四个着力点来加强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的有效培育和践行落实。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任务与学习”互动平台的党员辅导员理论学习循环模式是通过循环选择真实的工作任务,从完成真实任务需求出发开展学习理论,并体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由此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信息的信息互动,提升理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路径依赖理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诠释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涵义和危害的基础上,立足于路径依赖理论,探寻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组织因素,主要表现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伦理观影响、传统权威主义文化心理的影响、"坐班制"的影响、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冲突与模糊、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措施。而重构现时代健康的校园文化、汇集辅导员的智慧与能力,使其参与管理、采取激励政策,调动辅导员的激情则是消除高效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组织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大学生的不同学习生涯阶段的信息需求来设计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力求课程体系在设计上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连续性,为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提供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3.
提升综合素质 做新时代辅导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具有较高智力结构和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要取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需要做好思想信息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因此辅导员必须不断学习,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专业工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提升辅导员抗逆力,使更多优秀辅导员留下来、干得好、出成绩,已成为当务之急.高校辅导员抗逆力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在厘清高校辅导员抗逆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及高校辅导员抗逆力提升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外部环境资源的优化,高校辅导员内、外资源子项的组合与对接,高校辅导员抗逆力保护因素的自我培育,高校辅导员抗逆力风险因素的自我规避等策略提升高校辅导员抗逆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素养是高校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转化性学习是一种成人深度学习模式,帮助学习者从知识的单纯接受向意义建构转化.转化性学习理论对高校教师文化素养提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以转化性学习理论为指导并以国外高校文化建设经验为借鉴,我国在高校教师文化素养培养中,应帮助教师转变学习观念,重视并不断丰富教师传统文化经验;尊重教师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创设文化体验情境,为批判性反思和理性对话的开展搭建平台;建立并完善实践机制,让教师文化素养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已经成为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是互成因果的链接,在辅导员自身发展过程中,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相互影响。借鉴自我效能理论对辅导员职业倦怠进行干预,通过从个体创新学生工作模式、提升职业幸福感和构建社会支持体系、辅导员发展共同体可有效解决辅导员的心理困惑,培养和提升辅导员工作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新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非职业化"状态是制约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大"瓶颈",着力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乃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解读和要件分析,初步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制度框架,即将职业环境、职业素养、职业保障和职业发展作为主要着力点,辅以相应的制度建设,以便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网络虚拟社会逐渐构成高等学校校园生活的一部分。辅导员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以及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只有形成虚拟与现实两种教育氛围的交融互动,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高校生源不断扩大,如今想读个大学并非难事。与此同时,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已经成为高校越来越关注的一个群体,需要加以引导。大学辅导员作为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身份更应关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积极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能力。本文尝试找到原因,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做心理分析;传授经验,在学习方法上做引导;抛砖引玉,为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保驾护航等方面对大学辅导员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几点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曾海艳 《学术论坛》2012,35(5):200-203
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必然要求。学生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内涵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可以通过增强媒介意识、提高媒介能力和加强培训力度提升辅导员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