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话语转换是思政课堂教学的重要问题:它应该包括话语内容的转换、话语形式的转换、话语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和话语意识的培养,这是思政课特有的育人功能的要求,也是对思政课意识形态性强的调和。笔者通过对思政课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拟寻找网络时代思政课堂话语转换的症结所在,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思政课堂中存在的困惑进行思考,提出思政课堂教学转换话语内容、增加话语表现形式、增强话语价值判断和话语自觉的解决之道。可以从网络语言的角度出发,通过在课堂纳入网络用语作为思政教学话语转换路径来促进思政教育话语系统的转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刘启春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6):59-60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教学方法已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把传统"教师为主体、教材为中心、课堂为平台"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中心、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实践教学,可以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的价值观念、技术使用,以思修课教学具体实践作为基础,从理论、实践以及在线三个方面的教学工作进一步满足思政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且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完善与进步,课程改革逐渐朝着深度与广度的方向发展,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也在进一步细化、优化,教师在这个发展背景下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具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在“互联网+”智慧教育过程中,当前教学工作主要使用智能网络技术建立健全新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承载平台,建立一个交互式的知识情景感受环境,促使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时代话语传播具有与传统话语传播截然不同的本质特征,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权陷入困境,思政课教师亟需精准探寻提升其话语权的具体对策。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科学把握师生话语权的辩证关系、坚持教师话语内容时代性和理论性相统一、坚持教师话语表达学理性和亲和力相统一、打造传统与新型教学平台融合一体化,以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教学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理论阵地,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艺术类大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既有一般高校学生的共同特点,同时又兼具自身鲜明的特征,只有对其思想和心理进行充分的论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艺术类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论“概论”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扬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39-41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具有深刻的创新性、互动性、研究性等特点。"概论"课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其主要步骤体现于: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阐释问题背景;搭建师生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平台;做好研究性教学的后续工作。该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武慧俊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8):11-16+21
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当下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新常态,这种教学模式让传统思政课教学利用现代科技优势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新转型,实质上解决了思政课“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的问题,对山西农业大学思政课开展的混合式教学实践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三师融合”重构思政课教学内容、“三个环节”教学互动深化思政课教学设计、“三个维度”教学评价推进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三个方面的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是一篇充满真理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推动“七一”重要讲话“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应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推进“七一”讲话系统进教材、灵活进课堂、深入进头脑,培养能够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10.
11.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冬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12):48-5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是教师传导、输送、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基本媒介和重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类别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符合大学生接受规律和心理、情感、利益需要的教学话语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创新话语内容、转变话语方式、重视情感话语和汲取网络话语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狄春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5):62-65
随着时代变革和社会转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缺失成为影响教学说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开放,要坚持主导性、凸显时代性、发展丰富性。教学中要处理好主导性与多样性以及虚与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兰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0):43-46
基于独立学院及其学生特点,多元文化背景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挑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夯实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以增强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罗国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0):40-42
当前,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在逐渐提高,但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推行实践教学课程化,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探索实践教学的途径,丰富实践育人的形式;健全实践教学的机制,确保实践育人的长效性,才能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实践教学对学生、对主题、对教学过程的覆盖面,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必须拓宽实践的内涵和形式,把实践理解为通过自己的行动,对世界的理解和改变。实践教学的形式有:反思生活经验、社会调查、改造社会、认识和改造自我、科学研究等。它的特点是把实践教学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活动场所上实现本地化,把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医科院校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为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和造就新时代的良医注入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17.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设的公共理论课程,基于其特有的意识形态以及教材体系的统一性,广大教师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育人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融合。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思想理论教育与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实际相结合,力求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目标与医学专业育人目标的契合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真正接上“地气”,避免一味的“灌输与说教”,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辅助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方式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趋势和主流。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涌现了诸多问题和不足,制约了多媒体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甚至产生了一些恶劣的后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构建一整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更好地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