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途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加快中国城镇化和现代化、促进农民市民化、实现宏观经济规模效益、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必须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握好提高经济发展主体竞争力、特色主导产业、促进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等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为了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梯度水平的差异状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通过选取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发展速度、县域产业结构等方面若干指标,运用数量经济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湖南县域经济呈现四个不同的发展梯度。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先进科技支撑下的经济,前提是科技创新,核心是经济发展,目标是社会和谐,是大系统理论指导下的社会、经济、科技和环境的有机结合.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是指县域经济内在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发展聚合,以达到一种县域内外高度和谐的协调发展高级阶段为最终目的.发展县域循环经济,需要了解县域的具体情况.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成熟度模型是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的,文章详细介绍了评价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支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情况进行定位,有利于辅助县域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动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经济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目前河南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指出了河南县域经济"短板"的实质问题所在,探讨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基础三方面选取5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构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对皖江城市带37个县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可以分为强、中、弱三个类型五个发展层次,县域经济竞争力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总体呈现为皖浙、皖苏交接区域和合肥、芜湖周边县域经济竞争力明显强于别的县域的空间发展格局,并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剖析了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竞争力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发展县域工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陕西省渭南10个县市(不包含中心城市市辖区)近几年工业发展实际出发,分析县域工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就加快县域工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思路,这对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新的重大机遇期。充分运用SWOT法,在分析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分析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调发展我省县域经济应着力解决的几个动力问题,并提出SO、ST、WO、WT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使我国整体经济腾飞 ,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话题。本文正是从县域这个特定的角度 ,指出发展县域经济所要解决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并阐述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规律,结合经济制度的阶段性变迁,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以及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当代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主导因素大致经历了资源主导、区位主导、政策主导和市场主导4个阶段的嬗变。从县域内主要经济贡献主体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公社集体和国有企业为主体、改革开放初期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家庭和乡镇企业为主体、市场经济探索建立时期多种经济主体共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等几个阶段。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内生发展与外生发展的统一、要素多元化与主体多元化的统一、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统一、县域相对独立与区域联动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发展县域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应该从确立“富国强民”目标,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和自主创业精神,提高群众科教文化素养,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等四个方面,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联系实际提出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切实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指导县域经济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锦州县域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也看到锦州县域经济与省内甚至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问题。所以研究如何实现锦州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章主要从实现锦州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意义,锦州县域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以及实现锦州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理论界多用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指导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鉴于我国的县域经济是—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进而构建适合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笔者以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和区域综合开发理论与模式等七个理论,可形成系统的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客观衡量我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进行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每年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提出壮大县域经济问题。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层经济,我国县级机构已具备运作县域经济的能力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率领全县经济壮大发展,首要一条是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报告精神。在实施中要遵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路线,不断提高其内容。壮大发展县域经济不仅要立足县域,而且要超越县域。特别要重视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特色经济和品牌竞争问题。城镇与农村是县域内两个基本板块,城镇———农村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战略通道,必须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15.
加快培育产业集聚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是促进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首要任务。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发达省市比相对落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这些均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通过优化县域内产业集聚发展的环境、培育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县域之间良好的产业衔接机制,能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成都县域工业发展现状,从规模总量、经济效益等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成都县域工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总结和借鉴先行地区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成都市县域工业差异化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快县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实践探索充分证明,立足资源禀赋和突出比较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推动思想解放和重视制度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围绕特色产业和培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协调城乡关系和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是县域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激活要素活力和促进市场化水平提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保障。这些可供借鉴和值得进一步推广的宝贵经验启示我们,欠发达地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必须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围绕县域比较优势培育特色经济优势,通过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战略促进县域经济与区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协同融合;同时,在制度创新基础上遵循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以新动能助力县域经济全方位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这对于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崛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县域经济不断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特色的发展过程和路径。借鉴并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对于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战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效率、帮助县域经济发展走出困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三大产业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视角入手,以辽宁省部分县域为例,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帮助各个县域在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从而达到促进县域经济顺利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县城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龙头,发展衡阳的县域经济必须重点发展县城经济。目前衡阳市所辖七个县市的县城经济还比较落后,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今后必须从五个方面着力推进县城经济的发展。文章提出了一条“五为主”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县域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业集聚以及分工与协作等因素对县域经济组团发展影响较大,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六条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