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中国古代山水诗经过六朝谢灵运、谢眺、何逊、阴铿等人的不断开拓,到唐代达到了高峰,成为中国诗坛上的一个重要题材。王维、孟浩然固然是盛唐山水诗派的杰出代表,而岑参、高适等唐代著名诗人也都写有一些山水名篇。李白、杜甫这两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最突出的功绩虽并不在山水诗,但作为全面发展的诗人,他们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摹山范水的诗篇也很有特色。前人曾从各个角度对李杜山水诗进行过一些论述,本文则试图进一步分析李杜山水诗的成就,并比较其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陈迟 《老友》2009,(4):17-18
读完张自旗、矛舍、李耕合著诗文集《老树三叶》,引发了我深深的回忆与思索。老树,就是这三个年逾八十高龄的作者,一生歌哭行吟的诗人、作家;三叶,就是他们跨越几十个春秋奉献的优美而慷慨的诗篇。树虽老而腰杆挺直,叶虽稀而青春长在。作为他们的同  相似文献   

3.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s4—1722,年号康熙),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也是一位诗人。他精通汉文,并且谙熟汉诗韵律。他一生留下了一千一百余首汉文诗篇,大部分诗作比较真实地抒发了他的政治情怀,反映出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作为,其内容斐然可观。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在回顾他一生的著名诗篇《纪念碑》(1836)中,曾这样估计自已的历史功绩: 我所以永远能为人民敬爱, 是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 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 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同情。诗人知道,人民将永远记得他、爱戴他,因为他用诗歌唤醒了人们善良的感情,在那沙皇暴政的残酷统治下,他歌颂了自由,并且还为受压迫的奴隶和被迫害的十二月党人祈求过宽恕同情。诗人对自己的评价多么中肯、确切。  相似文献   

5.
仓洋嘉措既是藏传佛教领袖,又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诗人。一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文章对仓洋嘉措创作的诗歌名称及社会根源作了探讨,并就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一、李白跌宕起伏的一生唐代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风格独具一格,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和深厚的诗歌价值。那么,李白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呢?李白的一生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李白在5岁到25岁时,他饱读诗书并在蜀中游历。李白在五岁时就跟随父亲来到了江油县,十五岁的他已经创作出许多诗篇。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诗人、剧作家郭沫若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堪称一位大家。阿英说过:“郭沫若……他在作为主要的地位的诗人而外,要说他也是一个创作家,不如说他是一个散文小品的作者”。这评价很值得注意。郭沫若一生创作了文字浩翰的散文作品,有游记、杂感、自传、日记、随笔、抒情小品等多种样式。故阿  相似文献   

8.
清编《全唐诗》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重出互见较多,这不仅使这部诗歌总集的学术价值受到损害,而且使广大唐诗研究者在运用有关诗篇时遇到困难,还可能导致失误。因而,对《全唐诗》中一些诗人重出诗进行考辨,也是唐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初唐三位重要诗人的重出诗,在掌握有关材料的坚实基础上,逐一考察辨析,判其归属,这对推进这三位诗人诗歌的研究是有益的。文中征引资料翔实,论证充分,辨析有力,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对重出诗篇归属的判定,也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9.
<正>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杜甫这著名的流传久远的诗句,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贯穿于李白一生行止、左右着李白终身命运的,是个人同社会现实的对立;反映到他的诗歌创作中,便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优美纯洁的形象,同客观世界的丑恶浑浊的本相的对立。在这二者的较量中,失败的常常是诗人一方,严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击垮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诗人也因此而产生过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等消极避世,颓废虚无的思想感情。但是,李白终究没有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低头屈服,更没有玷污自己的心灵去迎合世俗,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纵观李白一生,他始终是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这,就是他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思想基础,也是他的浪漫主义诗篇的主导精神。  相似文献   

10.
清编《全唐诗》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重出互见较多,这不仅使这部诗歌总集的学术价值受到损害,而且使广大唐诗研究者在运用有关诗篇时遇到困难,还可能导致失误。因而,对《全唐诗》中一些诗人重出诗进行考辨,也是唐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初唐三位重要诗人的重出诗,在掌握有关材料的坚实基础上,逐一考察辨析,判其归属,这对推进这三位诗人诗歌的研究是有益的。文中征引资料翔实,论证充分,辨析有力,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对重出诗篇归属的判定,也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1.
从前,在德国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诗人,写了许多吟风咏月、写景抒情的诗篇。可是他却很苦恼、因为,人们都不喜欢读他的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2.
自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以来,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诗人,南朝诗人谢与唐朝诗人柳宗元就是其中的两位。这两位诗人的生平经历有较多相似之处,且他们都以山水寄情,山水诗成就都很高;然而他们寄情山水却同中有异,诗歌风格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诗歌史、诗歌理论史和经学史上,林昌彝都是一位重要人物。特别是他的《射鹰楼诗话》在保留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的诗篇方面更是意义重大。郭嵩焘更是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是第一位驻英大使,同时在军事、政治方面也有诸多贡献。林昌彝与郭嵩焘之间有过两年的交往,学者对此有所忽略。虽然二人交往时间不长,但对各自的研究,还是颇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背景链接】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一生经历坎坷。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  相似文献   

15.
诗国中的两颗璀灿明珠——推荐两本德国诗人的诗集孙坤荣德国是一个产生哲学家、音乐家和诗人的国家。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席勒、海涅的名字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但与他们差不多同时代的另外两位重要诗人在我国除散见在德国诗选或诗歌鉴赏词典中的若干诗篇外,还从未出过...  相似文献   

16.
读陶渊明的话,残们发现诗人特别钟情于松、菊、云、鸟等自然景物,它们屡见于诗人笔下,尤其是对于鸟,描写的次数更是远远超过松、菊和云,除有六首专门咏鸟的诗篇外,《陶渊明集》(速铁立校注本)中涉及到鸟的诗句还多达四十余处。这是一个饶有兴味而值得注意的现象。我们只要将这些诗篇和诗句集中起来加以排比和审视,不难发现,原来在这些鸟儿的身上,部分别融合了诗人一生的思想情停。诗人与鸟同乐,文与乌同代。可以说,陶渊明诗中的鸟,无一不是诗人思想的物化反映。诗人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艺术手法,十分成功地营构出别具艺术…  相似文献   

17.
南宋时代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以毕生的精力从事创作,为后人留下九千三百多首诗篇,成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品特别丰富的一位诗人。 陆游在创作上的多产,同他所处的江山破碎的时代以及个人的生活遭遇有关,也和他在创作上呕心沥血的耕耘紧密相联。陆游歌唱了一生,特别是到晚年,国破家艰,他却自励不息,诗情有增无减:“损食一年犹可键,无诗三日却堪忧”“我老已无明日计,心存犹惜寸阴移”“诗人要疏瘦,三日愧膨(月享)”“老人无日课,有兴即题诗”。正  相似文献   

18.
诗人、学者、斗士闻一多的一生,是极其光辉的一生,是不断求索、不断斗争、不断前进的一生。作为一个斗士,他由一个国家主义的爱国主义者发展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坚强战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就了一部壮伟的史诗。作为一个学者,他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见解独到的精辟论著。同样,作为一个诗人,他在新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功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璀灿的诗篇。  相似文献   

19.
从李白、杜甫诗篇中对音乐之咏诵,读者可以了解唐代音乐的盛况,和两位伟大诗人的丰厚的音乐素养及他们对待音乐的无比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吴越史事是唐代诗人最热衷歌吟的一个重要题材,据笔者统计,唐代便有近五十位诗人咏叹过这段历史,留下了近一百一十首诗篇.作家数量之多和作品质量之高,都是此前的诗歌所无法比拟的.综观魏晋六朝以前的诗歌,只有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以及梁代诗人鲍几各写过一首咏伍于胥的诗作,其欧咏的史事,也仅局限于于管遭谗逃楚、助吴王四间成就功业、最后攻人越野都这一段史事.对于吴越争霸的整个事件,以及相关的重要人物等,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段创作的空白,便由唐人来进行填补。唐代诗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深刻地反思这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