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越来越多特殊性别关系问题得以涌现 ,如变性人、同性恋等。这些特殊性别关系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本文拟通过对特殊性别伴侣关系和国际上对此问题的各种看法进行粗浅的法律分析 ,对照我国传统的婚姻观念 ,力求做到对特殊性别伴侣关系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从务实的角度看,特别权力关系因回应了现实法制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随着民主法治的发展,它必然会向一般权力关系演进,并最终将被抛弃。在中国,实现特别权力关系向一般权力关系的演进,需要选择法治化路径:权利保护注重优位化,权力配置实现规制化,自由裁量体现合理化,自治行为彰显程序化,司法审查趋向渐进化。  相似文献   

3.
在日趋显著的城乡人口回流趋势下,探讨回流农村青年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性别权力关系。基于晋北冯村的田野调查,流动造成的“去地域化”有助于回流青年女性摆脱传统习俗的约束;同时,流动促进女性个体化意识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传统家庭的性别分工模式并挑战了父权家长制。然而,诸如从夫居等农村社会既有惯习及传统性别规范使回流青年女性多返回丈夫原籍所在村庄,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虽然外出务工经历大大提升了农村青年女性的能力和信心,但乡村文化中的父权制氛围仍将回流青年女性排斥在乡村治理和公共参与之外。  相似文献   

4.
以"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来审视村民自治权力关系时,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村民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能够得到较好的阐释:集合意义上的村民作为宪政体制与村民自治制度设计下的当然权力主体,因自身的知识水平、民主意识、信息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的缺陷,将乡村自治的权力委托给村民委员会行使。集合意义上的村民是委托人,组织形态上的村民委员会是代理人。两者之间的关系形同制度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村民委员会受托对村庄的公共事务进行决策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布尔迪厄的"文化权力"理论认为语言具有区分社会阶层的功能,根据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权利与话语是不可分割的,英语词汇区别社会性别的功能体现在词汇的性别歧视上,主要表现在男性词汇的泛化、女性职业词汇的缺失、女性词汇的贬低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性别和谐经历了从“依赖的和谐”向“独立的和谐”的转化,并正向“自由的和谐”推进。以性别平等为首要前提的社会主义和谐性别关系具有多重特点,其中两性差异的对立统一是和谐性别关系的发展轨迹,妇女与社会的同步发展是和谐性别关系的衡量标准,妇女角色定位的性别文化是和谐性别关系的试金石,和谐性别关系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方联动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7.
试论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中的高校处分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特别权力关系中公务法人利用关系的典型形态—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按照特别权力关系理论 ,这种关系确有其特殊性 ,因此校规和高校处分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但根据人权保障理论和依法行政的精神 ,法律也必须对这种关系加以规范和调整 ,并赋予法院司法审查权和学生的申请救济权。从而必须进行学校与学生关系领域的理论创新、立法创新和司法创新  相似文献   

8.
运用公共管理学和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剖析腐败和权力的伴生关系,这种伴生关系主要表现在权力腐败中存在的供求关系和依赖关系.要杜绝这种伴生关系,一方面要减少政府不必要的权力,减少公共权力对资源的垄断支配,另一方面要建立切实可行的选人、用人、监督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乡村性别关系呈现出动态的时代性变迁,表现出不同的范式,分别是传统时代的伦理范式,集体化年代的政治范式,改革开放以后的市场经济范式。在这三种不同的范式中,性别关系实践与性别关系规范都存在着张力关系。而在这种变迁的历程中,就乡村基层女性的实践形态而非观念形态或制度形态而言,具有性别均衡的显著特征,与长期以来女性主义者坚持认为的性别不平等及性别压迫结论并不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0.
作为知识性组织,大学内部存在着两种权力模式———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行政权力应该服务于学术权利。但是,在实际的办学活动中,两者之间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相距甚远。因此,有必要探讨两者之间应然关系的生成逻辑,以求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1.
传统社会母以子贵的家庭文化,令慈禧得以利用咸丰对她的情感需求成就自己实权派主妇的地位。慈禧对同治、光绪两代帝王的牢固掌控,又反映出传统家长制社会孝道观念下的母权依托。慈禧通过对慈安的笼络,获得了传统家庭关系格局中正房太太的大力支持,而其对阿鲁特氏与珍妃的打压,则反映出传统家庭婆婆对儿媳的权力和掌控。慈禧对主持中央政权的奕?、奕譞、奕劻等宗室势力的利用与猜忌,则是封建社会女干—男支关系在政治上的延伸。因此可以说,慈禧太后女主地位的确立,实质上乃是传统大家庭中性别文化所衍生出的权力关系在晚清政局上的投影。  相似文献   

12.
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而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在于持续提高党委领导权力质量。高校党委领导权力质量是领导权力满足高校各类顾客及相关方发展需要所呈现出的向好和趋善。就高校实际而言,规范高校内部权力关系,乃是高校党委领导权力质量得以实现的核心问题。这种领导权力质量最主要的实现路径在于规范高校党委领导权力与行政权力、学生权力、学术权力和教师权力的关系,其落脚点在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3.
变化与秩序:基于河北H村社会舆论中性别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婚姻关系、婆媳关系和妯娌关系是妇女在家庭和村庄层面中最重要的三种社会关系,这三种社会关系中性别规范的某些内容和形式可能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某些变革,但值得关注的是,无论婚姻关系、婆媳关系和妯娌关系中的性别因素如何变化,这三种关系赖以存在的根基——"父系、父权、夫居"的性别权力结构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14.
关系作为一种特殊力量,对利益和权力的获得具有重要影响,而以往的权力研究大多忽略了关系权力的作用.基于此,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了关系权力差异对领导者影响策略选择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关系权力存在差异时,领导者对影响策略的选择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且高关系权力与领导者对说服策略和基于关系的策略的选择正相关,与领导者对强制策略的选择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公共行政的发展进程中,权责关系始终是一个处于变化中的概念范畴.引发其发生变化的因素既有传统行政中心自身的理论预设问题,更主要的是时代变化带来的权力与责任在内涵与外延上的变化,并进而引发权责一致这一基本行政理念在表现形式上的异化.随着治理时代的到来,公共权力主体日益多元,责任也在多元主体之间发生扩散,它既弥补了传统公共行政下权责异化的历史缺陷,但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清醒识别面临的挑战并抓住时代创设的机遇是理论界与实务界面前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6.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流行推动了自然交互范式的勃兴,该范式允许用户使用自然语言与人工智能展开多轮对话以满足用户需求。人机交互范式的变革是由技术革新作为内因以及社会需求转向作为外因所驱动的。自然交互范式具有三大特征,其一是人类调度机器的粒度加细,其二是人机交互的信息通量加大,其三是自然交互更加符合人类直觉。自然交互范式将驱动人机关系的深刻变革,首先自然交互将加深技术具身关系,促进机器与人类身心的融合;其次自然交互将驱动社会信息传播生态中机器超越“分发把关”演化为“价值把关”;最后自然交互将促进机器智能的涌现,从而使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呈现出双向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被公认为是行政法学的重要理论.伴随着人权理论的发达,德国在实践中不断限缩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适用范围,甚至出现取消这一理论的主张.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现状下,有必要回顾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在母国的成长过程及其现状,吸收对我国行政法发展有用地东西,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关系是由多重权力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所形成的权力关系具有自身的基本属性:广延性、综合性、坚韧性、目的性、有效性、潜在性、服务性、责任性和对称与非对称性。权力关系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运行权力必须遵循权力伦理和权力道德。比之一般伦理道德,权力道德具有自身的基本特性:内容的政治性、本质的责任性、形式的公权性、功能的示范性和角色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19.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擅长用后现代的叙事技巧讲述故事,她的获奖小说《给樱桃以性别》采用独特的时空叙事方式,构建了大量具有隐喻意义的空间。幽闭所、刑场是权力表演的表征性空间,表征着权力对个体的约束和支配;言语之城、爱疫之城是话语集权的空间表象,体现了话语集权对个体的影响和规训;构建异托邦是温特森的挑战性空间实践,以空中之城、领域外之地颠覆现实规则,解构现实社会权力。研究温特森作品中的权力空间,可以揭露西方权力体系及话语体系的真相。  相似文献   

20.
美女经济中的权力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女经济中,商家和媒体对女性美的建构,是有着隐蔽的权力关系的。透视美女经济中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可以勾勒出一幅更隐蔽的政治图画,揭露出美女经济中父权制意识形态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相互勾结造成的深层控制和压迫图景。为此,应寻找反抗力量,破解对女性美的建构,形成对新的性别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