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4):109-113
《名利场》是萨克雷的代表作,萨克雷在这部小说中,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名利场中的种种丑恶,表明追求名利未必得逞,到头来还是落空。即使如愿以偿,也未必真正幸福快乐。从生态女性主义最核心的观点来看,小说主要把男权社会对自然的压迫和对女性的歧视联系起来,在反对男权压迫与支配的斗争中寻求解放女性的出路。这部小说不仅女性主义色彩愈加明显,同时萨克雷也越来越关注社会与人的关系,萨克雷的社会生态意识亦是循序渐进的。在这部小说中,他把女性命运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下,从而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白鹿原》在其文本中展开了两种矛盾对立的文化语境,这两种文化语境在特定的历史转型时期相互交融与碰撞,形成了该作品独特的反讽式艺术效果。具体体现为文本结构的反讽特征、人物性格的反讽特征以及语言形式的反讽特征。这种反讽式手法的运用使作品产生了百感难言的情感张力和丰富的审美文化内蕴,其历史的真实性在今天的现实境遇中仍然具有启思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红娟 《浙江学刊》2006,45(4):96-100
本文从内容的萦带、主题的继承与超越、情节构思、人物塑造等方面对《西游补》与《西游记》的承袭关系作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颖 《社科纵横》2006,(10):103-104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是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其“弃妇诗”用现实的笔触反映了从西周末年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即妇女被欺凌的悲剧命运。本文从内容着手,旨在探讨“弃妇诗”产生的社会原因,反映的社会现实状况,妇女形象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缑广飞 《社科纵横》2006,(11):115-116
《熊》和《老人与海》都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形象地展示了福克纳与海明威相似的生命哲学,但是,《老人与海》单纯、简洁,《熊》繁复、凝重,更注重探讨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种族矛盾,在艺术上更具实验精神。比较研究两部作品的同异,对我们了解和认识福克纳和海明威以及20世纪美国文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傅颖 《社科纵横》2006,(11):183-184
从俄苏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陌生化效果”出发,在情节、叙述、语言三个不同层面上对爱伦.坡的早期小说《丽姬娅》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并就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反讽加以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陈冬冬  郑振捷 《社科纵横》2006,21(5):113-114
李延寿《南史》、《北史》是二十四史中重要的两部史书,其倾向统一的历史观曾获得广泛好评。本文试图对李延寿倾向统一的历史观以及它与二书修撰得失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智全 《社科纵横》2006,21(5):94-95
曹操形象自《三国志》以后有所发展,有所变化,直至《三国演义》而至顶峰。这期间,《世说新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反映了在魏晋名士独特审美眼光下折射出的曹操形象,并以这种形象而影响了以后的文艺创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马拉默德《伙计》中的修辞反讽、戏剧性反讽、情景反讽 ,展示了这三种反讽艺术形式在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揭示方面的运用 ,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马拉默德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0.
谢坚 《社科纵横》2007,(9):109-112
白薇的《打出幽灵塔》和曹禺的《雷雨》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揭示封建家庭罪恶的力作。在阐述两部话剧在意象选择、情节构思和女性悲剧等方面有着颇多相似之处的同时,本文亦对两者在抗争主题、情感走向和人物性格命运等方面的不同作了相应的比较分析,并试图通过考察两位剧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身世和彼此不同的创作观念来综合剖析这两部剧作,以期对这两位剧作家及其剧作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马淑静  贾博雅 《社科纵横》2006,(10):180-181
艾丽斯.沃克在小说《紫色》中通过主人公西丽的经历,展现了美国黑人女性意识从沉睡到觉醒的过程。她在文中极力倡导民族平等、两性平等思想。因此,《紫色》充分展示了妇女主义的思想内涵和黑人妇女求解放、民族求平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易》文学表现手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志权 《浙江学刊》2006,(4):105-109
往来今来,论《周易》者多着眼于哲理方面的研究,而对其表现手法却鲜有顾及。本文通过梳理举证,从描写、叙述、象征、比兴、用典等方面论述了《周易》的文学表现手法,并对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周易》,其表达方式为何运用大量文学表现手法而较少采用抽象说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涛 《社科纵横》2006,21(7):124-125
虞博士出仕而超脱,身仕而心隐,把道家精神渗透于儒家生涯中,对世俗采取不执不拒的“大隐”态度,是一种儒道互补的文化心态。他在天人合一的传统宇宙观基础上,表现出乐天知命的“天怀淡定”,其性格核心是中庸之道。他的中庸心理状态,和谐平宁,淡泊自足,却缺少冲破平衡宁静而发奋追求的内在动力,这与西方文化传统所哺育的个体人格精神,各有长短利弊。  相似文献   

14.
林肯《葛底斯堡演说》是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深刻思想的典范,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吴丽 《社科纵横》2006,19(11):164-165
《颜氏家训》是中国家训里程碑式的著作。它集前代家训之大成。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此书当作是一部传授望子成龙术的家庭教育的开山之作。本文主要从书中所体现的社会批判思想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阐述《颜氏家训》积极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郑玄在为<毛诗>作笺的过程中,发挥了汉儒解经时重"美刺"的传统.通过诠释诗的"美刺"功能,表现出诗的教化作用,并劝喻执政者,达到讽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赵江滨 《浙江学刊》2005,(2):109-114
<无名书>是现代著名作家无名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倾注毕生思想和艺术才力创作的大书,蕴含了他的大文化追求,渗透了他独特的艺术主张.本文从<无名书>的创作过程、艺术结构、主人公印蒂的形象蕴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这是一部充满生命骚动与思想深度的"诗与哲理"小说.它的现代文学史的开创性贡献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18.
李晓灵 《社科纵横》2006,21(5):127-128
本文通过对延安《解放日报》组织传播特色的研究,认为延安《解放日报》的传播是一种强调下向控制和导引,凸现领袖思维,严密而系统,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导引型组织传播,并对其积极影响和消极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樊力 《东西南北》2011,(13):61-63
再过三年,陈佩斯就六十岁了。时间跑得真快他离开大银幕14年,离开春晚13年。他是舞台上的喜剧之王,成就他的却是舞台下的种种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20.
郑周明 《社科纵横》2006,(11):133-134
《白鹿原》是一部时代氛围与作家才情交互融合的作品,充分表达了作家对现实与历史的思考,对自我的创作观念的超越;体现了作家对现实主义方法的熟练操作。同时又融汇了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小说技巧;雅俗共赏的追求既维护了俗文学的尊严,又赋予作品很强的可读性。整合艺术的巧妙运用,催生了《白鹿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