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贺青  张虎 《统计与决策》2015,(7):109-112
文章利用2001~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变化关系,教育基尼系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收入分配差距将会上升0.214575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收入基尼系数上升0.012488。教育不平等是目前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健康长寿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好追求和发展趋势,却对养老金体系产生不利影响.当前,长寿风险已成为全球养老金体系面临的重要系统性风险,在我国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借助国际上金融机构偿付能力资本需求的思想,首先将长寿风险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冲击效应进行界定,并通过联立有限数据双随机Lee-Carter死亡率模型的预测值与城镇职工养老金领取水平的预测值,评估了未来36年长寿风险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冲击效应,最后进行不同改革政策的模拟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长寿风险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冲击效应十分明显,且这种冲击效应受延迟退休年龄和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影响显著,受城镇化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农村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广勤  张卫东 《统计研究》2010,27(11):40-46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借鉴Beach提出的分位数法构建时间系列模型,利用中国农村1993-2007年的数据,从受教育水平和教育不平等程度两个方面考察了教育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教育的不平等会加剧收入的不平等,或者说教育的均化会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平均受教育年限与收入不平等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当前我国农村整体教育水平仍然落后,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模式仍处于倒U型的左边。上述结论对农村的收人分配政策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基金缴纳和发放政策,以延迟退休年龄为研究背景和前提条件,分别构建了城镇企业职工中各类群体统筹账户收入和支出的精算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增加账户收入的效果并不显著,但可以有效的减少账户支出:男性工人、女性工人和女性干部的延退年龄每递增一岁,账户收入分别年均增长0.73%、0.71%和0.10%;账户支出平均每年减少2.20%、2.26%和0.12%.延迟退休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财务风险短期内会获得释放,但长期来看依然无法摆脱收不抵支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教育不仅能提升个人社会地位,而且对家庭的社会地位亦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近些年中国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攀比趋势越发明显。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0、2012、2014年数据,对面板有序Probit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个人受教育年限对个人主观社会地位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参照组平均教育年限对个人主观社会地位具有负向显著影响;个人教育年限的交互项对个人主观社会地位具有正向作用,表明教育水平越高,越不易受到社会比较的负面影响。研究证实了教育的位置性特征对主观社会地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受教育年限和年龄的人力资本存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旭 《统计教育》2008,(6):19-23
本文阐述了个人人力资本存量随受教育年限和工龄变化的规律,构建了个人人力资本存量模型,并通过模型简化,对受教育年限不同的个人人力资本存量做出了估算,此方法不仅考虑了受教育年限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替代作用,而且考虑了年龄因素对人力资本存量增减的影响,因此将其命名为双变量法。本文用双变量法估算了2000年中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人力资本存量,总量为1103018.8万个人力资本存量单位,均量12.7个人力资本存量单位。  相似文献   

7.
休闲消费的迅速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劳动者就业途径,但受时间、收入、消费观念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休闲消费结构不足、个人休闲分配保守等问题,建议充分发挥政府作用、调整收入格局、加强消费引导,促进休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休闲消费的迅速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劳动者就业途径,但受时间、收入、消费观念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休闲消费结构不足、个人休闲分配保守等问题,建议充分发挥政府作用、调整收入格局、加强消费引导,促进休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死亡率不断降低,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企业年金实现一定替代率目标的难度不断增大,面临的长寿风险越来越不容忽视。在中国人口死亡率最优模型基础上,通过企业年金比率模型评估了三种不同年龄结构企业年金的长寿风险,并在基于Bootstrap方法的VAR模型上考虑了投资风险,对企业年金进行综合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当其他风险都能被完全对冲时,未来死亡率降低及预期寿命延长会对企业年金实现目标养老待遇产生较大影响,并且评估期越长,企业年金积累的长寿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教育水平对储蓄率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教育年限的提高与储蓄率之间可能存在着非线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取1990-2013年的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教育年限的增加都会提升储蓄率.但在不同的教育年限阶段,教育水平对储蓄率的提升作用的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1.
魏瑾瑞等 《统计研究》2018,35(10):81-88
文章利用2006-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会否导致财政负担加剧。首先构造跨期迭代模型发现,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与老龄人口负担的所得税率有关,当所得税率低于临界值时,老龄化率提高会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而当老龄人口所得税率高于临界值时,老龄化率提高转向改善财政可持续性的一面。因此,以老年人相对工资水平为门槛变量,进一步建立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并非简单线性,而是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并且区域差异明显。延迟退休的直接效应是通过增收减支来提高财政可持续性,然而更重要的是,延迟退休通过延长老年人的工作时长来拓展其创造的生产价值,并通过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来增加老年人缴纳的所得税,间接促进财政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贾男 《统计研究》2020,37(4):46-58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退休人口将会呈现增长趋势。本文研究退休作为一种个体工作状态的外生冲击,如何影响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的非参数估计方法,本文发现退休不会造成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发生显著变化,但会引起风险资产种类构成的明显变动,现金、股票和基金在家庭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显著下降,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和借出款所占比重则显著上升。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退休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退休之后家庭的风险态度变化、金融知识变化和收入冲击造成的。本文研究表明,对退休人口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风险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是国家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实施养老金改革的重要依据。已有研究给出了稳态下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但这些方法无法直接用于非稳态情形。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人口、制度调整等非稳态环境,因此构建适应我国实际的非稳态下的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非稳态下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主要难题在于缴费资产的计算。本文在梳理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编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非稳态下缴费资产的计算公式,给出我国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实际应用,并进一步测算分析了降低养老金待遇指数、延迟退休、提高缴费等多项改革对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公共养老金的资产负债平衡过度依赖财政补贴,无法实现缴费资产与负债的平衡。适当调整养老金待遇指数、退休年龄、缴费水平等参数,有助于恢复资产和负债的平衡,减轻制度对财政补贴的依赖。  相似文献   

14.
王晓军等 《统计研究》2021,38(10):151-160
老龄人口死亡率建模和预测是长寿风险度量和养老金风险管理的基础。在我国,退休年龄及以上老龄人口死亡数据稀少,随机波动大,构建能够捕捉老龄人口死亡率随性别、年龄和时间变动的动态预测模型成为难题。本文采用Logistic两人口死亡率模型研究我国老龄人口死亡率的建模与预测。首先,运用死亡率数据质量较好的我国台湾地区数据,对模型结构进行选择,并检验模型的稳健性和预测性能。其次,基于我国大陆地区死亡率数据对模型结构进行二次验证和选择,应用所选模型对大 陆地区老龄死亡率进行建模和预测。结果显示,对于我国男女老龄死亡率的拟合和预测,Logistic 两人口模型均优于单人口CBD模型。最后,运用Logistic两人口死亡率模型对死亡率在年龄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外推和预测,计算出时期和队列老龄人口分年龄的预期余寿,为养老金精算评估和长寿风险分析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郝枫  盛卫燕 《统计研究》2014,31(7):12-21
要素替代弹性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对经济增长和要素分配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一般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利用197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变系数面板模型估计我国替代弹性时间序列。主要发现为:我国替代弹性明显小于1(0.23-0.55之间),改革时期基本呈上升趋势;此时劳动增强型技术表现出资本偏向,构成近期我国劳动份额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最后,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CHNS微观调研数据库,实证分析了中国代际收入弹性及其传递机制,以及收入、教育资源和社会阶层分布的不平等性。研究表明,我国收入差距经历了逐步扩大到趋于平稳的过程,而同期代际流动性则经历了先波动后提高的过程。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地位影响可以解释代际收入弹性的30%左右。教育公平为促进我国社会公平发挥了主要作用,随着机会公平性的不断改善,代际流动性也将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减小个体差异性,缩小收入差距,使中国社会走向机会公平、收入公平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白仲林  杨萍  赵蓉 《统计研究》2012,29(2):28-33
 本文首先根据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特点将消费者的生命周期区分为退休前和退休后,分别设置新古典经济学生命周期消费(Life-Cycles)理论的跨期预算约束;在生命不确定性的假设下,推导出了消费者的最优消费路径。而且,依据1988年1月-2008年12月天津市的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利用动态伪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为理论结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另外,实证研究发现,(1)对于户主出生于1965年前的家庭,他们依然延续了传统的消费习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转变他们的消费观念是拉动内需的必由之路;(2)跨期替代弹性接近于零(0.008),即城镇居民更倾向于即期消费;(3)期望通过货币政策的利率工具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的作用很有限。  相似文献   

18.
韩秀兰 《统计研究》2013,30(5):31-36
 借助社会福利函数对益贫式增长测度的可分解性,结合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提供的家庭就业率、劳动参与率、劳动报酬率、劳动时间等微观数据,追溯居民收入形成的劳动力市场特征要素,将居民收入和各劳动力市场特征的效用性、公平性与增长的损益相结合,应用要素分解模型阐释中国新世纪以来城镇家庭收入增长的益贫性及其形成机制,由此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收入益贫式增长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流动资本的视角,新古典要素分配模型中引入融资约束,分析了企业流动资本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机制;进一步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融资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与流动资本紧密相关的内源融资约束对于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尤其是对于非国有企业表现更为明显;外源融资约束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则可能减少企业流动资本的挤占,从而增加劳动收入份额;企业垄断能力的变化及其实收资本中不同所有制所属份额,都将显著改变融资约束影响要素收入份额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