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凡一讲“领导”,人们就认为是居高临下的指令、指令、指挥,是决策、决断,要求下属如何如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关系。一讲“执行”,人们想到的就是“干活”,就要贯彻上级的指示、指令,实施上级的决策、决定,是一种自下对上负责的关系。时间长了,就人为地把“领导”与“执行”分割开了,把二者看作是两回事了。这是一种误解。笔者认为,二者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但从广义来说,领导活动中应该包括“执行”的内容,“执行”应该在领导活动中占有足够的份额。  相似文献   

2.
领导权力的行使,从方式来看,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这里有形与无形之分,主要是以下属能否感觉到上级行使权力的强制性来划分的.周恩来同志曾指出:“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要使他们不感觉到我们是在领导,”即实施了领导,行使了权力,又没有使下属和群众感觉到其领导方  相似文献   

3.
章琳 《领导科学》2000,(4):32-33
领导要有领导的样子。不管是领导还是下属,他们的心目中都存在着一个“理想领导”的模式。领导者以此出发调整自己的领导行为,树立自己的领导形象;而下属则以此评价上司……  相似文献   

4.
在领导学范畴内负面人格特质与领导决策行为、领导下属互动行为都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总的来说,负面人格特质与领导决策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分别论述了取悦特质、自恋特质、善变特质对领导决策的负面影响。在领导下属互动行为方面,兴奋、争议、自制、谨慎特质与领导下属互动行为呈负向关系;尽职、自恋特质与领导下属互动行为呈正向关系。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应继续丰富和完善研究内容,从而为组织管理提供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5.
给领导出主意、当参谋,既是下属的应尽职责,也是下属展示才干、赢得领导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不过,出点子里面有学问。点子出得好,可以让领导高看一眼,进而赢得器重;点子如果不当,很容易招致领导的反感,出力不讨好。如何给领导出好点子呢?根据笔者的体会,要牢记“四句话”:时机要瞅准,点子要对路,技巧要得当,位置要摆正。把握时机,让点子迅速“升值”。点子都有时效性,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点子的“含金量”大不一样。时机好,点子不仅能立即被领导采纳,而且还能促成点子迅速“升值”。对下属来说,懂得什么时候该出点子、出什么样的点子非常重…  相似文献   

6.
梁煦 《经理人》2007,(1):100-100
任何一个有上级的人,都有着一个类似的需求:来自上级的肯定与嘉许。然而,即便自己有这样的需求,也并非就能轻易地满足下属同样的需求。这不仅是推己及人并不容易,更因为上级“居高临下”较容易发现下属的不足,而又由于所谓“优点不讲跑不掉,缺点不讲不得了”之心理,使批评、鞭策甚或动怒成了上下沟通的主要内容,忽略了必要的鼓励、引导及亲和。  相似文献   

7.
中层干部的“中层”两个字已把其角色定位准了在一个单位里,对上级而言,中层干部是下属;而对下属而言,中层干部又是个小小的头儿,要承担一定的管理协调责任。处于这样的位置,如果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可以说是上有领导把关,下有同事协助,中层干部可以干得既轻松又愉快;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陷入上下两头受气、左右不是人的尴尬局面。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中层干部在处理各种关系时要避免三个误区。误区之一:对上级领导只按自己的喜好对个别领导负责,亲疏不一下级能与上级领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完成工作任务很有好处,而且对个…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上级给下级打招呼,要求下级解决特定人特定事项的问题。如果要办的事属于下级故意卡着不办之事,上级进行干预,说明领导心系群众,勤政为民,下级应及时办理。若是领导下命令要下级办违反有关政策规定的事,此种说情就难为了下级。领导干部按理说办理任何事情都应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统筹考虑,不仅自己不能以“官位”去压下面做不符合政策、显失公平、为亲朋好友谋私利的事,还要监督他人不去做。在此,笔者真诚地奉劝领导,说情时“悠着点”。说情会损害领导形象。一个地方无论是大政方针,还是具体的各项规章制度,领导都应当是…  相似文献   

9.
张妍萃 《领导科学》2012,(34):56-57
领导一直是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但下属同样非常重要。在领导眼里,出色的追随者、好下属,值得信任和培养。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对于个人来讲,一定意义上都是他人的下属。因此,"无论你在组织中的什么位置,首先提高自己作为下属的技能永远没有错",也只有首先成为好下属,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正>领导角色一直是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行政学等领域的研究重点,而对下属的研究则相对不足。在现有关于下属的研究中,Paul Michelma认为,无论你在组织中是什么位置,提高自己作为下属的技能永远没有错。那么,什么样的下属才是"好下属"?本文试图探索"好下属"的人格特征,并探讨其与领导风格的匹配性。一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  相似文献   

11.
上级对下级不当的干预,是领导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人们常说,领导决策要“吃透上头的,摸清下头的,形成自己的。”上级领导的不当的干预,是要用“上头的”不适当的决策,来代替或影响“自己的”正确决策,给下级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这个难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使下级的工作陷入服从也难,不服从也难的境地。那么作为下级如何正确对待上级的不正当干预?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用人之道,贵在赢心,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用人谋略。因为人是有思维的个体,所以任何用人行为,要想顺利地进行下去,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至少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领导者愿意任用下属;二是下属愿意接受上级的领导。从一定意义上讲,后者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因为处于被领导地位的下属,心态一般都比较复杂。这就要求领导者不仅要准确了解下属的内心世界,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征服下属的心,使下属打心底里信你、敬你、服你、爱你,进而心甘情愿地为你效力。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就需要了解下属的心理需求,掌握下属对上级所抱有…  相似文献   

13.
当前,领导批评下属人们已习以为常.“批评”作为一种常见的领导方式,主要目的是表明自己的立场,鞭策下属,提升下属的水平,让下属接受自己的意见、建议.虽然批评“能将一个人从黑暗拉向光明”,但不讲究方式方法,过度的批评一定程度上会激发下属的逆反情绪,有的下属甚至会因此怨恨领导.可以说,这种批评是得不偿失的.  相似文献   

14.
高芸  董波 《经理人》2007,(12):122-125
女高管有多重角色,是管理者,也是妻子、母亲和女儿。在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亲自做决策,对下属负有领导和监督责任,这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可是这种“领导”的形象回到家里或在朋友圈子里往往会“四面楚歌”。如何游刃有余地在工作生活的“各个频道”切换,如何恰到好处地做好各个角色?本期“玫瑰部落”特邀5位嘉宾,她们带着感人至深的故事与您一同分享调整自己“角色频道”的智慧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领导从来不是领导者向下属发号施令影响下属的单向过程,而是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交换的双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下属的需求、价值观、个性特质和能力等状况会或强或弱、或明或暗、或积极或消极地左右着领导者手中权力的运用. 一、下属的盲从、逢迎和依赖是领导者权力腐败的重要促成因素 安弗莎妮·纳哈雯蒂的权力腐败循环理论认为,私欲膨胀是领导者权力腐败的开端,而导致领导者私欲膨胀的除了个人因素和组织结构因素外,还有来自下属的因素. 首先是顺从型下属.顺从型下属被罗伯特·凯利看作是“积极的但却没有任何批评精神的依赖者”,是领导者的“应声虫”(yes people).他们缺乏独立性,唯命是从.只要是上级命令,无论是否违反组织原则和规范,他们都毫不犹豫立即去执行.他们行为的动机并不复杂:可能出于对领导者手中权力尤其是强制权和奖酬权的畏惧或期待;可能因为卑躬屈膝和自我轻视的个性倾向,也可能为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而避免与领导发生冲突.无论哪种情况,他们的总是服从让领导者产生“服从的幻觉”——相信自己总是英明正确的,否则下属为什么总是没有异议地服从呢?于是,领导者变得飘飘然而逐渐自我膨胀,滋生并不断强化自我特殊性的意识,越来越轻视下属,从心底认为他们无能并进而无视他们的参与权,直至无视组织规范,大权独揽,独断专行.  相似文献   

16.
康家珑 《秘书之友》2010,(11):28-30
写汇报材料,是为了向上级反映情况,让上级了解下情;或请求上级帮助下级解决问题。汇报材料可以是口头汇报的脚本,也可以是供上级阅读的书面材料。汇报材料写得好不好,不仅会影响领导的决策,也会影响到上级对下级的帮助。要提高汇报材料的写作质量,就需要注意“清、重、实”三点要求。  相似文献   

17.
领导与下属要建立感情,就要缩短距离。但是,作为上下级,领导与下属又不能没有一定的距离,否则,时间久了,有些下属就会被同化成“领导”。因此,作为领导,既要与下属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又要有一定的距离,笔者认为,不妨从四个方面把握。 首先,言语上切忌无话不谈,要……  相似文献   

18.
"官"随"观"转     
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识。但有一种人观念意识中掺杂了太多的其他成分,受到太多的羁绊,这就是官。人在江湖,固然身不由己,人在官场则更多的是心不由己。官的观念最易受上级影响。上级也是人,但在许多官的眼中又不仅仅是人,而是权力的化身,因而也是“真理”的化身。不管自己原先有什么想法,也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一旦上级发了话,马上就要与其吻合,稍稍慢了点心中就会不踏实,怀疑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怨自己没有及时从上级的片言只语中嗅出点味道来。中国历来有权力崇拜的习惯,把上级或管治一方的官员称为“父母官”,其实父母恐…  相似文献   

19.
<正>长久以来,经典的领导理论探讨的核心是作为上级的领导者如何有效影响下属行为的问题。但是,也有学者反其道而行之,将研究视角转变为考察员工如何有效管理和领导自己,即自我领导。自我领导理论根植于自我控制理论,并深受Kerr和Jermier的取代领导者观念的启发,成为领导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总的来看,研究内容聚焦于自我领导的内涵、行为模式、领导效能和跨文化比较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基层领导大都希望自己的主张、建议能很快得到下属的响应和支持。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与个人愿望相反的现象:明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而且事后也证明大部分下属都自觉地接受了自己的观点,但在当时却得不到下属的有力支持。这种情况下,就说明发生了“睡眠者效应”,这种现象在不少基层领导身上都发生过,也使不少人感到困惑。什么是“睡眠者效应”呢?最早提出“睡眠者效应”的是心理学家霍夫兰和韦斯。他们曾为探讨“可信性”问题做过一个实验:实验中请几位外部形象不同的人来说服公众接受某一事实。实验证明虽然说的是同一问题,但不同说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