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头浓密但已呈灰白的头发,深遂的目光和伟岸的身躯是台湾著名乡土作家陈是映真先生给我的最初印象。去年四月,他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名誉高级研究员的称号,我才有机会第一次见到他,并做了一个短暂的采访。不久前,他到北京参加“台湾作家吕赫若作品学术研讨会”,我有幸再次见到他,并作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采访,以往的记忆里又平添了许多风趣、坚强的印象。陈映真先生是台湾著名作家兼评论家。记得上大学时,一本收有他作品的《台湾中篇小说集》一度成为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从那里我了解到台湾文学几十年来走过的艰辛之路。10多年前,我…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国立大学洪镰德博士的专著《新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社会科学》最近由台湾森大图书有限公司出版。这部书是作者继《马克思和社会学》、《传统与反叛——青年马克思思想的探索》之后又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著。这部书在台湾一问世就得到了读者和学者们的好评。如沈起予先生在台湾《中国论坛》杂志上以《现代社会科学的尖兵》为标题发表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洪博士的达本著作,老老实实的从引介读者着手,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洪博士的这部新著之所以能把读者带入一个新领域,不仅仅在于作者以较高的理论水平对每种学派和各种理论的具体分析,而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著作的主题和特点上。  相似文献   

3.
在洪永世市长倡仪下,我市14家部批地方外经贸公司认捐筹措首期资金1320万元,成立“廈门市外经贸廈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弘扬陈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精神。该基金会章程(草案)指出:“廈大办在廈门,廈大的发展就是廈门特区的发展,办好廈大,廈门人民义不容辞”。该基金在首期筹措款项的基础上,将采用开放式和滚动式办法发展,欢迎和鼓励廈  相似文献   

4.
最近拜读了季羡林先生新出版的《病榻杂记》一书,感触良多。作为一个教师读者,我最为感兴趣的是季老详尽地叙述了自己上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以及毕业回到高中母校任教,之后又去德国留学的经历。大师年近百岁,尚且笔耕不止,数十年前的事件历历在目,就好像发生在昨天。我佩服他的记忆,更崇拜他“有话要写”的精气神。同时,这些细腻的文字也牵引出我对“无话可写”这一作文教学难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 台湾新诗发轫于二十年代初期。《乱都之恋》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犹为祖国大陆五四文学中的《尝试集》一样。这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急先锋、诗人张我军先生(1902—1955)的新诗集。 这部诗集是张我军用血泪凝聚的滴滴浓情。他在本书的序文里总结挣脱封建枷锁的体验感慨地说:“恋爱既不是游戏,又不是娱乐,真正的恋爱,是要以泪和血为代价的呀!”  相似文献   

6.
黄念田先生在《文心雕龙札记·后记》中说:“先君以公元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九年间任教于北京大学,用《文心雕龙》等书课及门诸子,所为《札记》三十一篇,即成于是时。”据此,已故著名“龙学”家牟世金先生指出:“把《文心雕龙》作为一门学科搬上大学讲坛,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这说明从黄侃开始,《文心雕龙》研究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龙学。”。因此,具有现代意义的“龙学”已有了近八十年的历史。八十年“龙学”的发展,结出了颇为丰硕的果实。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大陆已出版《文心雕龙》研究专著70余部(种),发表研究文章1600余篇;香港、台湾已出版专著50余部(种),  相似文献   

7.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评这本书说,没有一个哲学家能象罗素那样愉快地否定自己早期的著作。关于他第一部理论著作《论几何学的基础》,他现在写道,“我不认为在这本早期写的书里有任何站得住脚的东西。”谈到在它不久以后写的一篇论数和量的文章,“我现在看来纯粹是废话。”他在1896—1898年写的关于物理学哲学的文章似乎是“十足的胡扯”。那本现在还有读者购买的“家庭大学丛书”版的《哲学问题》,他倒认为“里面有不少地方自己还是相信的。”在收入本书作为附录的一篇论“罗素哲学”的未  相似文献   

8.
旅美高邮籍同胞、原台大教授李祖寿先生,70岁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博士学位。 今年2月李祖寿先生偕夫人吴海林女士第一次回故乡高邮探亲,我们有机会见到了他。 李祖寿先生虽逾古稀之年,但给人的感觉却是神采奕奕,毫无老态,他说:“我从不认为自己老了,天天与年轻人接触,我的内心与年轻人一样,还很年轻”。在台湾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的李教授,谈起他进修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著名作家郭枫先生,代表新地文学基金会和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语言文学系,盛情邀请,促使我写出这篇论文,送交大会。当台湾正在掀起“鲁迅热”,《阿Q正传》出了单行本,在刊物上重载,又收在繁体字版《鲁迅全集》印行的时侯,我将自己首次论述它的文字,在这里同大家交流,感到特别高兴。自然也多有感慨,但主要的是欣慰。要稍为细致一点谈论这个中篇小说,估计要写一部几十万字的专著。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只能写一篇文章,在介绍个人所知的若干情况的同时,谈一些对这小说的看法和有关的理论问题,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人间词话》这一谈了许多重要文学、美学见解的传世之作,只有几千字,很可借鉴。但长话短说就很不容易。我将尽量减少引文,材料出处也只好一概不注明。如果读者今后觉得有必要,完全可能查到我所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 4 0年代初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第一部著作《评注古今爱国绝句选》为起点 ,羊春秋教授至今已走过了 6 0年的学术道路。对他来说 ,这是交织着人生风雨与学术光彩的历程。一方面 ,它既有着战乱中的奔迫流离 ,解放战争期间革命斗争的经历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次政治运动的风险———特别是文革十年所蒙受的灾难 ,以及晚年的罹病之累 ;另一方面 ,它也有着先生作为学者和诗人丰盈的收获与欣慰。 6 0年中羊春秋发表了十余部著作、百余篇文章 ,数百万字的古籍整理成果与千余篇诗词曲等韵文作品。它们给他带来了很高的荣誉 ,在海内外读者中产生了广泛…  相似文献   

11.
冯沅君的小说是一个突出的存在,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的那时候,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那个时期,爱情描写曾经是一个“闹区”。但真正好的作品并不多。《旅行》《隔绝》和《隔绝之后》以“淦女士”笔名发表后,在文坛和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鲁迅先生对她的小说也曾给予高度评价。冯沅君的小说,可以说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的最初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先生在《屈原研究》中,批评了廖季平否定屈原这个历史人物的存在,他说道: 提出了这个问题的人,第一个是四川的廖平,据谢无量的《楚辞新论》上说: “我十年前在成都的时候,见着廖季平先生。他拿出他新著的一部《楚辞新解》给 我看,说‘屈原并没有这人’。他第一件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不对的,细看他 全篇文义都不连属。他那传中的事实前后矛盾,既不能拿来证明屈原出处的事迹,也  相似文献   

13.
台湾之行     
说起台湾之行的缘起,大功大德首先归於海峡两岸统一大业的热心人:台湾著名的理论家丁中江博士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吉岳教授。丁先生的父亲是孙中山先生的高参。1990年秋,丁先生在北京探望沈醉先生时,谈起如何为海峡两岸统一大业做事情,沈醉先生告诉丁先生:“我是少林寺武僧团顾问,你们可以邀少林寺僧人访问台湾,通过共同组织佛事活动,表演少林武术,增进海峡两岸人民的交流和理解。”丁先生听後非常赞赏,就专程来到少林寺。我接待了他,陪同他游览了少林寺禅院和塔林,向他介绍了少林寺近年来的变化,并特地为他组织了武僧团演练少…  相似文献   

14.
由贵州省国际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心主持的台湾清华大学李亦园教授学术交流活动于 2000年 8月31日在柏顿酒家举行。 李亦园,福建泉州人,1931年出生,1948年赴台湾就读于台湾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四十多年,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荣誉讲座、台湾蒋经国国际交流基金会执行长。 李氏研究范围广,涉及人类学、文化学、比较宗教学、家庭宗教研究、神话研究,并以台湾高山族,华侨社会…  相似文献   

15.
许亚洲 《金陵瞭望》2005,(11):49-49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的祖父、台湾著名爱国学者连横先生,是近现代第一部台湾史——《台湾通史》的作者。前些年,中国大陆出版了他的这部具有首创价值的学术专著。同时,连横先生又是一名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16.
一最近阅读秦瘦鸥的《小说纵横谈》,其中有《闲话“狭邪小说”》一篇。他写道:“狭邪小说这个名称,见之《中国小说史略》,大概是鲁迅先生所首创的吧?其实他指的就是专写妓院的说部。”他在介绍中谈及这类书中有一部出版较迟而名气特别大的,即漱六山房张春帆的《九尾龟》(1910年出版):“我清楚地记得,抗战前不久,走进上海那些大学或中学的宿舍,还可以在不少同学的枕边发现这部‘巨著’。其影响之深且远可以见矣!”“为什么它会特别走运?照我看大概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九尾龟》这个书名怪得好!不象《海上繁华梦》之类那么平淡。据说《九尾龟》的作者张春帆是把这个书名当作浑号送给他小说里的一个人物的。那人是个大官(很可能指的是盛宣怀),娶了不少妾侍,却无力周旋,以致广田自荒,每个妾侍都有了‘情夫’,作成他做了九尾之龟。”此书在上海颇有影响,在北方也有不少读者,尽管《九尾龟》中夹杂着许多“苏白”。1922年11月14日,北京高等师范趁建校十四周年纪念,对来校参观者举行了一次“民意测验”。有一题是“你最喜欢读的中国  相似文献   

17.
九江师专中文系教师徐声扬先生 ,1983年退休后 ,以“平常心” ,做“所想做之事”。用他的话说 ,“我这只伏枥的老马 ,来实行千里之志吧 !”“从今且以余生力 ,了却书城未了缘。”经过十数年的努力与坚持 ,他写了三十篇陶渊明研究的论文 ,学术价值极高 ,被有的学者誉为“二十世纪十大陶学家”之一。同时 ,他的古籍整理研究、楹联创作、古体诗词创作和书法成就等 ,也引人注目。6月 2 8日 ,由《九江师专学报》编辑部、陶渊明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和中文系、联合举行“徐声扬先生学术成就研讨会”。八旬老者徐声扬先生和夫人 ,九江市委宣传…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时候,我尝试着翻译日本学者稻叶昭二先生的著作《郁达夫—他的青春与诗》一书。稻叶先生致力于中国新文学研究,《郁达夫》一书就是他综合目前所知的材料写成的一部研究郁达夫少年及留日十年的创作与生活的专著。该书引用了大量原始材料,其中有些还是国内未曾介绍过的,多多少少可以订补国内一些材料的缺误。 该书的“第八高等学校以后”一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9.
魏子云先生在《金瓶梅》方面研究有素,贡献颇多,已在台湾出版有七本关于《金瓶梅》的专著,是我们敬仰的国际知名的《金瓶梅》研究专家。魏先生通过出版拙著的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将他发表于1990年11月20日台湾《青年日报》关于拙著的《游艺小品——敬呈周中明先生》一文的复印件转给我。我仔细拜读了魏先生迭篇大作。他说:“昨在学生书局见到台湾版大陆周中明先生作《金瓶梅艺术论》一种……马上购买,未出书局即已选段阅读了近半。感受是有如驻足于黄河壶口,观黄河奔流之飞腾汹涌而下,又有如凌空于蒙古草原观牧人驱牛羊归牧时的飞奔疾驰之势,……”得到魏先生的这番热烈鼓励词,敝人甚感荣幸,谨表衷心的感谢。它实际上也表明了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给两岸学入所共同带来的欣喜和兴奋之情。  相似文献   

20.
评林家有《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研究》一书刘望龄中山大学林家有教授撰著的《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研究》(“孙中山基金会丛书”之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是一部以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为中心的专题性论文结集,是作者竭十年之心力而面世的力作。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