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重新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科学论断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无论是中西部地区.还是沿海发达地区,都是适用的,无一例外。尽管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全省经济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来的生产力下发达、生产关系不成熟、卜层建筑不完善同样在浙江得到实证。具体体现在如下十个方面:1.农业人日依然占很大比重,农业生产基本上处于手工劳动状况。翻出浙江农村统计年鉴就可看到:1996年在全省4400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仍…  相似文献   

2.
由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中宣部宣教局编著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农业》这本图文并茂的著作,在世纪之交由中国统计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献给全国人民,特别是中国九亿农民的最好礼物。 中央一再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问题。作者紧紧抓住这一主题,通过我国农业近百年来的历史巨变,历史地和逻辑地说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和发展中国农业的真理。 与我国过去有关的农业著作相比,本书有如下一些可称道之处: 第一,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雄辩地说明了制度调整、改革和变迁,始终是我国农业发…  相似文献   

3.
徐睿 《山西统计》2001,(9):19-19,21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大台阶,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跨过新世纪门槛后.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一是面对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的问题.如何做好适应买方市场、调整农业结构的文章;二是我国入世在即.刚刚从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束继下解放出来的农民群众.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三是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科技力量薄弱的农村怎样跟上知识经济、农业新科技革命的潮流。由于我国农业正处于这样一个困难较多的转折时期,导致农民来自农业…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是农民、出路在农业的现代化。农民不富,谈不上整体的富裕;没有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农业现代化,也就谈不上整体的现代化。在社会发展各项问题上,如果不能着力抓住人的现代化,就有可能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沈伟 《浙江统计》1997,(9):33-35
农业普查是我国第一次有关农村和农民的大型调查,其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查清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概貌,为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各项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的主体是农村和农民,所以如何科学的界定农村的范围,确定调查对象是普查的前提条件。一、问团的提出“农村”、“农民”这二个词是经常提到和使用的,但是“农村”和“农民”的概念却是既清楚又模糊的,习惯上“城”与“乡”是对应的,除了城都是乡,“乡”就是农村。过去的乡只有农业,所以“乡下人”就是农民。但是随着社会经…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截止2001年底,12.8亿人口,8亿在农村;7.3亿从业人员中,还有50%在从事第一产业。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可以说,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源于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二是农业面临严峻挑战,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已经难以给农民带来相应的实惠,这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是农民负担过重,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四是承包制面临着如何与农业现代化结合的难题。由于历史上形成…  相似文献   

7.
乔惠 《山东统计》2008,(4):20-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在新时期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济宁市随着国家、省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人力度.出台和落实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文化教育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保障农民利益,在农村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整农产品价格和购销政策,改善农村分配关系,采取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现行的农村税费制度和征收办法不尽合理,农民负担重,收取税费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从而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为此必须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一、山西省…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开始成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农村调查和统计分析工作,应重点关注当前农村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1.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问题。基于江泽民同志在江浙沪农村考察时提出“沿海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决策,省委九届十四中全会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这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实现新发展的主线和总纲。当前关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一套全省统一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在现行农村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加快结构调整、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也是今后一段较长时期的中心任务。但在目前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  相似文献   

11.
农民收入问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台州总人口550余万,有80%以上是农民,且近50%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整个台州人民的全面小康。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台州的现代化。台州要在2012年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关键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台州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20元,提高到2002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落实“十七”大精神,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土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尚处在探索实践阶段,如何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已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是各级领导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联系吴江的实际,谈一些看法,供各级领导参考。一、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于今年5月在江苏调查研究时指出:农业产业化是广大农民在农村改革中的创造。它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专业化、经营的一体化和管理的企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就要把农民带入市场,把市场引人农户,使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  相似文献   

14.
"三农":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的农业份额、农村经济规模、农民比重不大,但农业与农村发展在首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独特而重要的位置。笔者认为,加快解决北京“三农”问题,是首都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份额不大,功能强大。其一,2005年,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4%,解决了近60万农民就业问题;其二,北京农业不仅在满足首都人民基本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在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的多层次消费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三,北京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对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北京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特殊现象。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必然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到城市成为工人。通常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同步的,因此我国这个农业大国的现代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农民工是将城市现代文明引入农村的主要媒介和推动力,这些农民工  相似文献   

16.
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关系全局的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焦点,是收入问题,新阶段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几十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门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但由于受历史原因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步子不快,远远低于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7.
樊郁 《浙江统计》2006,(12):34-34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要有新型的农民,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本文根据嘉善县现状就培育新型农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分析,以寻求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康玲 《青海统计》2006,(10):7-8,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十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很长足的发展,但与周边省市和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小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尤其是青海省的农业基础差、农牧民收入低、整体发展处于劣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罗蓉  唐代盛 《四川省情》2007,(5):45-45,44
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和谐农村,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不仅包括城市化和新型工业现代化,更包括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即生产的社会化、农业的工业化、农村的市场化和企业化,归根到底是城乡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 自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的生产单位由大(生产队)变小(农户),农户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由于适应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潜力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绝大多数农民迅速走上致富之路.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生产力想要进一步提高,就必须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和区域化生产,完善在更高层次上的社会分工,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积极的制度创新.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