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学自古以来的地位就十分重要,它服务于人格培养和道德修养,起着教化和启蒙作用,具有通过感情力量激发、鼓舞、教育人的独特魅力,文学教育渊远流长。文学在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专家学者的强烈关注。从教育的制度化、“文学环境的弱化”分析“文学性缺失”的原因,寻求其产生的根源,才能摆脱困境,达到提高学生人文道德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非文学专业的文学教育。这种文学教育,应当是一种以民族的、传统的、优秀的文学为主,融汇现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以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的主流的泛文学教育。加强大学文学教育,更新大学教育理念是前提,加快教学体制改革是保证,创新文学教育课程是根本,营造人文熏陶环境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文学教育目前是个热门话题,无论是中小学的语文学科还是大学的中文专业,当今对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都是空前的.但就在这股热潮中,我们的文学教育的现状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高师文学课几乎上成了理论课,造成高师中文系学生文学感受能力的普遍匮乏,文学素养普遍不高.为此,高师文学课的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切实提高高师中文系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文学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一功能是通过文学的基本功能表现出来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利用并发挥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达到反思自身,塑造完美人格、价值引导,明确理想目标、道德感知,内化行为习惯、调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辅以观察、访谈等方法,对应用型高校S大学文学素养教育现状和大学生文学素养水平进行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梳理、分析当前应用型高校文学素养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存在的共性问题。文学素养课程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诉求,回归文学本义;文学素养课程应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进师生交流;文学素养课程应纳入“协同育人”机制,多方协同联动。  相似文献   

6.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阵地,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培养师范生的文学素养。小学教育专业目前的文学教育存在学生阅读量较少、阅读体验不够丰富、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文学类课程存在弱化等现象与问题。本文就此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思考探究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文学教育的策略。旨在使学生亲近经典,涵咏经典,回归童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和率真博雅的气质和品位,从而提高文学教学效率,切实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明清时期,对女子是否应该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观念,但二者殊途同归地导向注重女子伦理精神的培植和道德人格的养成.人们普遍认为文学教育是妨害女子道德人格的罪魁祸首,"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谚在明后期以降广为传播,便集中彰显了这种文化生态.即使人们批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见,也大多从张扬女子"才德不相妨"的角度着眼.但是女子"才德不相妨"观念的流行,毕竟理直气壮地肯定了女子文学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种文化生态为女子文学教育的普遍推广和持续高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缘,导致明清时期女子文学教育的相对普及和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虞山书院位于江苏常熟,是一所祭祀孔子弟子子游的书院。该书院创建于宋代庆元年间,之后屡废屡兴。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常熟知县耿橘加以修复,将它作为传播道德学术的重要场所。耿橘重视用会讲的方式吸引众多学者、文士前来砥砺问学、讲道较文,其文学教育与道德教育密切联系。在会讲之余,虞山书院还经常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其创作中的一些作品染有浓厚的道德色彩。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机构,也是宣传儒家思想的重要阵地。历代很多书院重视道德学术,将传道授学作为一项神圣的使命,而文学的载道性特点又为道德之学在书院文学教育中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书院文学创作也往往打上鲜明的道德烙印。明代时期虞山书院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只不过是反映这种现象的一个典型事例而已。  相似文献   

9.
文学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当一个世界不复存在的时候,文学可以帮助我们结识不复存在的世界,在人的想象中,它能引起共鸣。好的文学作品不仅提示我们自我意识的存在,还可以彰显一种道德的力量,所以读书也有这样一种诠释自我意识的力量。一部文学作品应该立足现实,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我们的历史息息相关;但是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也必定都有未来,都有梦想。文学给人们带来力量,文学会以一种精神继续存在。作家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对语言的贡献,没有语言,就没有那份新的体验、新的力量和那份细腻,不可能带来更为真实的表达。文学的方法可能是教育最基本的方法或者最基本的教育方法,文学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人类的语言不会消亡,因此文学会永远存在。  相似文献   

10.
当今大学生的文学教育比较薄弱,从家庭到社会,从小学到大学,从主体到客体,文学教育被边缘化了,而学生对文学教育有天然的向往。文学教育是陶冶性灵、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重视科技教育的今天,高校也应加强文学教育,组织安排形式多样的集体文学活动,让学生个体在与文学接触之余,拥有更多机会接受文学教育,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志公先生认为,忽视文学教育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四大弊端之一,它深刻地影响着现当代的语文教育,使文学教育一直没有落到实处。文学素质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素质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文学教育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都受到普遍重视。我国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深化,不能再忽视文学教育,在普通教育中应开设专门的文学课,作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中开设文学类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但如何提升文学类课程的价值,促使此类课程有益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也有益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则是任课教师必须思索的。作者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索,认为首先理清审美教育与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认识文学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特点,以此为突破口,在文学课堂的教学中,从文学鉴赏、文学知识和文学创作三个方面入手,是展示文学课程魅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现代作家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学的教育作用,将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文学教育的策略选择上,他们提出了坚持阅读主体性和综合性感受的主张,并告诫我们要处理好欣赏能力与文学知识、文学教育与语言文字、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关系。现代作家的文学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开展文学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国文学的变革使文学教育的意义获得彰显,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作为专业教育,应超越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教育,不仅要通过现代文学经典的确认与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力、感受力和审美判断力;还要通过现代文学精神的传递,以"文学性"的熏陶,实现"人的灵魂"的教育。但急功近利的时代风潮中,文学教育的祛文学化倾向日益严重,大学教育理念设置更以实用为重,忽视人格培育,这些都是亟待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玲 《百色学院学报》2013,26(1):127-131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到了大众教育的时代,文学教育作为人文学科通识教育之基础,必然需要对其知识系统和功能价值进行新的认定。文章对"文学"的概念进行反思,运用比较文化视野来观照文化的多样性,也呈现出多样性表述对文学生态的形成发展与互动共生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这也引出与之相关当代社会文学生态的诸多话题,甚至为一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打通提供新思维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与文学有一种化不开的情结,迷失文学教育,是建国后语文发展史所昭示的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个严重缺憾。重构文学教育,遵循意会体悟、意象运动、直觉思维、整体把握四大文学教育原则,才能对现代语文教育思想、教学方式、课堂管理模式等作出有效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学生阅读心理、学语文的根本任务、语言文字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教育应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文学教育要克服“坐实”理解等积弊 ,须认识到文学是生活的审美反映和文学言语模糊性多义性特点 ,重视感悟和涵泳等方法 ,从而有效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8.
从沈从文"亦文亦教"的文学写作教育经历中分析了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成就。从中可知,沈从文是在我国文学写作教育倍受冷落的情形下走进高校写作教育领域。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利用高校教书和编辑文艺副刊的机会对广大青年进行文学写作教育,并取得显著成效。他不仅为我国新文学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而且还为我国写作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在写作教育中探索出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当今写作教育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的文学教育思想是其文学思想与教育思想融合的产物。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教育则是语文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根本上遵循教育的一般原则与规律;在教材方面叶圣陶强调要切合学生实际,适应实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兼顾思想内容与文法语言;在教学方法上要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分析与体会作品,但不必创作。叶圣陶的文学教育思想具有自身特色,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英美文学教学也出现相应改变,逐渐以实现相应的教育目标为教学重点。在实现英美文学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分析英美文学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还要对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途径以及评价体系等进行相应的总结分析,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