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田照军  肖岚 《理论界》2007,1(4):182-183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盛行和佛道影响的扩大,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很大削弱。但由于儒学本质上是服务于现实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其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并未动摇。  相似文献   

2.
对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嬗变的轨迹 ,学界看法见仁见智 ,颇为分歧。通过梳理儒学在这一阶段演化、变迁的脉络及其同佛、道既斗争又交融的错综复杂关系 ,从而展示出儒学在此一阶段虽处境危艰 ,但并没有停歇 ,主要是以另一种形式———经学的方式继续存在并发展着 ,且通过对释、道相关内容的摄取 ,从而最终为宋明理学辉煌时期的到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至公元907年后梁朱晃建国,近七百年,历史上称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方面,都很具特点。在当代社会科学家中,研究这段历史的专家并不乏人,著作也很可观。遗憾的是,有关经学史的研究,却大体上仍然是个空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努力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词源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考查郭璞注、原本《玉篇》、《慧琳音义》、笔记杂著、《说文系传》等代表性语料中的词源研究情况 ,可以对这一时期的词源学史略作梳理 ,从而为整个汉语词源学史的研究作出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史书注释得到很大的发展,著作数量大、种类多、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其兴起的原因、所反映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历史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刚 《船山学刊》2010,(4):108-110
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民族思想是广博多元的。《徙戎论》尖锐地指出民族矛盾将是导致中国政权更迭的根本原因。王通打破了儒家以种族论正统的传统,转以王道与民心所向作为正统的标准,而不分种族出身。唐儒则把儒家民族思想引向文化层面的儒佛之争,最终逐步消解了华夏文化中心论。这些思想在儒学史上都具有首创意义,并在今后思想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在两汉时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魏晋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强化,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如隋朝在中央专设御史台,作为全国官吏的最高监察机关;唐朝中央御史台下,分设三院,分察百官。这种监察制度,由于封建官吏的阶级局限,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是在维护封建集权的统治中,在惩治贪官、澄清吏治中,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儒学、家学与家族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时,论者常把这一时期学术文化呈现的新貌归因于汉代经学即儒学的衰落,这似乎成了一种共识。诚然,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确乎不像汉代那样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中居于崇高地位,在文士的心目中,儒学也不像汉代那样是唯一的精神寄托,但儒学对文士的长期影响所造成的思维定势,不可能随着汉帝国的衰亡骤然归于沉寂。如果我们考虑到魏晋南北朝的文士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或与世家大族有着某种联系,那么,我们将会发现,儒学仍以一种家学形式,作为世家大族的精神支柱,深刻而微妙地影响着一代文士,或隐或显地表现…  相似文献   

9.
彭无情  刁龙 《兰州学刊》2011,(1):150-153
受民族大迁徙运动的强烈影响,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新疆历史上众多民族角逐争衡、多种宗教文化争奇斗艳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宗教文化主要有佛教文化、萨满教文化、祆教文化、道教文化、摩尼教文化和景教文化。结合当时历史史实,对这六种宗教文化的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的政局和连绵不断的战争等原因引起的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大量的人口流动,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样,摧决了经秦、汉两大帝国相继垒筑而成的中央集权统治的大堤,刷洗了作为中华民族发祥之地的中州大地。昔日的良田美畴被无情的铁蹄践踏,汉族王朝的废墟被林立的异族邦国瓜分。各族统治集团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社会的阴暗面充分地暴露出来。中华大地在激烈地震荡,中华民族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1.
刘全波 《天府新论》2011,(1):145-149
类书文献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块尚未完全开垦的宝地,它不仅具有巨大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还是众多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的古代珍贵典籍的藏身之所。魏晋南北朝的是中国类书发展史上的河源,后世很多著名类书都承袭了此时期的传统,目前所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类书有三十余部,数千卷之多。我们对此时期的类书研究做了回顾,并决意从官修类书、私纂类书、佛教类书、道教类书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以开启魏晋南北朝类书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词语札记王小莘翘“翘”本指鸟尾之长毛,在魏晋南北朝引申发展成为活跃的构词语素。1、其突出、杰出等引申义,组成“翘秀、翘俊、翘特”等,表示优秀人才。如《颜氏家训·文章》:“凡此诸人,皆具翘秀者。”《颜氏家训·集解》引卢文绍说:“翘,高貌。翘秀...  相似文献   

13.
王仁磊 《北方论丛》2018,(1):98-102
遗训是家训的主体在临终之际对子女或其他亲人的训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遗训的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将死者对后事的安排,以及对子女亲人的训诫、对家庭事务的交代等.遗训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思想,魏晋南北朝遗训在思想史、 教育史、 经济史等多个方面,对了解该时期的社会生活,均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看中华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炜民 《阴山学刊》2003,16(2):68-75
中华文明在数千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脉相传 ,没有任何中断 ,其重要原因之一 ,是中华民族有“治史”的传统。即使如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乱世” ,仍然保持着治史的传统 ,史学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 ,大力倡导治史 ,弘扬中华文明 ,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巨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至公元589年隋灭陈,史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三百七十年中,朝代更替频繁,先后立国三十多个,是分裂、割据、战争连绵的时代。旧史家因而称这时期为“乱世”、“衰世”;现在有的学者也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衰落停滞时期,属于“黑暗时代”。我们认为,这并不符合中国历史的实际。在中国古代学术文化中,史学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东晋以后,我国图书一直是按照经、史、子、集的次序分类,表明了史学是仅次于经学的重要学问。在封建社会里,儒家著作被尊为经典,所以排在首位,其实经学远不如史学发达,梁启超就说过:“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最为发达。”“中国书籍,十之七八可以归在史部。”清代的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馆发展历史悠久,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图书馆藏事业的发展和藏书情况。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的浪漫主义有继承(如浪漫主义精神),有发展(如某些浪漫主义手法),也有扬弃(如“夸诞”),从而形成了自己一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而这种“同”和“异”又自有其社会原因、思想原因和文学意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6,(6):94-99
魏晋南北朝是斗鸡诗之肇始,诗典精工,妙趣横生。建安诗人写出了感情真挚、气势高昂、笔调刚健的斗鸡诗,从主题、语言、典故等方面牵引了后世斗鸡诗创作,既为建安风骨之体现,又有导源开流之功绩。南朝斗鸡诗华美精致,风韵新巧,在诗歌形式美上颇见其功。南朝诗人将斗鸡诗内涵进一步扩展,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尤其是唐人的斗鸡诗创作。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学所表现的永久性主题之一的恋情,在我国古代诗、词、曲、赋等诸种文学体裁中,无不广泛存在。但古今的文学研究者,似乎唯独对赋中的恋情描写很少深入细致地研究,尤其是对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中的恋情描写,就更少深入系统研究。因此,对这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便不无意义。我国古代赋体文学中的恋情描写出现的较早。楚辞便继承了《诗经·国风》中恋情描写的传统而又有所发展。在《离骚)}的后半部分,诗人便假借男女恋情的描写,以表达其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状述求爱的炽热和失恋的苦痛,虽具有象征意义,寄托很深,但事的表面却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旅行风俗。从旅行的行装、费用的筹集、行神和祭祀、饯别和赠别、食宿等各个方面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